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菜單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孫子兵法》十三篇,道盡了兵法奧妙,但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卻是:“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反之亦然。利而誘之,亂而取之”,無論是三十六計當中的“圍魏救趙”,還是“瞞天過海”,又或者“以逸待勞”,還是“無中生有”,它們的核心規律只有一個,那就是“詭道”。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讓敵人發現不了自己,讓敵人弄不清楚自己,給敵人制造假象,讓敵人做出錯誤的判斷,然後我方再找機會尋求敵人的破綻,最終達到打敗敵人的目的,這就是詭道。若論詭道當中最驚險刺激而又為人所傳頌的,那一定是“空城計”。

顧名思義,空城計就是用故意放一座空城在敵人面前的辦法,示敵以虛而使得性格多疑的敵人對我方的真實實力產生誤判,並且最終以此來嚇唬敵人,讓敵人產生畏懼而退兵的辦法。空城計可謂是不費一兵一卒把敵人打得望風而逃的典例。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不過空城計風險特別大,一旦你沒有嚇走敵人,那很可能會兵敗身死,乃至於被敵人生擒活捉,歷史上敢於使用空城計的人並不多,春秋戰國的時候有人用過,等到後面,最著名的空城計就是《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其實算是使用了兩次空城計,一次是馬謖打了敗仗那次,而後面“死諸葛嚇跑活司馬”當中的軍事原理,與空城計也是一樣的,可以算作空城計的一種。不過最為人們所傳唱的還是馬謖失敗之後的那次空城計 。

馬謖是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聰明博學,往往對軍事問題有著不同尋常的看法,他在諸葛亮徵南蠻的時候,向諸葛亮提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戰略,與諸葛亮的想法不謀而合,諸葛亮後面在南蠻就是採用了這個戰略,徹底的降服了孟獲。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然而先主劉備卻在生前叮囑過諸葛亮和其他人,說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覺得還是要冒險提拔一下人才,然後讓馬謖去守街亭,自負的馬謖被打得大敗,使得司馬懿數十萬大軍一直進發到了諸葛亮駐守的西城。

西城不是什麼雄關要塞,而諸葛亮身邊的兵馬卻已經全部派到了別處,只剩得幾千老弱病殘在城樓上,這時候該怎麼辦?是打?是降?還是跑?群臣們亂作一團,有的說直接把西城和附近的土地拱手讓給司馬懿,有的則說與司馬懿決一死戰,還有的人倉皇地想要投降,但這些意見諸葛亮都不滿意,他喝止了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等到司馬懿帶著數十萬大軍跑過來想要活捉諸葛亮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幅場景:西城城門大開,街道上有幾個士兵在那裡有限地打掃衛生,一幅完全沒看到司馬懿的樣子,城樓上面,諸葛亮穿著一身特別儒雅的衣服端坐琴臺,身邊兩個琴童微笑著看諸葛亮彈琴。悠揚的琴聲遠遠地從城樓上傳來,裡面卻聽不到任何慌亂的節奏。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司馬懿和他手下人大驚,諸葛亮又在搞什麼?是想把我們騙進去一鍋端了嘛?於是都向司馬懿請示。司馬懿騎著馬圍著城頭轉來轉去,盯著諸葛亮死死地不放,卻看到諸葛亮對他點頭示意,身邊的兩個琴童也微笑著朝他看過來,司馬懿再看了看諸葛亮身邊的兩個琴童,他們清澈的眸子裡面卻看不到任何雜質。

平日裡老奸巨猾、陰險狡詐的司馬懿看到這幅祥和的場景頓時心中大為警惕:這個諸葛亮以詭計多端著稱,如今卻城門四開,在城樓上彈琴,談笑自若,莫非是在城內埋伏了數十萬大軍準備將我誘去捉拿?一想到這裡他心中就很慌。常言道“狡兔死,走狗亨”,即使是城裡沒詐,我把諸葛亮捉住,蜀國亡國,我這個權傾朝野的司馬家怕是也走到頭了。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這般一琢磨,司馬懿不顧底下主戰派的阻撓,堅決撤軍,留下一段笑話,時人詩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

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

土人指點到今疑。”

這裡面為什麼司馬懿在城樓下面轉了幾圈就被嚇跑了呢?其中最大的疑點就在於那兩個童子清澈的眼眸,像諸葛亮這種“老油條”自然是能夠把自己裝飾得一點兒破綻都沒有的,畢竟周瑜死的時候他哭得比小喬都傷心——演技那是相當高!

空城計最大的疑點,其實是諸葛亮旁邊的兩琴童?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但是小孩子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他們那清澈眼睛讓司馬懿覺得,諸葛亮他們真的是勝券在握,所以果斷地撤軍。而這一點其他武將都比較粗心,沒有看出來,只有司馬懿眼尖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