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菜單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去世,其子劉徹即位,即孝武皇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漢武帝。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漢文帝劉恆去世後,其子劉啟為其定廟號為太宗。但漢景帝劉啟去世後,終漢武帝一朝,劉徹這個兒子都沒有為父親定廟號,不僅劉徹沒有給父親上廟號,就是後來的皇帝也沒有為漢景帝上廟號,所以漢景帝一直是沒有廟號的。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不過,這在後來看起來似乎是不合理的、令人奇怪的,但在整個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來說,確實很正常的,因為漢朝的廟號比較珍貴,按照當時的標準來說,漢景帝確實是沒有資格得到廟號的。

所謂廟號,顧名思義,是和祭祀有關係的,君王去世之後,一般都會修建專門的家廟進行供奉祭祀,而廟號正是用來供奉祭祀的君王稱號。但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家廟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這樣後人在祭祀的時候就比較困難,因此家廟就會在幾代之後被毀掉。

所謂“天子七廟”,也就是說君王只祭祀七代祖先,過了七代之後,家廟就會被毀掉,而將他的神主合併於太廟進行祭祀。這是對於一般的君王來說的,如果這個君王生前立下過大功,則會獲得廟號,有了廟號,他的家廟就能一代代流傳下去,被後代子孫供奉祭祀。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也因此,廟號在最開始是很少的,除非對國家和百姓有大功,值得永世祭祀的君王,才在死後給上廟號,最早時期的廟號可追溯至商朝,再往上因為缺乏史料因此不好判斷。商朝時期能有廟號的君王也不過兩三個,都是給得有大功的君王。

商朝之後,廟號消失了很長時間,周朝時期僅有諡號,並沒有廟號。而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廢止了廟號和諡號,因為廟號和諡號都是君王去世之後,兒子以及朝臣商定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秦始皇不願意這種局面一直延續下去,因此廢止了廟號和諡號。

不過秦朝存在的時間太短,儘管秦始皇曾廢止了廟號是諡號,但並沒有形成定例,漢朝建立之後,廟號和諡號再次出現了。而且廟號依舊遵循商朝時期的規制,非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西漢時期擁有廟號的君王有四位,分別是劉邦、劉恆、劉徹和劉病已。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劉邦能有廟號那是理所當然的,他是大漢王朝的建立者,創基立業曰“太”,因此劉邦的廟號是太祖。劉邦去世之後,漢朝差點改朝換代,皆因呂后對劉漢宗親的打壓和對呂氏家族的提攜,以至於呂后去世之後,漢朝出現了短暫的動亂,即諸呂之亂,呂氏家族被清除,而代王劉恆被迎回長安即位,即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之後不僅沒有成為朝中重臣的傀儡皇帝,而且還迅速穩定了局勢,勵精圖治,開啟了“文景之治”,將漢朝打造成了一個強盛的王朝,因此,劉恆對漢朝時有大功的,他將父親劉邦打下來的基業發揚光大,因此廟號為太宗。

有了文景之治的鋪墊,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後又了雄厚的財力和人力去開疆擴土,打造了漢武盛世,因此漢武帝對漢朝也是有大功的,廟號是“世宗”,雖然後世多認為漢武帝窮兵黷武,但在當時來說,漢武帝確實是立下了大功,因此有廟號並不為過。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漢武盛世之後出現了昭宣中興,昭宣中興雖然起自漢昭帝劉弗陵,但真正功績是屬於漢宣帝劉病已的,因此漢宣帝劉病已才是真正的中興之主,死後廟號為“中宗”。這就是整個西漢的廟號情況,西漢有15位皇帝,僅有四位皇帝得了廟號,不到三分之一,這個比咧足以說明西漢時期的廟號有多珍貴了。

當然,這裡可能有人會為漢景帝打抱不平,畢竟文景之治的締造者是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為何劉恆有廟號而劉啟卻沒有廟號呢?

實際上我們看劉啟的一生,他固然與其父締造了文景之治,但主要的功績是漢文帝劉恆的,在這一點上,劉啟即位之後只不過是遵循了漢文帝的基本國策,是漢文帝的延續,而並沒有在漢文帝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單就漢景帝來說,他在位時的功績並不突出,而且還有不少的錯處,可以說漢景帝一生有功有過,其功不足以讓人忽略其過從而獲得廟號。漢景帝在位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即七國之亂。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七國之亂的發生是因為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進行削藩的結果,這本來是漢景帝為加強皇權採取的一個必要舉措,但這期間還摻雜了私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這讓原本就對朝廷不滿的劉濞更加在私下裡積極積蓄力量,成為勢力最強大的一個諸侯王。

諸侯勢力大增,對皇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劉啟重用主張削藩的晁錯開始進行削藩,削藩的開始就是對吳國的會稽郡和豫章郡下手,劉濞自然不願意,於是他聯合七個諸侯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幟起兵。劉啟知道後一面派周亞夫、酈寄、欒布等將軍攻打諸侯國,一面又在吳國丞相袁盎的建議下將晁錯殺掉。

晁錯有什麼錯呢?漢景帝並沒有怎麼考慮,就將晁錯給殺了,他以為這一殺能解決問題,殊不知劉濞起兵的物件從來就不是晁錯,漢景帝這很顯然是自損了一員大將。當然七國之亂也沒有持續多久,三個月就被周亞夫等人平定了。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七國之亂的平定,讓劉啟從諸侯國那裡收回了大部分的權力,收回諸侯的官員任免權、行政權和司法權,諸侯割據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皇權得到最大程度的穩固,當然,諸侯勢力雖大受打擊卻並未傷到根本,因此漢武帝時期才有了著名的推恩令。

而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並在後來成為景帝朝的丞相,但周亞夫這個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剛正不折,極不會揣摩漢景帝的心思。漢景帝因為慄姬的關係想廢掉太子劉榮,但遭到了周亞夫的極力反對,再加上週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得罪了梁王。

這一件件一樁樁讓周亞夫在朝中遭到了排擠,漸漸地,漢景帝對周亞夫的信任也減少了。周亞夫始終堅持漢高祖劉邦的約定,即

“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當竇太后想封王信為侯的時候,周亞夫極力反對,這一次倒是合了漢景帝的意,而第二次,漢景帝就生氣了。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漢景帝原本為了鼓勵匈奴人歸順漢朝,準備封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為侯,周亞夫又是極力反對,這一次漢景帝並沒有採納周亞夫的建議,而是堅持封侯,周亞夫只好託病辭職,漢景帝順水推舟就讓周亞夫退了休。

漢景帝后來還試圖再起用周亞夫,不過在請周亞夫的過程中,漢景帝發現周亞夫還是一如既往的臭脾氣,於是打消了再用他的念頭,再後來就有了周亞夫要謀反的傳言,原因就是周亞夫的兒子買了五百甲楯,這成為周亞夫的罪證,漢景帝並沒有給周亞夫機會辯白,而周亞夫為了自證清白,絕食五天而亡,為國家立下大功的周亞夫就這樣死了。

我們看,無論是劉賢的死、晁錯的死、周亞夫的死以及還是太子劉榮的被廢,漢景帝額處置方式都是不妥的,因此,就漢景帝的一生來說,是有功有過而且其功不足以蓋過其過以得廟號的。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為什麼漢文帝有廟號,而漢景帝沒有廟號?

實際上,別說是漢武帝並沒有給漢景帝定廟號,即便是定了,或許還會被下掉,要知道西漢皇帝中原本除了劉邦、劉恆、劉徹和劉病已之外還有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平帝劉衎等,也曾是得了廟號的,只不過後來被東漢光武帝劉秀以功績不夠而下了。

因此西漢只有四位皇帝得了廟號,而東漢只有三位有廟號。倒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後,廟號氾濫了起來,到了隋朝時期則趨於穩定,基本每個皇帝都能得到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