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安丘金砂”壺 1300多度的重生

菜單

“安丘金砂”壺 1300多度的重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素娟 通訊員 扈炳鑫 濰坊報道

砂陶的燒製已有六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砂陶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器具之一。砂陶因其獨特的結構,透氣性好,且含有多種礦物質,作為食器,利於食物儲存和烹製,作為茶器,利茶增香。安丘的砂陶文化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起源於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1957年在景芝鎮出土的黑陶高柄杯以薄如蛋殼聞名於世,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現存於國家博物館,體現了古安丘砂陶的先進製作技藝。

“安丘金砂”壺 1300多度的重生

安丘金砂,中國北方優質特色砂陶,一種足以跟宜興“紫砂”相媲美的砂陶材料,2018年被列入安丘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非遺”產品,在設計開發作品時,本著“見人見物見生活”的設計理念,取本地原料,用傳統煉製技術,以雕刻、堆塑、描金、墨繪、點彩等裝飾工藝,將“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融合,開發製作出適合人們日常使用的茶器、食器、雕塑及文玩雅器等,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初心在方寸,咫尺顯匠心。唯有不辜負,方能歸初心。都說逝去的技藝很難尋回,但在安丘,卻有這樣一位痴迷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砂陶匠人,他用了18年的時間,尋訪名師,潛心創作,將流轉了幾千年的古老陶瓷文化工藝再次傳承流轉到了現代社會。張勇,國家級工藝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陶瓷協會副會長,安丘金砂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師從宜興紫砂陶全手工技術傳承人朱建平,堅持傳統手作,致力於弘揚本地砂陶文化,倡導砂陶藝術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其作品多次在省市級藝術作品評選中獲獎。是一位難得的製作技術較全面,並具有豐富的制壺實務經驗與美學理論基礎的金砂藝人,其作品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所設計的金砂壺穩重大方、精工細緻,器形力度、動感十足,韻味深厚。於光素器圓潤敦厚、氣韻深蘊,花貨細膩優雅。既是藝術欣賞價值極高的工藝品,也是實用性強的日用品。在金砂藝術中的作品,受到眾人的肯定。

“安丘金砂”壺 1300多度的重生

代表作渠丘古韻之安丘八景茶器,根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安丘知縣陳文偉寫作的一首詠安丘八景的詩句:“汶水澄清絕點埃,牟山擁翠夕陽開。印臺月色依依見,牛沐鐘聲隱隱來。碧沼有龍通渤海,青雲作院擬蓬萊。靈泉細吐珍珠顆,古墓山川取次裁。”製作復活出的一系列文化作品,作品採用手工製作,將砂陶藝術與本地文化相結合,外觀設計獲得國家專利,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安丘金砂”壺 1300多度的重生

“粗胚淬火後,把把顯崢嶸。貌似泥為骨,敲之金玉聲。”張勇說,做砂陶,就是喚醒埋藏在地表之下的泥土,手、心、泥融為一體。我不想中國傳統工藝只擁有“非遺”這一身份,而應該順應時代,有綿延不斷地生命力。取安丘金砂原料,用傳統制壺技藝,將泥土與火博弈,用火的熱度賦予砂陶生命,用不平整的觸感讓人與土有機連線起來。所謂工匠精神,在張勇看來,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情懷。匠者,既要有對事業的沉靜與專注,也要有對細節的關注和對品質的追求。從練泥、到捶打、拍身筒、搓嘴把、捏蒂子、做蓋片、上撮口再到1300多度24小時燒製等十幾個步驟後,終成一個個金砂佳作。十八年的堅持,張勇從未想過放棄。一壺一世界,方寸顯匠心,純手作的砂陶製作工藝加上獨具東方神韻的陶刻,更賦予砂陶以靈氣,成為可交流的情感載體。心中要有形,心手要打通,張勇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匠人之路。以陶載文、以技傳人,越來越多的陶瓷愛好者開始跟隨張勇研究砂陶藝術。

一把好壺,既是實用器具,更是豐腴文化,仿古是傳承,創作是風格,創新是發展,打造中國北方的砂陶之都是他的夢想。張勇不斷詮釋著夢想與傳承。以慧心制壺,“泥、形、工、款、功”五個字背後是日日夜夜輾轉反側對金砂壺工藝的不斷追求,一壺清茶鉛華洗盡,一捧金砂安靜無聲,匠人匠心,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