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菜單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父親範墉早年在吳越為官,後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徐州節度掌書記,大致相當於現在徐州市政府的機要秘書。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說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升為從八品的文林郎,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在同母親商議之後,他上書朝廷,正式歸宗複姓,恢復了范仲淹的名字。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眼看自己年近五旬,卻依然徘徊基層,不說宰相位置遙不可及,距中央權力中心也差得遠,范仲淹未免有點灰心。人活在世上,少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憔悴,只有中間那一段還好,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沒有持續多久,一件發生幾千裡外的大事就改變了范仲淹的人生軌跡。范仲淹出帳巡營,登高而望,開始反思宋朝的內政外交政策,自太祖立宋,就以文臣出任地方軍事長官,以武將副之,同時把禁軍分駐全國各地,雖然免去了軍閥割據之憂,卻導致邊疆武備松馳,邊患不斷。

范仲淹:一個被歷史低估的大貪官,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的典範?

他不但“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還將自己一生的積蓄捐獻出來,在吳縣買了1000多畝良田,設立範氏義莊,贍養範氏貧困成員,給予每人每月3鬥白米、每年半匹布的補助,如果出去趕考或赴任,還會得到充足的路費。蘇州範氏人才輩出,千年不衰,與他設立的範氏義莊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