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看見了中國的豐富和包容”——上海中外學生參觀考古文物大展

菜單

“我看見了中國的豐富和包容”——上海中外學生參觀考古文物大展

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8月16日電(記者孫麗萍、許曉青)“沒想到幾千年前,中國人就能創造出以動物為主題、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品。實在是太可愛了!”在上海博物館“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廳裡,上海交通大學的英國留學生鹿可不斷舉起手機拍照。

8月15日,包括鹿可在內的數十名中外學生參觀了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此次展覽於7月29日揭幕,匯聚河南20家文博單位的314件重磅文物,用實物“解說”中國的源起,致敬中國考古百年成就。展覽開幕以來大受歡迎,一票難求。

鹿可正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數學專業博士學位。不久前,他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與中國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22年度“我在上海過春節”短影片徵集公益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由此受邀參觀上博舉辦的考古文物大展。

眾多精美的中國古代文物中,鹿可對一隻西周晚期製作的白色玉鹿格外“鍾情”。

“我的英文名字叫LUKE,發音在中文裡對應‘鹿’。我特別喜歡鹿這種動物。”鹿可俏皮地告訴新華社記者,他考慮用這件文物作為自己新的微信頭像。

“我看見了中國的豐富和包容”——上海中外學生參觀考古文物大展

8月15日,學生們在觀看展覽。

“‘宅茲中國’這個展覽名稱,來源於西周時期青銅器何尊上的銘文。當時的‘中國’,更多的是一個地理與方位的概念……”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副主任王樾擔任特別講解員,向中外學生逐一解讀二里頭遺址、甲骨文、商代的青銅器與占卜儀式,將中華文明多元文化在時間長河中的發展交融娓娓道來。

站在一件春秋晚期的鑲嵌綠松石青銅神獸前,復旦大學的韓國留學生金宣亨讚歎不已。

“這個青銅神獸造型好精美呀,而且還吐著舌頭,比迪士尼動畫片裡的小怪獸更萌!”金宣亨說,參觀“宅茲中國”展,不僅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人對於自身文化無比深厚的熱愛與自豪。

“我看見了中國的豐富和包容”——上海中外學生參觀考古文物大展

8月15日,一名學生在拍攝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