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菜單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

上都城是大元帝國的夏都,位於今內蒙古草原錫林郭勒盟的金蓮川草原之上。上都城是元帝國曆史上建造時間最早、民族特色最為多元的都城,是元帝國的草原國際大都會,在亞歐大陸享有盛名,被王大方稱為“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但上都城輝煌的時間非常短暫,在建成一百年之後便如同流星一般驟然隕落,化為一片塵土。上都城建成與毀滅的命運和元帝國的盛衰興亡緊密相關,可以說,大元帝國的夏都也沒有躲過蒙古草原上凜冽的寒冬。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上都遺址

一、金蓮川草原上的都城:上都城的建立與整體規劃

都城作為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其建設不僅要迎合統治階級的意志,還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緊密相關。元帝國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大帝國,在都城的選址佈局和規劃設計上更是與前代迥然不同,展現出睥睨四方、包容永珍的宏偉氣魄。

元朝(包括前期的大蒙古國)共有四座都城,分別是哈拉和林、上都、大都和中都。元上都是元朝歷史上建造時間最早的一座都城,這座處於哈拉和林向大都過渡階段的都城,更多地體現了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相容的特點,反映了此時蒙古民族由草原經略中原的戰略目的。

上都城的建成與當時大蒙古國的南進戰略不無關係,因此上都城自建立之初便具有濃厚的政治軍事色彩,一直延續至上都城的毀滅。金蓮川草原位於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區,自古以來便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反覆拉鋸爭奪的戰場,時人稱之為:“

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固,迴環千里。

”早在秦漢時期,匈奴和東胡就圍繞著金蓮川所在的“甌脫”之地發動戰爭。北魏時期,此地設有軍鎮,以防禦北方的柔然。後來的金世宗更是多次在金蓮川舉行夏獵秋狩,實行羈縻政策,以此籠絡蒙古高原上的塔塔兒部。歷代帝王對金蓮川的重視足以證明此地戰略位置之重要。

忽必烈選擇在金蓮川草原之上建城,不僅有連通大蒙古國政治中心哈拉和林的目的,還考慮到此處豐美廣闊的牧場,足以資蒙古騎兵南下軍需之用。金蓮川草原位於大蒙古國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是控制華北漢族地區的重要戰略樞紐。金蓮川草原在政治和軍事上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具有強烈的蒙古遊牧民族色彩。

元憲宗蒙哥六年(1256年),受蒙哥汗總領蒙古本部以南軍國大事之託,忽必烈命幕僚劉秉忠在金蓮川地區建城,歷經三年時間完成,這就是開平城,也就是後來元上都的前身。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忽必烈

在一開始我們就說過,王朝都城的營建必然受到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元上都也不例外。忽必烈身邊圍繞著兩撥人,一撥是自窩闊臺汗以來就堅持“以漢法治漢地”的漢族謀臣幕僚,他們在邢州進行政策試點並取得了成功,此舉贏得了華北漢地士人的熱烈擁護;另一撥是成吉思汗胞弟後代的三個王族勢力和以木華黎為中心、以蒙金戰爭中歸順的契丹人為主力構成的“五投下”軍事集團。漢族士人和蒙古、契丹軍事集團首領組成了忽必烈“金蓮川幕府”的核心力量,這對上都城的營建產生了重大影響。一個是漢地儒僧劉秉忠,一個是帝國最高統治者忽必烈,漢地文化與蒙古草原風俗相結合的種子就此埋下。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左劉秉忠,右忽必烈

俯瞰上都城,我們就可以發現上都與大都的不同之處。大都城吸收了金中都的建城模式,分為宮城、皇城與外城的三重結構,棋盤狀是大都城的主要特點。而上都城雖也是類似的三重結構,但它的中心是蒙古大汗的汗廷,四周由“敖包圈”、“關廂圈”和“寺廟圈”緊緊環繞,組成了一個“同心圓”結構,和大都城截然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上都復原圖,中間最高者為大安閣

蒙古民族對“圓”擁有近乎狂熱的崇拜,因為這是吉祥與美好的象徵。這一思想不僅體現在他們搭建的蒙古包上,還體現在蒙古早期“古列延”部落組織形態上。

什麼是“古列延”呢?“古列延”在蒙古語中有“圓圈”或“營”的意思,指蒙古早期部落中特有的圓形駐營形態。在長期遷徙的過程中,以部落首領的氈帳為中心,部落民的蒙古包和幌車圍繞著氈帳成環形層層展開。正所謂“

皇車氈帳,成列數千

”,“古列延”這一組織形式體現出蒙古民族與草原和諧共生的環境理念,而這也正是遊牧民族“移動”特點的表現。

除了這種同心圓結構外,上都城在城市形態上更是不拘一格。相比於大都城的嚴整如一,上都城更多地表現出與大自然融合一體的特點。金蓮川草原所在的灤河流域水系發達,因此上都城內河流眾多,三重城垣外均有密集的排水溝,上都城內的道路也多呈不規則分佈。更有趣的是,上都城還有一種用於防洪的鐵幡竿渠,可見上都城建城規劃的獨到之處。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上都復原平面圖

二、上都巡幸:元帝的巡幸政治表現

忽必烈統一全國後,上都城成為元朝歷史上第一座事實上的帝國都城。元上都是元帝的夏都,兼具行政管理、皇室娛樂、避暑遊獵等多重職能,是名副其實的草原之都。

元朝皇帝在每年的四月到八月都要到上都城“駐夏”,在此期間,元帝會舉行多種高規格的活動與宴會,極盡君臣同樂之意。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詐馬宴”。

“詐馬宴”又稱“質孫宴”,“詐馬”是波斯語,意為“衣服”,而“質孫”是蒙古語,意為“顏色”。詐馬宴一般會在陰曆六月舉行,連續三天。屆時,蒙古宗王、宿衛、大臣等要員,都會身穿元帝賞賜的金織紋衣參加宴會,這種金織紋衣就是“質孫服”。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質孫服的面料和款式也各有不同。

詐馬宴在上都城最為豪華的宮殿——棕毛殿舉行,這座宮殿和大都的宮殿不一樣,準確來說,這應該是一座斡耳朵,也就是帳篷。棕毛殿通體用棕毛製成,四周鑲嵌彩色寶石,光彩照人,璀璨耀目。

宴會上的餐飲菜品十分豐富,有所謂“

迤北八珍

”之說,主要是野駝蹄、鹿唇、駝乳糜、天鵝炙、紫玉漿之類的美食。除此之外,還有來自西域的葡萄酒、馬奶酒、來自黑龍江的哈八都魚、來自中國南方的名茶“鳳髓”。可以說,天上飛的,水裡遊的,應有盡有。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朝皇帝在上都城的生活當然不是隻有吃飯飲宴那樣簡單,雖然大都是元帝國的首都,但上都城在元代政治生活中也具有非凡的意義。

元上都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就是所謂的“忽裡臺”大會制度,“忽裡臺”是蒙古語,意為“大朝會”。在蒙古的部落時期,“忽裡臺”大會是蒙古的議事會,用以推舉部落首領、決定征戰大事等重要活動。在成吉思汗統一全蒙古之後,“忽裡臺”大會又變成推舉蒙古大汗乃至後來元朝皇帝的重要場所。自元成宗以後,元朝皇帝更迭嚴重,政局動盪,為爭奪皇位,元朝的宗王圍繞著“忽裡臺”大會展開了血腥的政治鬥爭。

除“忽裡臺”大會之外,元上都還是宗王及行省高階官員參覲元朝皇帝的重要地點。他們每年都要到元上都朝覲皇帝,彙報當地情況,定期述職,逐漸成為一種制度。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元朝皇帝

三、萬國來朝:元上都的經濟與文化

元上都建立在廣闊的金蓮川草原之上,水草豐美,畜牧業發達。元帝巡幸上都時需要大量的馬匹牽引大斡耳朵,皇室成員及朝廷百官需要大量的馬奶製作奶製品以供不急之需。因此,上都的周圍有大量的皇室牧場、宗王牧地以及供應前往漠北地區的驛站牧地。

在畜牧業之外,元上都作為國際大都市,商業異常繁榮。元朝政府向來重視商業,採取了減稅甚至免稅的重商政策,加上元上都溝通東西南北的優越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商人與手工業者來此進行貿易,元上都迅速成為商旅往來的商業繁榮之城。

蒙古人多從事遊牧生活,對馬奶及馬奶發酵而成的酒非常喜愛,因此,上都城的飲酒之風十分濃厚,在上都城內分佈著多處酒館。除馬奶酒及西域的葡萄酒外,當時原產自波斯、阿拉伯的一種名為“阿剌吉”的燒酒也流行起來。元代詩人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一詩裡寫道:“

賣酒人家隔巷深,紅橋正在綠楊陰。佳人停繡憑欄立,公子簪花倚馬吟。

”足見上都城飲酒風氣之盛。

為何說“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見證元朝盛衰,可惜被他毀了

蒙古馬奶酒

元帝國疆域廣闊,在文化上採取相容幷蓄的開放政策,在上都城,各種宗教活動組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那裡,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同城佈教,和諧相處。各種宗教的上層人物也常年跟隨元朝皇帝,成為了元帝拉攏宗教勢力的重要工具。在當時的上都城內外,分佈著數目眾多的寺廟、道觀和回回寺(也就是清真寺)。

然而,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紅巾軍關先生、破頭潘等部攻陷上都,焚燬了所有的宮闕廟宇,上都城化為一片廢墟。兩年後,紅巾軍再次擊潰元軍,二次攻陷上都,上都城遭到了更加嚴重的破壞。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軍逼近大都,元順帝倉皇逃往上都,當時的上都城經過紅巾軍的破壞後,“

公私掃地,宮殿官署皆焚燬,民居間有存者

”。次年六月,明軍北伐,攻佔上都城,元順帝又一次逃亡應昌。自此,上都城作為元朝首都的歷史正式結束。從劉秉忠建城到上都城被明軍攻佔,上都城作為元朝首都的歷史只有短暫的110年。

文史君說

元上都城的建城與被毀,與元帝國的盛衰興亡命運密切相關。上都城具有蒙古遊牧文化與漢地儒家文化相結合的重要特徵,其源自蒙古早期部落形式的“同心圓”結構更是在中國的首都建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元上都已經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雖已成為一片廢墟,但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見證著那一段歷史的滄桑。

參考文獻

[明]宋濂等撰:《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

魏堅:《元上都的考古學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葉新民:《元上都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

魏堅:《忽必烈的元上都》,《文物天地》2003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神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