每天資訊文化漫談:老人常說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菜單

文化漫談:老人常說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周易·繫辭上》說:“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黃帝內經》雖然沒有把“精氣神”三個字連在一”起說,但“精氣”和“精神”的概念隨處可見,從淵源上看,道教內丹學的精、氣、神概念乃發端於先秦的哲學與醫學。養生要重視“精氣神”,比如說:“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乃絕

。”又說:“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

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那麼,精氣神到底是什麼?

文化漫談:老人常說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編輯

一、何為“精”?

“精”這個字,大家都會寫,米字旁加-一個青。米字就是糧食,稻穀。那個青是代表聲音,所以念“精”。這裡的米實際上指的是精微的物質,也就是說人體有一種非常細微的物質,這種物質就叫作“精”。也就是構成人體生命的精華,也就是構成人體形態、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黃帝內經》將精分為兩類。一類是廣義的,只要是維持人的生命健康、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物質都叫作“精”,包括精、血、津液等。第二類是狹義的,更具體一些,主要是指腎精,特指主管人的生殖、生長髮育的精微物質。如人體的真陰(又稱元陰)。因此陰精充盛不僅生長髮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強。

精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先天的,那是從父母親那裡遺傳下來的,是秉受於父母的,它在整個生命活動中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一個是後天的,也就是人出生以後吃的食物、喝的水,叫水谷精微,這是一種營養物質。先天之精需要不斷地有營養物質補充才能保證人的精不虧,才能發揮其功能,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這種物質就是後天之精。此外,還有呼吸自然界的精氣。這兩個方面就形成了人的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道家又把它叫作“元精”,它是生命的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即水谷精微,或者說是營養物質。精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精,才有形體。

二、何為“氣”?

“氣”字,在我們中國人的話語當中,幾乎是無處不在的。甚至可以說,中國人離開這個“氣”字就說不成話了。“氣”字在《黃帝內經》當中,出現了3000多次,是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整個(黃帝內經》都在講氣。

文化漫談:老人常說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編輯

“氣”字人人都在說,可是真正要把它搞清楚,要說出它具體是什麼東西的確不容易。氣的執行通道就是經絡。雖然氣是什麼、經絡是什麼,我們目前還說不清楚,但可以理解為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敷布、血液執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透過氣的作用來實現和維持的。

《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

三、何為“神”?

神是人身三寶、三大元素之一,在人體生命三寶中,神是最重要的,因為神可以統領精和氣。

什麼是神?《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有這樣的論述:“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是說與生俱來的就是精,而陰精和陽精也就是父親和母親兩精相結合了,就叫作“神”。這句話揭示了神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所以,神實際上是指先天之神,也就是來源於父親和母親的“元神”。我理解的這個“兩精”還包括自然界天地遊陽兩種精氣,只有各具例陽之質的兩精相搏才能產生“元神”。

也就是中醫指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它包括魂、魄、意、志、思、慮、智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能夠體現人的健康情況。

四、神、精、氣是什麼關係?

精是生命最基礎的一種物質,氣是生命的能量資訊,而神是生命活力的種表現。精和氣是神的基礎,神是精和氣的主宰。精和氣在前,神在後。

神來源於精,精來源於氣,但是神可以統領精和氣。當然反過來精和氣如果不足,神當然也就不足。所以透過調精、調氣,或者養精、養氣可以養神。當然透過養神反過來也可以養精、養氣。

文化漫談:老人常說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編輯

《黃帝內經》:“

粗守形,上守神。

”就是說粗淺的醫生關注的是形的問題,而高明的醫生守的是神、用的是神。

《黃帝內經》還強調給人治病時神同樣也是起主導作用的,叫:“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如果得到神、恢復了神,人就能夠昌盛,生命力就旺盛,病也就治好了;

更有古人說“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如果失去了精氣神中的任何一個,人也就死了。同時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