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菜單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大明政府內部文武大臣忙著爭搶寧遠大捷勝利果實與榮譽光壞的時候,皇太極也沒有閒著,他正在忙著進行下一場徵明戰爭的籌備工作。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皇太極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四月二十九日,皇太極致書林丹汗,希望雙方結束紛爭,進行議和活動;

五月初三,皇太極設宴款待孝宗李倧之弟原昌君李覺,並將其送回朝鮮。

透過這些措施,皇太極暫時穩定了後金的大後方,可以全心全意對付大明瞭。

五月初六,皇太極親率數萬八旗精銳,從盛京出發,直逼遼東軍事重鎮寧遠和錦州。

龐大的戰爭機器又一次高速運轉起來了,新的戰爭又爆發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理由與藉口,出兵作戰也一樣,皇太極這次出兵的理由就是大明召集民夫在錦州、大淩河、小淩河修築城牆並且還在開墾荒地,有住在那裡不走的意思,簡直沒有議和的誠意。

這是一條經不起推敲的藉口,可是無論是什麼藉口,只要被統治者利用了,都會變成一把殺人的利劍,在戰場上正義與邪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資本與實力,只有資本和實力才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

袁崇煥是一個虛心學習的人,他不但虛心學習老師孫承宗傳授給他的知識,而且還認真學習敵人努爾哈赤的作戰技巧,畢竟要戰勝比自己更強大的敵人,必須先了解他。

袁崇煥從努爾哈赤身上學到最重要的知識,就是戰爭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報。

沒錯,就是這招!

袁崇煥往盛京派出了大量的間諜與奸細,去了解後金最新的動向。

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袁崇煥的軍事部署

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隊渡過遼河的時候,明軍的哨探便把這條訊息報告給袁崇煥了。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袁崇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袁崇煥從來不懼怕任何人、任何事!

袁崇煥也確實是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他根據哨探提供的情報,馬上作出了軍事部署。

袁崇煥命令滿桂率領部分明軍駐守前屯,抵禦八旗軍隊的進攻。

袁崇煥又命令西協將軍孫祖壽率領部分明軍趕往山海關加強防禦,防止皇太極繞道蒙古高原進攻北京城,雖然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很低,但是機率低並不代表不會出現,袁崇煥這樣做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只可惜袁崇煥只是現在注意到了這一點,再以後真正需要注意這一點的時候卻忽略了。

孫祖壽,字必之,昌平人,武舉人出身人,歷任固關把總,都督僉事,薊鎮總兵官,時任西協將軍,駐守遵化,管理石匣、古北、曹家、牆子四個地方。

袁崇煥還命令宣府總兵黑雲龍率領一支明軍移駐一片石(河北遼寧兩省分界處的撫寧縣東北

九門口

村)地區,抵擋八旗軍隊的進攻。

袁崇煥也知道現在明軍的戰鬥力遠遠沒有八旗軍隊強,滿桂、孫祖壽、黑雲龍率領的明軍最多隻能夠拖延皇太極到達錦州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抵擋住皇太極的進攻。現在唯一能夠打敗皇太極的方法就是加強錦州的防禦,抵擋住皇太極的進攻,使他無功而返。

袁崇煥以副總兵左輔統、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排程,賈勝領關寧鐵騎東西策應,出錦州城埋伏,打算伏擊皇太極,一舉殲滅八旗軍隊。當然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想法是美好的,可是事情能不能夠順著他的思路發展,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當然袁崇煥也知道,要想在工作崗位繼續待下去,就不能夠得罪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逢年過節不給魏忠賢送禮也就罷了,如果敢在魏忠賢背後耍陰招,刺陰刀子,魏忠賢就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翻臉不認人,不把你整死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大局為重,守城要緊,這個時候,也犯不著跟魏忠賢這個混人論個高低!

因此,袁崇煥還是任命了那個沒有什麼本事,只會吃閒飯的鎮守太監紀用駐守錦州。

袁崇煥認為錦州城固若金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再加上自己在錦州城內外都任用了大量既有才能又有實力的將領,並且佈置了重兵,即使皇太極神功蓋世,有三頭六臂,能夠衝破明軍的防線,也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了。所以袁崇煥才敢把那個比傻瓜還要傻,比笨蛋還要笨的紀用來駐守錦州。

大戰近在咫尺,所有人都做好了準備!

戰爭的序幕

五月初九,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隊到達廣寧城附近的舊邊,大戰一觸即發。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八旗軍隊

皇太極到達舊邊以後,居然沒有讓鞍馬勞頓、筋疲力盡的八旗軍隊休息,而是馬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也許他認為帶兵作戰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只有速度快了,才能夠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正所謂“兵貴神速”嘛!

皇太極命令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薩哈廉、豪格率領八旗軍隊中的精銳騎兵為前鋒,其他將領率領八旗軍隊中的步兵為後隊,攜帶雲梯、盾牌、J形戰車等攻城器械準備攻城,而皇太極自己則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率領剩下的八旗軍隊居中,三隊人馬整齊進發。

五月初十,皇太極抵達廣寧城。

由於袁崇煥的情報工作還沒有做精,派出去打探情況的哨探居然被八旗軍隊發現了。

皇太極嚴刑逼供,那哨探終於抵擋不住,老老實實交待了的明軍情況。

皇太極比他老子努爾哈赤還厲害,他老子是派自己的人去打探情報,而皇太極則是抓敵人獲得情報,看來皇太極在情報工作方面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對於這一切,袁崇煥還被矇在鼓裡。

五月十一日,皇太極兵分三路:皇太極親自帶領兩黃旗和兩白旗的軍隊攻打大淩河;代善、阿敏、碩託等人率領兩紅旗和鑲藍旗的軍隊直逼錦州城;莽古爾泰率領正藍旗的軍隊直取右屯衛。

大淩河城池都還沒有修築完成,怎麼低檔八旗精銳,駐守大淩河的一百多明軍一看見八旗軍隊就落荒而逃,全部逃回了錦州城。

皇太極辛辛苦苦跑了一趟,結果連一個明軍的影子都沒有碰到一個,白忙活了一場。

右屯衛的明軍跟大淩河的明軍一樣,也是一看見八旗軍隊,就聞風喪膽、落荒而逃,跑回了錦州城,其速度比尤塞恩·博爾特還要快。

八旗軍隊雖然沒有碰見一個明兵,但是為了防止明軍從背後偷襲,他們還是攻佔了大淩河、右屯衛。

現在八旗軍隊距離錦州城僅僅只有一里。

可由於八旗軍隊長途奔波、身心疲憊,不能夠再繼續作戰了,皇太極只有命令八旗軍隊在錦州城附近安營紮寨。

袁崇煥的防禦

袁崇煥此時也沒有閒著,馬上命令左輔等人率領明軍撤回錦州城,沿途燒燬了所有村莊,填埋了所有水井,堅壁清野,打算把八旗軍隊拖死,就算拖不死他們,渴也渴死他們。

錦州城,也就是廣寧中屯衛城,位於小淩河與哈喇河之間,北依紅螺山,南臨遼東灣,地處險要、勢距形勝。

錦州城跟遼東其他城池不一樣,無論八旗軍隊將錦州城圍困多長時間,守軍都不會被餓死渴死,這倒不是錦州城內的糧食多水源充足,而是因為錦州城內的糧食水源多靠海上運輸。

八旗軍隊沒有水師,根本沒有能力攔截明軍的運輸船隊,只有眼睜睜地看著明軍的運輸船隊來來往往。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也許就是明明知道有一件事情會對自己不利,卻沒有能力阻止!

此時的錦州城由紀用和趙率教駐守,朱梅為右翼,趙輔為左翼,率領三萬人,以錦州城為憑藉,抵禦八旗軍隊的猛烈進攻。

皇太極的詭計

皇太極這下犯愁了,真的稱得上“問君能有幾多愁,天上下雨地上流”了,錦州城城池固若金湯,糧草充足且有重兵防守,就是再給自己五、六萬軍隊,也不一定能夠攻得下來。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情,都會作出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撤兵,可是皇太極不在一般人的行列,他認為只要肯努力,只要肯奮鬥,天底下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皇太極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一條讓明軍主動開啟城門的錦囊妙計。

皇太極給在臺堡被抓捕的明軍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呃,這畫風有點奇怪!

這些明軍一看到這種情況,心裡就一陣發毛,心想:這該不是最後的晚餐吧。

管他媽的呢?反正都要死,還不如做個飽死鬼呢?明軍蜂擁而上,雖然難受,但是吃得很飽。

明軍吃飽以後,都在等待著上刑場,皇太極卻說了一句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話:“你們走吧!”

這些明軍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來不及細想,反正白撿了一條命,這大概是祖墳葬好了吧!

他們二話不說,撥腿就跑,還恨自己少長了兩條腿,跑得不夠快,他們跑去的地方就是錦州城。

這些明軍跑到錦州城下立刻就傻眼了,趙率教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開門。

這種時候,為了城裡人著想,你們不如犧牲一下!

滾,為什麼你不犧牲?

錦州激戰

五月十二日,紀用和趙率教派遣使臣來到了八旗軍隊營寨,與皇太極商議開城投降的事情。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趙率教

但皇太極這次顯然是輕敵了!

明軍和皇太極商議開城投降只是假象,明軍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皇太極,你有什麼無恥的要求和不要臉的條件,儘管提出來,反正我們也不會答應的。

皇太極一看錦州城可以不戰而降,其心情只能用“爽”字來概括形容,特意為大明使臣準備了隆重的接待儀式。

如果皇太極知道大明使臣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肯定會衝上去,把大明使臣大卸八塊。

皇太極是一個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他開門見山地向大明使臣表示:“你們想投降就投降吧,你們想開戰就開戰吧!我皇太極奉陪到底!”。

皇太極還在百忙之中抽出了點時間,給紀用和趙率教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們或者用錦州城來投降,或者用禮節來議和!”

紀用和趙率教根本就不把議和當回事,皇太極的書信他們只瞟了一眼,就隨手丟進了垃圾桶。

可皇太極還不知情,還在那裡等回信,最後終於明白過來了,原來明軍是把當猴子耍啊!也怪皇太極太笨太傻,人家想泡你老婆,你還在幫著人家拉皮條。

八旗軍隊兵分兩路,推著J形戰車,抬著雲梯,拿著盾牌朝錦州城的西門、北門湧來。

紀用、朱梅、趙率教等人親自爬上城樓指揮作戰。

駐守錦州城的明軍一看統帥身先士卒,不畏強敵,更是士氣高漲,用紅夷大炮、三眼火銃猛烈轟擊城下的八旗軍隊,八旗軍隊被炸得哭爹喊娘、血肉模糊。

八旗軍隊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滿了錦州城下的空地,有許多八旗將士都被同伴與戰友的屍體給絆倒了,沒有辦法,八旗軍隊只有先拖走同伴與戰友的屍體,用火焚燒。八旗軍隊退兵五里,安營紮寨,開始休息。

中午,八旗軍隊又開始了猛烈的攻擊,此時的八旗軍隊殺紅了眼,有如一頭兇猛的野獸,見人就砍,明軍節節敗退,眼看錦州城西門就要失守了。

說是遲那是快,明軍從三面朝西門湧來,火炮、三眼火銃猛烈轟擊西門的八旗軍隊。

八旗軍隊被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開始還有如一頭兇猛的野獸,現在卻像一隻卸了氣的皮球。

攻城的情況使皇太極清楚地知道,如果錦州城內的明軍能夠出城正面交鋒,自己帶的八旗軍隊是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本消滅他們的,可如果錦州城的明軍死活不出來,只據城堅守,憑自己手中的兵力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成攻陷錦州城的任務。

那就增兵吧!

可是增兵也很讓人為難啊!

後金的敵人與對手實在太多了,蒙古高原的喀爾喀、察哈爾以及朝鮮半島的李氏王朝,哪一個不需要調集軍隊,防備他們乘虛偷襲,而且就連後金境內都不得不駐守一定數量的八旗勁旅,隨時準備鎮壓歸附後金的漢人以及蒙古人的反叛啊,可當時後金的所有軍隊,加在一起也才僅僅十幾萬人!

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皇太極現在就像一個賭到手裡只剩下最後一點資本的賭徒,那種強烈的患得患失以及心有不甘的感覺,使得他不敢輕易投下最後的賭注,可是皇太極權衡利弊得失以後,還是義無反顧地拋下了賭注,命人趕回盛京調集軍隊。

看來,皇太極這次是鐵了心,死磕大明啊!

五月十三日凌晨,皇太極用八旗軍隊中的精銳騎兵圍困錦州城,可是八旗軍隊早就被明軍的紅夷大炮和三眼火銃打怕了,甚至聽了紅夷大炮和三眼火銃的名字就嚇得面無人色、雙腿發軟,哪裡還肯靠近錦州城,那不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嗎?

皇太極開始派遣使者綏佔以及副將劉興祚之弟劉興治到錦州城下,綏佔、劉興治在錦州城下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可是趙率教實在是太實在了,無論綏佔、劉興治怎麼說,他的回答都是那幾個字:“錦州城可以攻打,卻不可以遊說!”

皇太極長這麼大,哪裡受過這種氣,他現在什麼都不顧了,下令八旗軍隊不惜一切代價攻城,衝動是魔鬼,衝動的人是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的!

八旗軍隊又開始猛攻錦州城,可是除了增加八旗軍隊的傷亡之外,什麼便宜也沒有撈到。

皇太極現在才開始後悔,只可惜已經晚了,天下什麼藥都可以買到,就是買不到後悔藥!

皇太極被耍了

皇太極又不得不厚著臉皮繼續勸降,這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畢竟皇太極為人處事的原則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就是好事不做;什麼東西都可以要,就是臉面不要!

皇太極開始耐著性子寫投降書,對皇太極來說,寫封投降書簡直是輕車熟路,誰叫他寫的最多的文章就是投降書。可是他不但沒有覺得厭煩,打算不寫了,而且他還認為投降書有繼續寫下去的必要。

書信寫完後,皇太極就命人用弓箭將書信射進了錦州城,可是錦州城內的明軍壓根就不把皇太極的勸降活動當回事,不但不回信,而且連一點指導意見也不給。

皇太極一連寫了數封投降書,其結果都一樣,此時,連臉皮厚的皇太極都有點不好意思再寫了。

五月十五日,皇太極派遣使臣找到了紀用表示願意和談。

紀用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為了表示對這次事件的重視程度,紀用也派遣使臣去見了皇太極,使臣提出後金必須派遣使臣到錦州城內和談。

要的就是你們這個態度!

皇太極一聽和談還有希望,馬上派遣綏古、劉興治去錦州城內和談。

可是好像明軍忘記了與後金和談這碼子事情,壓根就不開城門,皇太極又被當猴耍了一道。

五月十六日,紀用又派遣守備一人,千總一人去八旗軍隊的營帳覲見皇太極,解釋昨天明軍不開城門的原因,那是因為昨天晚上太黑暗了,開城門不方便。

皇太極也認為他說得合情合理,於是決定再派遣使臣去錦州城內和談。

皇太極又派遣綏古、劉興治去錦州城內談判,可是明軍還是不開城門。

明軍不但不開城門,還在城樓上大聲叫喊:“如果你們退兵,大明政府自有獎賞”。

這不是扎心,這是扎動脈了!

呃……中計了!

皇太極才明白自己又被明軍當猴子給耍了!

一個騙子,被另一個騙子給騙了!這已經不是挑釁了,這是啪啪用力打臉啊!臉好疼,都腫了,腫得沒臉見人了……

明軍好像也對將皇太極當猴子耍的事情情有獨鍾、百試不厭,又派遣使臣前去覲見皇太極。

皇太極雖然智商不高,但是並不代表他笨,他一連被明軍戲弄了數遍,也長了記性。

逗我玩呢?你個死趙率教!

皇太極毫不客氣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是爺們的,就不要總是玩這些虛的,敢不敢約個黃道吉日死磕,看誰打得過誰!

皇太極這麼說,不過是想激怒紀用和趙率教,讓他們率領明軍出錦州城與八旗軍隊決戰,那八旗軍隊就可以圍而殲之了。

激怒我們,沒用,do you understand?

紀用和趙率教根本就當皇太極的話是放屁,不但不生氣,而且以前一天是怎麼過的,現在還怎麼過,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樣子。

同日,袁崇煥派往錦州城送信的兩名士兵被八旗軍隊抓獲,信中說,袁崇煥將調集六、七萬明軍,前往山海關、薊州、宣府等地。其他地區的明軍也在前往前屯、沙河、中後所、寧遠,蒙古軍隊也到達了臺樓山。

這對皇太極來說,當然不是好訊息。

其實這封信根本就不是送給錦州城內的明軍的,而是打算送給皇太極的,只不過拐了點彎,讓皇太極誤以為這封信是他截獲的,這也是袁崇煥的高明之處,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啊,皇太極要想跟袁崇煥鬥,還欠點火候啊!

就在皇太極抓獲袁崇煥信使的同一天,莽古爾泰、阿濟格、薩哈廉、嶽託、豪格等人率領部分八旗軍隊前去塔山保護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在塔山附近發現了大批明軍的蹤跡;

三天後的夜晚,額駙蘇納率領部分八旗軍隊前去駐守塔山西路的時候,遭到了兩千明軍的偷襲。

明軍接二連三地出現,使皇太極相信了書信中的內容。

皇太極開始命令八旗軍隊收縮對錦州城的包圍圈,把八旗軍隊全部集中到錦州城的西部,防止明軍的援軍偷襲。

五月十八日,皇太極實在等不及了,又寫了一封投降書,命士兵用弓箭射入錦州城內。

紀用和趙率教還是對皇太極不理不睬,我就是不理你,你小子能夠把我怎麼樣。

我們,我們竟然被紀用和趙率教打臉了,這還有天理嗎?

皇太極勸降沒有用,攻打錦州城又攻不下來,沒有辦法,只有繼續圍困錦州城,從五月十八日一直圍困到了五月二十四日。

五月二十五日,固山額真博爾晉侍衛、圖爾格副將率領援軍從盛京來到了錦州城外的八旗軍營。

我等你們等得好苦啊!

援軍的出現,使八旗軍隊的實力大大加強,皇太極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皇太極重拾了信心,他要再次著手組織進攻。

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兵分兩路,一路仍然駐紮在錦州城外,挖壕溝,建柵欄,修築防禦工事,繼續圍困錦州城;另一路由皇太極親自率領,趕往寧遠城,與袁崇煥決一死戰,為他父汗努爾哈赤報仇雪恨。

此時駐守寧遠城的是袁崇煥、滿桂。

滿桂

滿桂,蒙古人,幼年的時候就跟隨家人離開蒙古高原,漂泊到了大明,並且定居在宣府(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您要蒙古族這些騎在馬背上的遊牧人民去讀四書五經那些科舉考試的指定教科書,不亞於讓我們今天的人去聽寺廟的和尚唸佛經,那簡直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滿桂每天的活動跟其他蒙古人也沒有什麼區別,無非是騎馬、射箭、摔跤這些遊牧人民經常做的事情,這練就了滿桂結實的肌肉與強健的臂膀,也鍛鍊了滿桂良好的心智與臨危不亂的勇氣。

滿桂這種人天生就是馳騁疆場,傲視沙場的材料,不去參軍實在是太浪費了。滿桂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義無反顧地報名參了軍,成為了一名駐守邊疆,護衛家園,鎮壓叛亂,抵禦外敵的大明軍人!

滿桂真的是斬金斷鐵、殺伐過人的戰神,每次出征作戰,都是戰馬交肩過,英雄閃揹回,敵人摔下馬背,身首異處,這些摔下馬背,身首異處的人中自然不乏敵軍高階將領甚至頭腦。

明朝軍事制度明文規定:砍下一個敵軍將領的腦袋瓜子,可以獲得一個小官職或者是獎賞五十兩白銀。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都會選擇當一個小官,而滿桂每次都不要官職,只要銀子。

如果不是滿桂惟利是圖就是滿桂家裡太貧窮,想領點錢寄給父母兄弟姐妹,貼補貼補家用。如果是後一條的話,那麼滿桂真的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滿桂銀子是沒有少拿,官職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從青少年混到壯年,才混到小小的總旗。又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混到百戶,後來又遷潮河川守備。不管怎麼說,總算成為了中級軍官,別管大小,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萬曆四十年(公元1619年),大明朝廷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統率十幾萬明軍討伐努爾哈赤,結果在薩爾滸戰敗,明軍死傷數萬人,將領損失高達數百人。大明當時極其缺乏能夠帶兵打仗的人才,大明朝廷迫不得已只有從明軍的低階將領中挑選與提拔有能力的人,擔任重要職務。

滿桂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大明朝廷第一個提拔的就是他,讓他去駐守黃土嶺。

薊遼總督王象乾早就知道滿桂是一個在刀尖上打滾多年,打勝仗就像喝涼開水那麼容易的帶兵打仗好手,對滿桂大力栽培與提拔,任命滿桂為石塘路遊擊,喜峰口參將。

真正改變滿桂未來命運的,並不是王象乾,而是孫承宗。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孫承宗行邊,滿桂跟其他官員一起依照慣例到帥帳拜訪孫承宗。

這個拜訪的機會讓滿桂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孫承宗一看滿桂身材魁梧、兩眼炯炯有神,就認為滿桂是個帶兵打仗的好手。

孫承宗當然也不是這麼好騙的人,他自然不會被人的外表所欺騙,畢竟這個世界上虛有其表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正所謂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帶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鳥人;有刺青的不一定是岳飛,他可能是流氓;會飛的不一定是大鳥,他可能是李寧……同樣的,身材魁梧、兩眼炯炯有神的不一定是帶兵打仗的好手,有可能僅僅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棒槌。

俗話說“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棒槌最大隻能夠當士兵,絕對不能夠當將領的。

孫承宗為了確定滿桂的能力,又問了滿桂幾個軍事難題,滿桂都對答如流,講得頭頭是道,有如信手拈來,就好像事先經過彩排一樣!

可見,滿桂是一員響噹噹的虎將!

孫承宗一向將“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如今見了滿桂這樣你能征善戰、文韜武略的人才,自然不會放過,毫不猶豫地任命滿桂為副總兵,協助自己管理軍中的事務。

滿桂不愧是幹大事的人,受到孫承宗的賞識與重用,一點也不盛氣凌人、趾高氣揚,仍然保持著自己以往的低調作風,與士兵同甘共苦、並肩作戰。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這些陋習壓根就與滿桂沒有交集。

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孫承宗大擺酒席,宴請遼東大大小小的將領,為滿桂踐行,送滿桂去寧遠城與袁崇煥一起修築寧遠城!

由此可見孫承宗對滿桂的重視程度。

……

進逼寧遠

袁崇煥、滿桂聽說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隊逼近寧遠城的訊息以後,立馬進行了軍事部署:城外大部分明軍全部退回寧遠城內;孫祖壽、許定國統率部分明軍駐守寧遠城西面;祖大壽、尤世威率領部分明軍駐守在寧遠城東面;其餘的明軍分派在四周,整頓武器,準備迎戰。

五月二十九日,八旗軍隊抵達寧遠城附近的北崗,並在灰山、窟窿山、首山、連山、南海安營紮寨,對寧遠城完成包圍。皇太極在許多貝勒大臣的陪同下,巡視寧遠城。

皇太極說:“我軍逼近寧遠城,很難拼盡全力衝擊,必須後退,才能夠清楚地觀察到明軍的最新動向。”

這正是皇太極的詭計!

皇太極的真正意圖是:引誘明軍趁八旗軍隊後撤時發起進攻,使明軍離開自己的陣地,給八旗軍隊進攻明軍陣地創造戰機,以便全殲寧遠城外的明軍。

八旗軍隊開始後撤,撤到山崗背側。

可是寧遠城外的明軍對八旗軍隊的撤退根本就是視而不見,毫無反應,皇太極的陰謀在袁崇煥面前再一次破產了。

這大概就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吧,皇太極在後金翻雲覆雨、叱吒風雲,可是在一座小小的寧遠城面前卻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由於當年八旗軍隊在小小的寧遠城被明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連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也被明軍的紅夷大炮轟得血肉模糊、體無完膚,八旗軍隊留下了陰影,犯了心理恐懼症,現在一聽到“寧遠城”這三個字,頓時就被嚇得面無人色、雙腳發軟,比見了鬼還要狼狽,士氣極其低落。

這一現象沒有逃過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精明的眼睛,他們擔心這次軍事行動會重蹈他們父汗努爾哈赤的覆撤,脆弱的後金已經沒有能力承受這麼大的重創了,於是三大貝勒一起勸戒皇太極,希望皇太極能夠知難而退,取消進攻寧遠城的念頭,率領八旗軍隊返回盛京。

皇太極不但沒有聽從三大貝勒的勸戒,取消進攻寧遠城的計劃,率領八旗軍隊退回盛京,反而暴跳如雷,大聲呵斥三大貝勒。

好吧,你是大汗,你說了算!

皇太極是後金大汗,即使他的決策是錯誤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也只有毫不猶豫地去執行。

這就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特權,你不服,那你有本事就去當統治者啊!

鏖戰寧遠城

皇太極召集八旗軍隊,準備進攻袁崇煥駐守的寧遠城。

皇太極跟努爾哈赤一樣,不是那種只會看著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出生入死,而自己卻坐在帥帳裡談天說地、坐亨其成的人。那種人也註定不會得到將士的擁護和支援。

皇太極偕同阿濟格等貝勒親率八旗軍隊,開始瘋狂地進攻寧遠城。

八旗軍隊跟上次進攻寧遠城一樣,先鋒部隊都推著J形戰車,用以抵擋寧遠城城樓上明軍射下的弓箭和子彈,然後迅速靠近城牆,揮動大錘和斧子開始猛烈地砸擊城牆,等到城牆被砸開幾個缺口的時候,後面的八旗鐵騎就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寧遠城內。這支八旗軍隊的先鋒部隊簡直就是專業的建築工程爆破隊,跟今天的建築工程爆破隊比起來,技術含量也差不到哪裡去。

駐守在寧遠城樓下的明軍在滿桂的率領下,衝進陣營與八旗軍隊展開了肉搏戰。頓時寧遠城下箭如飛蝗、殺聲如潮,八旗軍隊和明軍都有許多士兵被亂箭射下馬背,寧遠城下橫七豎八地躺著沾滿了鮮紅的屍體,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味,令人作嘔。

這支明軍就是經過袁崇煥訓練,戰鬥力高於大明所有軍隊的關寧鐵騎,可是這支軍隊比起把射箭、摔跤、砍人當成家常便飯的八旗軍隊來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沒有訓練的打不贏經過訓練的,經過短期訓練的戰勝不了經過長期訓練的,經過長期訓練的抵不住終身訓練的。

寧遠城下的明軍沒有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就被八旗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連滿桂都身中數箭,被他的親兵拖出了戰場,可是滿桂的坐騎就沒有滿桂這樣的運氣,直接被八旗軍隊的弓箭射成了馬蜂窩,明軍在寧遠城下的堅固防線在頃刻間就被排山倒海般蜂擁而上的八旗軍隊攻破。

八旗軍隊此刻還不能夠太囂張,畢竟要攻破寧遠城,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八旗軍隊來說,現在他們就好像是被關在玻璃框裡的蒼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攻城

此時的寧遠城在袁崇煥的苦心經營下,已經基本實現了立體化防禦體系,並且有由熱兵器逐漸取代冷兵器作戰的趨勢。

當八旗軍隊推著J形戰車排山倒海、氣吞山河般朝寧遠城撲來的時候,袁崇煥一聲令下,萬炮齊鳴,炮火頓時照亮了整個天空,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火藥味,黑呼呼的炮彈有如成千上萬只麻雀,朝城下的八旗軍隊撲去。

一塊牛皮加一塊厚木板的J形戰車哪裡抵擋得住火力如此之猛,威力如此之大的西洋火炮,八旗軍隊的J形戰車頓時被火炮轟得粉碎,緊接著,寧遠城城樓上的明軍開始用火槍朝城下瘋狂射擊,沒有火槍的明軍也不甘寂寞,開始用弓箭熱情地招呼八旗軍隊。

八旗軍隊成群成群地摔倒在,剛才還在揮舞著兵器,大聲吼道的八旗將士在瞬間就成為了躺在地上,沾滿了鮮血的屍體,沒有被擊中的八旗將士此時也沒有了鬥志,開始哭爹喊娘、屁滾尿流地朝後退去。

八旗軍隊崩潰了,他們崩潰的並不只有陣容,還有心理上的防線!

皇太極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後金就這麼點點本錢,皇太極可不想讓它全部毀在自己手上,丟了祖宗基業,死了是沒有臉入祖墳的,皇太極迫不及待地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儘管如此,皇太極還是捨不得寧遠城這塊肥得流油的肥肉,他不把這塊肥肉吞進肚子裡他是不會甘心的。

皇太極雖然下令了退兵的命令,但是他並沒有率領這支損失慘重、潰不成軍的部隊返回盛京,而是命令大軍在寧遠城附近的雙樹堡安營紮寨,等待時機再向寧遠城發動進攻。

屢敗屢戰

皇太極心態崩了!憤怒,憤怒到了再沒有任何冷靜可言。

皇太極現在就好像是一個賭紅了眼睛的賭徒,他要把身上最後一點點財產投向賭桌,去搬回他失去的財產,只可惜賭博這個東西不僅僅要靠實力和決心,還靠時機和運氣,要佔盡天時、地力、人和,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在寧遠城這個地方,皇太極佔盡了天時、地力、人和了嗎?沒有!所以這次行動註定他要失敗,甚至在他沒有作出決定前,失敗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只是他自己還被矇在鼓裡,不知道罷了!

正午,皇太極又親率八旗軍隊進攻寧遠城。

去!死!吧!

八旗將士比昨天更加瘋狂,他們爭先恐後地朝寧遠城奔來。

當然他們也有瘋狂的理由,雖然寧遠城城堅炮利、易守難攻,但是他們也有父母、老婆、孩子需要贍養和撫養,只要他們能夠攻下寧遠城,他們就可以搶劫大批的財物,滿載而歸,到那個時候,家人就能夠過上幾天好日子了,即使沒有攻下寧遠城,自己戰死疆場了,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自己是為國捐軀,後金不會忘記自己,後金大汗不會虧待自己,他們會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袁崇煥、滿桂等將領一看這麼多的八旗軍隊如同餓了數天的野獸朝寧遠城撲來,馬上命令明軍反擊,頓時寧遠城城樓上火炮、火槍、弓箭齊發,寧遠城下的八旗軍隊被轟得哭爹喊娘、血肉模糊、體無完膚、苦不堪言,甚至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接近寧遠城,就有數百人死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之下。

八旗軍隊沒有被明軍強大的火力所嚇倒,他們躍過同伴的屍體,踩著同伴的鮮血與碎肉,繼續向寧遠城發動猛烈的衝鋒。

寧遠城城樓上的明軍沒有被八旗軍隊這種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對他們來說,城樓下的八旗軍隊就是土匪、強盜,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搶劫了大明多少財物,屠戮了大明多少子民,踐踏了大明多少人的利益與自由,他們是大明的敵人,他們是大明百姓的敵人,那麼他們也就是明軍的敵人。

“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為了大明的利益,為了大明百姓的安危,為了戰友少流血犧牲,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只有拿起武器,繼續作戰。

成千上萬顆的彈藥從黑糊糊的炮口迸發出來,如同密集的雨水一樣撒向了城樓下的八旗軍隊,頓時寧遠城下火光沖天、硝煙瀰漫、飛沙走石,許多八旗將士被強大的氣浪送到了空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感悟到了翱翔在廣闊藍天中的那種感覺,八旗將士被轟得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當然八旗軍隊的旗主與將領也收到了明軍珍貴的禮物,貝勒濟爾哈朗、代善第三子薩哈廉、第四子瓦克達都被明軍炮火強大的衝擊力給推下了馬,頓時被摔得眼冒金星、口吐鮮血,被親兵慌慌忙忙地拖出了戰場。

也有些將領沒有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那麼幸運,比如說蒙古正白旗牛錄額真博博圖、遊擊覺羅備山、備禦巴希就直接被明軍的炮火送上了冥界,從此以後再也不用害怕妖魔鬼怪了。

皇太極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一個從出生以來一直就沒有考慮過的問題,不由自主地在他腦海中閃現:難道攻陷寧遠城對自己就真的那麼重要?難道為了攻陷寧遠城,就可以讓父汗一手建立的八旗將士在寧遠城下永無休止地消耗,直到消耗殆盡,不得不撤退。

皇太極不敢再想下去,果斷地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本來八旗軍隊就已經被明軍強大的炮火嚇得提心吊膽,真恨自己被生到了這可怕的人世,現在聽了皇太極退兵的命令,如獲大赦,紛紛拖著同伴的屍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後方退去,在撤退的時候都在埋怨自己的母親沒有給自己多生兩條腿。

皇太極下令就地掩埋死去的八旗將士,對皇太極來說,他壓根就不知道“落葉歸根”之類的道理,對他來說,什麼做法不容易給自己添麻煩,他就會義無返顧地採取這種做法。

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極率領損失慘重,潰不成軍的八旗軍隊撤離寧遠城,趕往錦州城。

來自錦州的偷襲

皇太極也不想從寧遠城撤軍,八旗勁旅在寧遠城損失慘重、潰不成軍,再加上圍困錦州城的八旗軍隊又遭到了錦州城內明軍的偷襲,損失慘重,導致皇太極不得不放棄寧遠城,馳援錦州城。否則錦州城附近的八旗軍隊就有可能被明軍逐步蠶食,甚至全軍覆沒。

駐守錦州城的紀用和趙率教其實膽子也很小,他們也只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夠抵擋住八旗軍隊的進攻,保住錦州城就行了,可是上天好像有意要成全這兩個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又不貪心的好人,皇太極率領八旗精銳向西挺進,意圖攻打寧遠城的訊息居然被他們無意中得知了,用“閉門家中坐,富貴找上門”這句話來形容這件事情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然紀用和趙率教也不敢輕易相信這個訊息,皇太極這個人擅長謀略、老奸巨猾、陰險無比,誰知道這個訊息又是不是皇太極誘惑他們出兵的詭計。

紀用和趙率教又派人出城查探,探子回來說這個訊息的確千真萬確,八旗主力的確已經撤離了錦州城,留在錦州城附近的都是老弱病殘、蝦兵蟹將。

這對紀用和趙率教來說,無疑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城頭摔下的林妹妹,他倆決定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重創八旗軍隊,立下戰功,到那時候,權力、金錢、地位、美女都是自己的了。

雖然說這次行動也很有風險,如果中了埋伏,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那就不是享受權力、金錢、地位、美女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樂趣了,而是被推到菜市口斬首示眾了,但是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如果不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今後要想出將為相,位極人臣那更是難上加難。

人這一生,本就是在進行一場賭博,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夠抓住最佳的時機下注,勝敗再次一舉。

夜幕降臨以後,紀用和趙率教命令明軍開啟錦州城的城門,明軍主力如潮水般衝出城,排山倒海向八旗軍隊營寨撲來。

明軍從八旗軍隊抵達錦州城下起,就一直龜縮在城池內,從上到下堅定不移地貫徹著安全至上,小心防備的大原則,從來沒有大張旗鼓地出城作過戰,八旗軍隊壓根就不相信明軍敢偷襲自己的營寨。

當明軍攻向八旗軍隊寨門的時候,許多八旗士兵才從被窩裡鑽出來。

這麼多明軍,哪裡冒出來的?!

八旗士兵拿起兵器倉促應戰,被明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

這是一次不小的戰果!

小樣,who怕 who?

難能可貴的是,明軍並沒有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他們沒有追擊損失慘重、潰不成軍的八旗軍隊,而是迅速撤出了戰場,返回了錦州城。

再戰錦州

訊息傳到後金軍營,皇太極大為震怒!

做事要有始有終,這是個良好的品德!

皇太極率領八旗主力返回錦州城附近後,馬上命令八旗軍隊安營紮寨,打算長期圍困錦州城,迫使錦州城內的明軍投降。

寧錦大捷:明朝與後金交戰以來取得的第二大勝利,經過頗為戲劇

再戰錦州

不過八旗軍隊想把明軍困死在錦州城內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前面本人已經詳細介紹過,錦州城內的糧食補給依靠海上運輸,後金生產力極其落後,尤其是造船工藝,基本上處於原始社會階段,八旗軍隊想切斷明軍的海上運輸線,無疑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不然八旗軍隊進攻覺華島的時候也不會選擇冬季海水結了冰的時候了,也不會讓駐守在皮島的毛文龍逍遙自在這麼久了!

八旗軍隊很快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被圍困了數天的明軍不但沒有面黃肌瘦、搖搖欲墜,反而面色紅潤、天堂飽滿,每天從早到晚在錦州城城樓上扯起嗓子朝八旗軍隊開噴,連內容都不帶重樣的。

錦州城的明軍實在太熱情好客了,不但招呼了八旗軍隊,而且連八旗軍隊的祖宗十八代都招呼了一遍。

這雖然是類似魯迅筆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但是對提高明軍士氣和威懾八旗軍隊確實非常實用有效。

八旗軍隊馬上把這一情況報告給了他們的統帥皇太極。

此時皇太極終於知道了迫使錦州城內的明軍投降難於上青天。

咋破啊?這個!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只有來硬的了!

皇太極集合了錦州城附近的全部八旗士兵,開始指揮八旗軍隊強攻錦州城。

六月初四凌晨,皇太極下令攻打錦州城,八旗軍隊手持盾牌有如潮水般向錦州城內湧來。

當然錦州城內的明軍對這群凶神惡煞的強盜也沒有心慈手軟,他們開始把珍藏以久的禮物送給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頓時,錦州城城樓上的明軍紛紛向錦州城下投擲滾木、巨石,八旗軍隊被咂得哭爹喊娘,真後悔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當八旗軍隊還在驚駭滾木、巨石的巨大威力時,明軍的第二輪攻擊開始了。錦州城城樓上的火炮、火槍齊鳴,錦州城被炮火照得有如白晝,空中彌散著濃烈的硝煙氣息,錦州城下飛沙走石,硝煙瀰漫。

錦州城下倒滿了八旗將士,殘脂斷體更是隨處可見,鮮血從屍體上流出,匯聚成數條小河,緩緩流入錦州城附近的護城河。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味,令人頭暈目眩,屍體堆積如山,可見這次戰役,八旗軍隊損失是多麼慘重,殘存下來的八旗軍隊開始冒著明軍密集的槍林彈雨搬運屍體……

皇太極看到這一切,徹底瘋狂了,他有如一隻瘋狂又飢餓的老虎,而錦州城則是一隻可憐的兔子,老虎不把兔子咬在嘴裡,是不會罷手的。

六月初四正午,皇太極命令八旗軍隊繼續進攻錦州城,可是錦州城內的明軍憑藉堅固城池的掩護,用火炮、火槍猛烈轟擊八旗軍隊,八旗軍隊在強烈的炮火面前,根本沒有辦法接近錦州城,更不用說架雲梯攻城了,八旗將士被明軍炮火轟死的不計其數。

怎麼辦?完全找不到突破口!

這問題是多餘的!

真的不能再打了,再打就全沒啦!

人要接受現實!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混蛋,算你狠,到此為止吧,我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我下次再找你們算賬!

六月初五凌晨,皇太極知道大勢已去,果斷地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稍作休整後,率領八旗軍隊踏上了返回盛京城的歸途。

皇太極當然不甘心,就這樣糊里糊塗地回去。

皇太極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拆毀了小淩河與大淩河的城池,還是讓大明受了一些損失。

歷時半個多月的寧錦戰役以八旗軍隊徹底失敗而告終,寧錦戰役就此結束。

可是誰又會想到,在這一片地上還會爆發第二次寧錦戰役呢,有趣的是,交戰雙方仍然是八旗軍隊與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