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菜單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一筆一劃的中國漢字,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張正揚和丁於唱的《中國字》,歌詞寫得太好了,再加上獨特的唱腔,瞬間抓住了中國人愛中國字的要點,一起來品一品吧。

“一橫挑起千鈞擔,一豎擎起一片天。一撇踢開攔路虎,一捺劈開萬仞山……,方方正正中國字,穩穩重重有內涵。筆筆畫畫巧架構,長長短短緊相連,血脈緊相連。”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中國人使用的漢字,遠不止歌詞裡的描述。中國的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

如果在中國發現刻有漢字的銘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在外國發現刻有漢字的銘文,那就很稀奇了。這至少說明,在歷史的更替中,曾有中國人到過此地。

在蒙古國中戈壁省發現的一處摩崖石刻,上面全部刻寫著漢字,這讓蒙古國的專家們大感意外。這處斷崖上的漢字最早是在1990年,兩位牧民在蒙古國杭愛山南麓避雨時發現的。隨後當地專家進行了研究,但一無所獲。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直到2014年,蒙方把這一情況告訴中國內蒙古大學著名蒙古學家齊木德道爾吉,並邀請他到蒙古國進行實地考察,這才有了破解的基礎。2017年7月下旬,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和內蒙古大學專家組成聯合考察隊,到實地進行考察,希望能夠一舉把這處斷崖上的漢字全部破譯出來。

經過專業的操作程式,一步一步進行,最後專家們得出了結論,這處斷崖上刻寫的漢字,其實就是東漢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銘》。

在銘文中,專家看到了當年的殘酷戰爭。當銘文全部被翻譯出來後,中國專家當場淚溼了眼眶。

因為,在這其中,有著一段動人心魄的歷史。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在章和二(88)年時,漢章帝很遺憾的駕鶴西遊去了,治理國家的重擔落在了年僅10歲的漢和帝身上,幼帝自然不能抉擇國家大事,所以就有了竇太后臨朝。竇憲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舅,很快就被起用為侍中,控制大權。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候,齊殤王的兒子都鄉侯劉暢,因為能說會道,討得了竇太后歡心,然後就得到一個宮內職位。沒想到竇憲生出了羨慕嫉妒恨的心思,為了鞏固自己專擅朝政的根基,他竟然膽大包天的暗中派人刺殺劉暢。結果失敗之後,導致事情敗露。

竇憲按理當斬,但他在臨死之前想通了,請求率軍北征匈奴以贖死罪。說來也巧,當時正逢南匈奴請兵攻伐北匈奴,朝廷便拜竇憲為車騎將軍,率大軍出塞。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這塊《封燕然山銘》記錄的就是,東漢與北匈奴之間最後一場大戰的戰績與漢朝的德威。全文由隨軍出征的中護軍班固編寫完成,可謂開創了“邊塞紀功碑”的先河。

全文很長,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專家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就是:大漢永元元年秋七月,竇憲出兵朔方。將士們個個如同雄鷹般威武,似龍虎般勇猛,軍隊裝備優良,輜重滿路,達到了一萬三千多輛。

與敵人交戰之後,血流成河,其殘酷程度難以言表。取得最終勝利之後,開始封山刻石,銘記至德。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威武王師,征伐四方;剿減兇殘,統一海外;萬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豐碑;廣揚帝事,振奮萬代。”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在現場讀完銘文,中國專家們都無比感概,那個年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彷彿又聽到了冷兵器互相砍殺的清脆撞擊聲,戰士們為了榮譽和祖國而戰,一個接一個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眼淚悄無聲息地落了下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很不好受。

值得一提的是,撰寫這篇銘文的班固,可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他是班彪的長子,九歲的時候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算是一個神童了。

在他為父守喪期間,班固在父親續補《史記》之作《史記後傳》的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建初年間基本完成。之後還撰寫了《世祖本紀》和《白虎通德論》,就僅僅是這些成就,就足以稱之為大師了。由他來撰寫的《封燕然山銘》,能讓中國專家淚溼眼眶,也就見怪不怪了。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溼了眼眶

2017年8月15日,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宣佈,在蒙古國中戈壁省發現的一處摩崖石刻,被中蒙兩國聯合考察隊確認為東漢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