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菜單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亮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他有兩件事基本是大家的共識,一個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寫,“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另一個是他出山是劉備“三顧茅廬”的結果。

而真實的歷史可能會讓您大跌眼鏡,到底諸葛亮有哪些不為我們所知的真相呢?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亮鞠躬盡瘁

出身名門,琅琊望族

諸葛亮的家庭並不像自己說的那樣,是務農的平民。他祖上諸葛豐早在西漢時期,就做過司隸校尉,可惜為人剛直,彈劾權臣失敗後,被貶為庶人,老死家中。

然而諸葛氏在琅琊郡(現今山東青島一帶)繁衍生息了下來,成為了當地的望族。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做過泰山郡丞。但諸葛亮的童年並不幸福,3歲喪母,8歲喪父。諸葛亮跟弟弟諸葛均都是跟隨叔叔諸葛玄長大的。

因此諸葛亮並不是布衣出身,只不過他的身世比較坎坷。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亮與叔父諸葛玄相依為命

投奔劉表,躬耕務農

我們一直以為,諸葛亮的“第一次”給了劉備,但事實並不是。諸葛亮最早是跟著叔叔諸葛玄投奔到劉表那裡。

諸葛玄最開始投奔劉表,被劉表舉薦為豫章太守,後來死在了劉表那裡。因此

諸葛亮最開始到荊州,就是在劉表那裡。

諸葛亮生於181年,叔父諸葛玄卒於197年。這麼看,諸葛亮應該是在17歲之前就到了劉表這裡,是可以被選拔和培養的物件。

但史籍中又有關於諸葛玄爭奪豫章太守的位置,與朱皓、劉繇交兵被殺,朱皓195年就被笮融所殺,因此諸葛亮投奔劉表的時候,可能只有15歲。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玄投奔劉表,諸葛亮也投在劉表那裡

自比管樂,狂放不羈

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留在隆中種田,跟當時的徐庶、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一起遊學。其他人讀書都是一字一句,唯恐漏了什麼資訊,諸葛亮卻只看個大概。

從讀書態度上看,諸葛亮要麼是天才,要麼是傲才。

諸葛亮喜歡吟唱的一首樂府詩叫《梁甫吟》,應該是諸葛亮家鄉的歌謠,講的是春秋時期晏子“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很多人對此解讀為,展現了諸葛亮的宏圖大略,志存高遠。但是我有不同的觀點,二桃殺三士是陽謀,為了是引發他人爭鬥。而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正是因為同一個太守崗位,放給了兩個人,才導致爭鬥,引來殺身之禍。

我認為諸葛亮的《梁甫吟》是在追悼自己相依為命的叔父。

此外,諸葛亮讀書的時候,人緣應該也不怎麼好,為啥呢?因為他太狂了,而且口無遮攔。我們印象中的諸葛亮是老成持重,待人和善的形象,但年輕時候不然。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徐庶是諸葛亮的同學,也是好友

諸葛亮曾對自己的同窗指手畫腳,說他們只能做到郡守和刺史這樣的官職。而當其他人問諸葛亮能做什麼官的時候,諸葛亮卻笑而不語。

甚至在諸葛亮眼裡,中原計程車大夫遍地都是,十分不值錢!有點類似於一個高中生瞧不起大學生的感覺。

諸葛亮心中有高志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也從不低調地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亮有才,但也高傲

名師舉薦,終遇伯樂

諸葛亮自視甚高,但當時想要當官,基本都要有人舉薦。考慮到諸葛亮平時比較孤傲,又有口無遮攔的情況,他的人緣應該不會太好,所以就職機會比較少,職業前景堪憂。

當時認可諸葛亮的有三個人:諸葛亮的恩師司馬徽、同學徐庶、好友崔州平。這三個人都深知諸葛亮的才華,果然在劉備剛到荊州投奔劉表的時候,到處蒐羅人才,諸葛亮的老師司馬徽趁機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但此時劉備並沒有立刻去請諸葛亮出山,因為他已經有了徐庶。

你可能不知道,諸葛亮並不是平民,早年還投奔劉表,後來才去種田

諸葛亮的師父水鏡先生推薦他給劉備

直到6年以後,徐庶被曹操脅迫離開劉備,臨走前向劉備再次舉薦了諸葛亮,並強調,諸葛亮心氣很高,有經天緯地之才,讓劉備一定要屈尊就駕親自去請,最後也真的成就了“隆中對”的美談!

諸葛亮的出山,並沒有世人常說的“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他除了真才實學,我認為更多是運氣好,有一個好老師和一個好同學而已。

點贊收藏不迷路,我是檻內人,為你講述不一樣的歷史,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