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菜單

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建立西漢之後,自然是要論功行賞分封手下。但是其中被封侯的一個人卻是劉邦最為痛恨的人——雍齒。

這就讓人很奇怪了,自己最痛恨的人沒有清算就算好了,居然還封侯?到底是劉邦宅心仁厚,心胸足夠寬廣呢?還是另有隱情?

明朝才子馮夢龍在《智囊》中記錄了這則故事,各位讀完之後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01 劉邦為何最恨雍齒

雍齒是誰呢?

雍齒是劉邦的老鄉,不過出身比劉邦好一些,是沛縣的世家,《史記》上記載他“出身豪強”。劉邦起事之初,雍齒算是初創成員。但是雍齒呢從心裡是看不起劉邦,認為他不過是個市井無賴,成不了什麼大事。

雖然雍齒看不起劉邦,但是劉邦還是對他頗為信任。打下豐縣之後,就把豐縣交給雍齒看守。可沒想到的是,雍齒第二年就投降了魏國(秦朝末年動亂,有人打著戰國6國旗號來起事)

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這把劉邦給氣得,連著兩次反攻都被雍齒給打了回去。最後還是跑到項梁處借兵,才收回了豐縣。雍齒丟了豐縣之後,又投靠了趙王。楚漢戰爭爆發後,趙是站在項羽一邊。雍齒還獻計給項羽說,把劉邦老爹和老婆給綁了做人質。

這雍齒的所作所為自然是把劉邦氣得不輕。後來韓信率軍攻打趙國,雍齒再次走投無路,只好重新歸附於劉邦之下。劉邦本想殺了雍齒洩恨,可是王陵極力勸解,劉邦才給了他面子,收留了雍齒。

後來雍齒在劉邦手下也立了不少功勞,也知道得罪過劉邦,小心翼翼也不主動邀功。劉邦見狀,雖然心裡還是不舒服,但也沒有再提殺雍齒的事情。

02 雍齒封侯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之後,一下子封了20多位。還有一批沒有得到封賞的人就時常聚在一起發牢騷,說自己立下如何重要的功勞,卻遲遲沒有得到獎勵。《智囊》中記載道“其餘日夜爭功不決”

這情況引起了劉邦的注意,就問張良這幫人在搞什麼?張良也有意思,直接回復說,他們在計劃造反呢。

這把劉邦嚇了一跳,他疑惑地問“天下剛剛平定,我自問也沒什麼過錯,他們為啥要造反呢?”張良說“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為天子,所封皆故人,所誅皆仇怨,故相聚謀反耳”。意思就是說你劉邦現在獎勵的都是你親朋好友,和你有仇的都被你殺了一大堆,這些人不知道會有什麼下場,就聚在一起發牢騷,如果不及時處理,恐怕就要造反了。

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劉邦一聽,也很憂慮,就向張良問計,張良問您最討厭的是誰?劉邦毫不猶豫地說,雍齒啊,這傢伙背叛過我,還向項羽獻計用家人威脅過我,這事我現在還記著呢,沒翻篇!

張良一聽就說“那請陛下先封雍齒為侯,這事就可以平定了”。劉邦一聽,細想了一下就聽從了張良的意見,封雍齒為什邡侯。

《智囊》裡記載群臣得知之後說“雍齒且侯,吾屬無患”其他發牢騷的人一看,雍齒得罪過皇帝都被封侯了,自己就更不用擔心了,一場風波也就此平息了。

03 背後的深意

那為什麼劉邦和張良的這個計劃能取得成功呢?

首先我們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劉邦取得天下之後要行封賞是必然的,但是決策者的時間表和下屬的時間表是不一樣的。決策者會有一個長遠的考慮和規劃,先封誰再獎誰,不會一步到位的。但是在下屬看來,就是一個有無的問題了。沒得到獎賞的人看到有人先得到獎賞了,心理難免會有波動,會希望自己也能馬上得到獎勵。等待的過程中就會開始猜測自己為什麼沒得到獎勵,這樣的人聚在一起發牢騷,對於剛立國不久的漢朝的穩定性是非常不利的。

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那要怎麼應對呢?劉邦繼續按原來的節奏辦,已經引起意見了,肯定不能繼續這樣搞下去。去挨個說服,這費時費力,反而會激化更多的矛盾。

張良的法子就是給大家畫一條線,給一個心理暗示——連雍齒都封侯了,我肯定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就願意耐心去等待。

張良的建議實際上就是給人們建立一個預期,用最少的代價來安定人心。雖然這則故事是發生在古代,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思路是不是對我們也有啟發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它運用到日常的工作、團隊管理之中去呢?

雍齒多次背叛劉邦,劉邦恨他入骨,為什麼還要封他為侯

類似這樣古人的智慧故事,在馮夢龍的《智囊》中一共記錄了1238個。這些故事從秦朝到明,有的是涉及政務處理,有的是關於斷案推理,有的教你職場為人處世,有的能夠幫你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短小精悍,又非常有哲理。

據說曾國藩、紀曉嵐,杜月笙、王健林等人更是把這本書都讀透了、讀爛了,是他們最好的枕頭書。

每天花5-10分鐘讀一讀,可以讀懂人性和社會,會有不小的收穫。

我目前看的這個版本《智囊》,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了白話翻譯,不習慣看文言文的朋友看起來也很輕鬆順暢。看完書能有不錯的收穫不是一大幸事嗎?

我也正在看這本書,很不錯。如果你也喜歡,可以點選下面圖示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