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菜單

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引言

一五六九年,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於盧布林宣佈合併,組成了一個不可分的國家波蘭貴族共和國(或波蘭立陶宛王國),這是一個多民族的封建農奴制的國家。

十七世紀波蘭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

波蘭的封建農奴制莊園經濟佔統治地位,農民在領主土地上工作的日數,從十七世紀初的每週一天,增加到十七世紀末的每週六天;農民還要給地主繳納糧食、肉類、青菜等“貢物”,要負擔修道、採伐等各種義務。波蘭的貴族對農民的壓迫是毫無限制的,他可以隨意出賣和懲處農奴。

十七世紀後半期的城市、商業和工業也處在衰落狀態,工業生產以行會手工業為主,波蘭的貴族輕視工商業,貴族出於自己的私利,使國家免稅從西歐進口工業品,並獎勵向西方出口糧食、木材和其他農產品,其結果使波蘭城市手工業衰落,長時期妨礙了手工工場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成長。

十七世紀中葉,統治階級本身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許多小貴族陷於破產,成了地主權貴的食客。波蘭的貴族占人口十四分之一,是特權等級,充任文武官職,佔有土地,不負擔任何捐稅,只有戰時出征的義務。貴族可以無代價地開採政府的礦山,掌握審判權。高階僧侶也由貴族出身的人擔當,享有貴族同樣的權利。

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一五七二年,亞蓋沃朝西吉斯蒙二世死亡,王朝斷絕,從此確立了選舉國王的制度。地主權貴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在選舉時制定一些決議要國王遵守。國王不能指定繼承人;沒有議會同意,不能派出公使,不能接見外國使節;國王無權宜戰、媾和,甚至國王結婚都要受議會的干預。國王往往是支援他的那些地主權貴們的傀儡。一五八九年,議會制定了一個章程,規定:議會的決議只有在一致透過的時候才發生效力。從一六五二年到一七六四年所召集的五十五次議會中,只有七次完成了工作,四十八次都半途而廢。

波蘭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當大俄羅斯受到蒙古人壓迫的時候,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歸併於立陶宛大公國以尋求保護。十六世紀,立陶宛自願同波蘭合併。由於波蘭的文化水平較高,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貴族在很大程度上波蘭化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貴族也從波蘭王國獲得了貴族的特權,他們同波蘭貴族一起,成為白俄羅斯、烏克蘭農民的統治者。波蘭人信天主教(舊教),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信東正教,北部和西部的德意志人信新教。

舊教佔統治地位。非舊教徒不能擔任公職,他們迫使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人改宗天主教。這就使得俄國的沙皇以“保護東正教徒”為藉口,干涉波蘭的內政,並把過去的立陶宛公國當作被波蘭壓迫的俄羅斯地方,而向波蘭提出領土要求。波蘭王揚·索別斯基(一六七四-一六九六年)說:“波蘭將由宗教上的糾紛招致滅亡”。

十七世紀波蘭的對外關係

烏克蘭農民處在烏克蘭和波蘭封建主的雙重壓迫之下,並且還受民族和宗教的壓迫,烏克蘭農民在一六四八年發生了反抗波蘭封建主壓迫的大規模起義。與此同時,白俄羅斯人民也發生了反抗波蘭、立陶宛的封建壓迫的起義。一六五一年六月。在波茲南等地發生了波蘭農民的大規模反封建鬥爭。這些起義都遭到波蘭封建主的殘酷鎮壓。

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沙皇俄國趁此機會侵佔波蘭的領土。烏克蘭農民起義領導者、哥薩克首領波格丹·赫麥里尼茨基(一五九五-一六五七年)由於憎惡波蘭,於一六四九年請求烏克蘭歸併到沙皇的統治之下。一六五一年二月,莫斯科全俄縉紳會議決定,正式宣佈俄國政府準備接受烏克蘭歸其統治,並積極準備對波蘭進行戰爭,加強對烏克蘭的“幫助”。

一六五四年一月,烏克蘭人在培列雅斯拉夫集會宣佈,烏克蘭歸併於沙皇俄國。一六五四年三月,赫麥里尼茨基在莫斯科同沙皇簽訂協定:烏克蘭保有城市和地方的自治權,烏克蘭哥薩克軍隊可有六萬人,外交上除對波蘭、土耳其關係由沙皇決定外,俄國不得干涉。其後,沙皇政府逐步廢除了這些協議。

一六五四年夏,俄軍進攻波蘭,開始了一場俄國同波蘭之間的戰爭(一六五四-一六六七年),俄軍佔領了明斯克、維爾諾、哥諾、格羅德諾各城市,赫麥里尼茨基同俄軍一道佔領了盧布林,向裡沃夫推進,波蘭遭到了一系列慘敗。瑞典和普魯士的統治者決定利用波蘭的困境。一六五五年,瑞典軍隊進攻波蘭,佔領了華沙和克拉科夫。布蘭登堡選帝侯佔領了介於布蘭登堡和他在普魯士的領地之間的波蘭領土。一六五七年,布蘭登堡選帝侯同波蘭訂立條約,強迫波蘭政府承認他在普魯士的領地,脫離對波國王的封建依附關係。

瑞典國王、布蘭登堡選帝侯、特蘭西瓦尼亞的君主和赫麥里尼茨基談判瓜分波蘭的領土。波蘭的農民和小貴族組織游擊隊,抵抗外國侵略者,到一六五六年,從外國佔領者手裡解放了大部分國土。一六六0年,波蘭同瑞典在奧裡夫締結和約,國王揚·卡吉米爾放棄了波蘭國王保有的瑞典國主的稱號,並承認北部裡夫蘭地亞、埃斯特蘭地亞和埃傑爾島歸瑞典所有。條約又承認了普魯士的布蘭登堡領地完全脫離波蘭王室而獨立。

一六五六年,沙皇阿列克塞同波蘭訂約,規定波蘭在下屆議會上選舉他為世襲的波蘭國王。波蘭議會拒絕選沙皇阿列克塞為其國王。於是,俄國在一六五八年再度對波蘭發動進攻。一六六七年,波蘭同俄國簽訂了《安德魯索沃休戰協定》,規定:波蘭把斯摩稜斯克、塞維爾斯克地方劃歸俄國,並承認德涅伯河東岸烏克蘭合併於俄國,西岸歸波蘭,基輔由俄國佔有兩年。一六八六年,波蘭同俄國締結“永久和約”,波蘭保證放棄對基輔和俄國的領土要求,保證東正教徒的信教自由。

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一六五七年,赫麥里尼茨基死,德涅伯河東岸烏克蘭起而反叛,俄軍予以鎮壓,並於一六五九年決定增加駐烏克蘭的俄軍數量,削弱烏克蘭首領的職權。一六六0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尤里·赫麥里尼茨基(波格丹之子)同波蘭訂約,規定烏克蘭要重新回到波蘭,然而沒能實現。

烏克蘭人對其土地被分割為東西兩部分不滿,一部分烏克蘭人投向土耳其蘇丹,幻想依靠土耳其幫助來統一烏克蘭,土耳其蘇丹藉機進攻波蘭,一六七一年,土耳其軍隊佔領了波多利亞及卡美涅茨要塞,一六七二年,波蘭同土耳其簽訂布恰奇條約,把波多利亞和德涅伯河西岸烏克蘭大部分地方割給土耳其。波蘭議會沒有批准。一六七六一一一六八一年,俄國同土耳其因爭奪河西烏克蘭發生戰爭。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乘機收復了波多利亞的一部分國土。一六八三年,索別斯基在維也納城下擊潰了土耳其的軍隊。一六九九年,波蘭同土耳其訂立卡羅維茨條約,波蘭仍舊保有德涅伯河西岸的烏克蘭地方。

彼得一世對波蘭的政策

一六九六年,國王揚·索別斯基死,波蘭進行了新的國王的選舉。主要的王位候選人有兩個,法國人孔德公爵和薩克森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都二世。一六九七年,沙皇彼得一世在旅歐途中出而干預波蘭內政。他從凱尼斯堡致函波蘭議會,要求波蘭選出同俄國“友好的人”,反對波蘭選舉同土耳其結盟的法國人,並宣稱,俄軍已推進到波蘭立陶宛邊境。

一六九七年六月十七日,波蘭議會進行國王選舉,親法派和親俄派的成員用軍刀互相砍殺,在俄國支援之下,奧古斯都二世帶領薩克森軍隊進入波蘭,登上了王位。一六九八年夏,彼得一世在歸國途中,同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會見,雙方約定對瑞典戰爭,共同瓜分波羅的海沿岸的瑞典領土。由於波蘭議會拒絕向瑞典宣戰,於是奧古斯都二世決定只由薩克森軍隊同瑞典作戰。

波蘭貴族共和國成立,沙皇俄國趁機入侵,試圖掌控波蘭!

一七O二年五月,瑞典國王查理十二率軍隊佔領華沙。一七O六年查理十二侵入薩克森,迫使奧古斯都二世簽訂阿爾特朗斯塔特和約,規定奧古斯都二世放棄波蘭王位,承認斯坦尼斯勞斯·列申斯基為波蘭國王。一七O九年,波爾塔瓦戰役中,瑞典戰敗,在彼得一世扶植下,奧古斯都二世重又登上了波蘭王位。

奧古斯都二世企圖在波蘭建立專制政體,取消選舉國王制和自由否決權的打算遭到了波蘭地主權貴的反對和彼得一世的不滿。彼得一世派遣俄軍佔領了波蘭,並迫使奧古斯都二世同地主權貴簽定一項協議(一七一六年),規定:奧古斯都必須把薩克森軍隊撤離波蘭,禁止在今後有任何貴族黨,限制國王僱傭軍隊數目為一萬八千人,立陶宛軍隊為六千人。

結語

這一協議於一七一七年二月為議會所批准。一七二0年,俄國同普魯士簽訂條約,保證維持波蘭的現行國家制度。其目的是繼續保持波蘭國家的政治制度的混亂狀態。“彼得大帝有步驟地毀壞了波蘭,他的繼承者只要伸手去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