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尋根:小腳趾兩半的都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嗎?

菜單

尋根:小腳趾兩半的都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嗎?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吃貨新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四、“小云南”移民問題考實一些山東人說他們來自遙遠的西南邊陲雲南。在他們當中世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山東一帶發生特大水災。這場洪水究竟有多大?兩目山是個見證。兩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這山原叫“兩沒山”,在那場洪水中,該山一天被淹沒了兩次,故名。滔滔洪水過後,滿目荒涼,官府從雲南強徙大批百姓來開荒。他們被反綁著雙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來到山東。他們及其後裔走路喜歡背抄手,便是雙手被反綁了3年,日久成習慣。

尋根:小腳趾兩半的都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嗎?

不過,在很長一個時期,洪洞大槐樹移民只是一個民間話題,並沒有引起學術界的注意。清朝末年,有個叫景大啟的為官曹州,當地土民聽說他是洪洞人,像遠嫁的女兒見了孃家人一般,格外親熱,有些人還翻出族譜給他看,說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啟很受感動,就和另一個在山東做官的洪洞人劉子林相商,募資修復古大槐樹遺址。此議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援。於是,在大槐樹旁建起了碑亭,還有牌坊。牌坊橫額兩面刻有4首懷古詩,其中一首雲:

遷民往事憶當年,拄杖穿雲窗夕煙。

嘉木扶疏堪紀念,猶留經塔聳巍然。

關於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

古者狹鄉之民遷於寬鄉,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恆業,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閒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

朱元璋採納了劉九皋的這一建議,很快作出決定:“山東地廣,民不必遷,山西民眾,宜如其言。”明廷立即著手對山西平民實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動。“於是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諸處閒曠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戶給鈔二十錠,以備農具”(《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臨清,轄丘縣、館陶兩縣,隸屬東昌府。實際上,明政府劃定的山東移民區不只是臨清一州,而是整個東昌府。洪武二十二年(389年)八月,後軍都督朱榮上奏稱:“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次移民影響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張從整等一百一十六戶願應募屯田,戶部以聞。於是,“賞從整等鈔、錠,送後軍都督僉事徐整分田結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時上以山西地狹民稠,下令許其民分丁於北平、山東、河南曠土耕種,故從整等來應募也”(《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裡的“山東”應指東昌府。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衛輝、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遺地利,山西民眾而地狹,故多貧。乃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等往諭其民,願徙者驗丁給田,其冒名多佔者罪之,復令工部榜諭”(《明太祖實錄》卷一九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願徙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文獻中記載的往東昌移民,從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東昌府轄3州15縣。3州是:臨清州(州治今山東臨清),轄丘縣(今河北丘縣東南)、館陶縣(今山東館陶東北);高唐州(州治今山東高唐),轄恩縣(今山東平原西南)、夏津縣(今山東夏津)、武城縣(今山東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陽東北),轄範縣(今河南範縣西南)、觀城縣(今河南清豐東北)、朝城縣(今河南南樂東);聊城縣(今山東東昌)、堂邑縣(今山東東昌西北)、博平縣(今山東茌平西)、茌平縣(今山東茌平)、莘縣(今山東莘縣)、清平縣(今山東高唐西南)、冠縣(今山東冠縣)。今山東臨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東昌、茌平、莘縣、冠縣一帶洪洞移民村落分佈比較密集,印證了文獻記載。

文獻中載明的洪洞移民山東的地點只有東昌府和兗州府。

大槐樹,在城北廣濟寺左。按《文獻通考》,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民於北平、山東、河南等處,樹下為集會之所。傳聞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

大多數方誌、家譜、墓碑以及口頭傳承只是籠統地說來自洪洞縣,也有一些具體到某個村落,如核桃園村、打水巷子、臥疃村、老吳村、雙龍街、東門裡、雙獅子衚衕等等。在山東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縣的。

安土重遷,是國人的一大傳統,那些山西人中,肯離開故鄉去開闢新家園的寥寥無幾。民間傳說,洪洞移民是被官府押送上路的。在洪洞移民的記憶中,有這麼一個傳說:

且說山西境內,有個鳳凰窩村,居住著幾百戶人家,村內有多人在朝裡做事,不少人還是大官。此處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所有的人腳小拇指甲分為兩半。朝裡有人好辦事,皇上下令鳳凰窩的人不遷,別地的百姓都要遷。家鄉水甜,故土難捨,誰願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呢?於是人們都紛紛逃往鳳凰窩投親靠友,安家落戶,並且人越來越多。這樣一來,朝廷著了急,又頒佈聖旨說:“凡是鳳凰窩的必須外遷,不然滅族。”聚居在鳳凰窩的百姓都傻了眼。

於是,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綁著雙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就衝著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開手——”時間一長,懶得多費口舌,只喊一聲:“解手。”從此,大小便又多了一個代名詞。

據“大槐樹後裔”講,他們有兩個特徵:“走起路來背抄手,小拇趾甲是兩個。”背抄手走路,那是因為兩手被成年累月反綁,遂成習慣。小拇趾甲是兩個,說的是腳的小拇趾甲蓋兒上有一道豎紋,乍一看像是兩個指甲。“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徵。何以如此?前面道及的那個關於“鳳凰窩”的故事說是“鳳凰窩”的人特有的。還有一個更為盛行的傳說,說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讓他們脫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云云。

民間還傳說移民到達各地後,由於當地荒無人煙,他們可以隨便佔地。有的“跑馬圈地”,騎馬跑一圈,馬蹄所至之處,都屬於他的土地;有的“以犁佔地”,看好哪一片地,就犁上一圈,等等。

這些民間傳說,有的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有的則屬無稽之談。

移民的確是有組織地遷往各地的;到達各地後,有組織地進行屯田。洪武二十一年第一次移民,規定“令自便置屯耕種”,但這只是在立村屯田的地點方面的自主選擇,對於土地的佔有,洪武二十二年規定:“驗丁給田,其冒名多佔者罪之。”

《明史·食貨志》:“太祖仍元里社制,河北諸州縣土著者以社分裡甲,遷民分屯之地,以屯分裡甲。”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為多。在山東西部地區,迄今存在若干以“官屯”命名的村落。(比如:鄭官屯,李官屯,劉官屯,石官屯等)

家譜、族譜、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山西移民遷入山東的時間,最早為晉大興四年,最晚為道光年間。就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來說,集中在洪武—永樂年間。明確紀年的主要是洪武二年,其次是永樂二年。在河南等地,也以洪武二年為多。如民國二十四年《汲縣誌》卷四下《事紀》雲:“土人傳聞則以為洪武二年。”考明政府組織的洪洞移民最早是洪武二十一年,此前沒有有組織的洪洞移民活動。而在家譜、族譜、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洪洞移民遷入山東的時間以洪武二年為多,這又不可能是無政府狀態的流民遷徙。我們認為,洪武二年應是洪武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之誤。在民間文化傳承中,具體的時間概念往往發生誤差。

尋根:小腳趾兩半的都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嗎?

棗強——洪洞移民的中轉站

山東移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河北棗強,分佈較密集的地區是歷城區、章丘市、商河縣、高青縣、墾利縣、利津縣、廣饒縣、博興縣、沾化縣、鄒平縣、惠民縣、壽光市、安丘市、萊城區等地,即明朝濟南府北部地區,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區。

人們認為棗強移民的原遷出地,也是洪洞。在棗強移民中,也的確有這種歷史記載。如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於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遷棗強,同年再遷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棗強移民村落有的具體到棗強某地,如鄒平縣明家集鎮蘭芝裡趙氏來自棗強縣康馬莊,沂源縣南麻鎮河北村任氏來自棗強縣斑鳩峪任家莊,安丘市石堆鎮大蓮池村曹氏來自棗強縣黑石埠子。還有若干村落籠統地說是從武邑、棗強遷來。

自稱是雲南人後裔的,大都分佈在膠萊河以東。從《山東省地名志·行政區劃、居民地卷》等文獻中,我們檢索出101個村落,55姓來自雲南,主要分佈在青島、煙臺、威海一帶。其中,青島為最;在青島一帶,則以即墨為最。

迄今為止,棲息在膠萊平原上的百姓壽終正寢,家人還要舉行一種送魂回雲南老家的儀式,名曰“送盤纏”。其儀式是:死後第二天黃昏,子女拖著“哭喪棍”,親朋抬著紙紮的一輛車、一匹馬、一個童子,攜帶著大量紙錢,一路哭著來到村東的“土地廟”前,長子(或長孫)拿一根高粱秸,頂端夾一張紙錢,手握另一端繞“土地廟”拖著走,謂之“拖魂”。待覺得高粱秸沉重時,便是拖著“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張供桌,上面擺著祭品——這是請“魂”用餐,好上路。一會兒,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請上紙紮的車,駕好馬,那童子便是車伕。家人訓誡童子:“吃飯別離車中間,宿店別等黑了天”云云。然後,把車、馬、童子燒掉,並焚燒大量的紙錢——這是送給“魂”的盤纏。火光中,長子站在凳子上頓腳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萬慎苦處花錢!”連喊三遍,謂之“指路”——指明回雲南老家之路也。

問他們體貌上有什麼特徵,也雲:“走起路來背抄手,小拇趾甲是兩個。”問他們何時遷來,亦稱明初。問他們來自什麼地方,同樣說是“大槐樹村”。於是,有人說此“雲南”非那個因在雲嶺(一稱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雲南,而是“小云南”:雲中或雲州以南。他們說,雲中、雲州之南,當地人必定也稱“雲南”。雲中,秦朝始置,郡治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雲州,北魏始設,州治今山西祁縣西;唐代雲州,州治今山西大同,後來改稱“雲中”;元代的雲州,州治今河北赤城北。秦代的“雲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雲州之南”,跑到了河北。北魏、唐朝的“雲州之南”、“雲中之南”,從地理上說雖在山西,但並非移民的主要遷出地,主要的遷出地是澤州、潞州,為什麼不稱“澤南”、“潞南”?“小云南說”是難以成立的。

或雲“雲南”乃“豫南”、“汝南”之訛,這一批人來自河南南部。或雲“小云南”即今雲南省祥雲縣。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雲南祥雲縣設雲南縣。1914年,因雲南縣與雲南省名相重,改雲南縣為祥雲縣,民間俗稱祥雲縣為“小云南”。此外,某些地方有“小云南”之稱,如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跑馬嶺,這些地方被稱為“小云南”,是因為當地的自然風光有如雲南。但是,雲南移民並非來自這些“小云南”。

在地名普查中,我們發現部分雲南移民有具體的遷出地。如青島即墨金口鎮南阡村萬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鎮段村劉姓,白廟鄉院上村孫姓,店集鎮壘裡村邢姓,旺疃村遲姓,皆來自烏沙衛;青島即墨營上鎮辛戈莊村張姓,濰坊坊子坊城街道辦事處前寧家溝村劉姓、埠頭鎮張家柳溝村張姓,皆來自烏撒衛;青島即墨河北鎮楊頭村高姓來自無沙衛;東營牛莊鎮解家來自烏河衛。《明太祖實錄》卷一四一記載,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雲南分設14衛,烏撒衛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烏撒衛改隸貴州都指揮使司。“烏沙衛”、“烏河衛”乃烏撒衛之誤。平度市萬家鎮大萬家萬姓來自鎮康縣南關萬家溝。鎮康縣位於雲南西南部,明朝為鎮康州。煙臺牟平王格莊鎮王格莊王姓來自大理府雞頭村棗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縣(今大理)。另外,還有畢陽縣、頂針縣、鳳儀縣,於史無考。

衛為明朝軍隊最高建制單位,《明史·兵志二》上說:“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來自烏撒衛的移民應為軍隊官兵及其家屬。如前所述,雲南移民主要分佈在青島、煙臺、威海一帶。其中,尤以青島即墨為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鰲山衛於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設立雄崖守禦千戶所、浮山前守禦前戶所。此外,明朝在膠東半島設立的衛還有:靈山衛、大嵩衛、靖海衛、成山衛、威海衛,設立的二十一年(1388年),設鰲山衛於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設立的守禦千戶所還有:夏河寨前所、海陽所、寧津所、尋山後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這些衛所皆在今青島、煙臺、威海一帶。明朝各衛所之間軍隊經常調整、換防。雲南移民來自烏撒衛者,即為衛所之間官兵的調防。即墨辛戈莊村《張氏族譜》,記載其祖先張徽自烏撒衛調任鰲山衛,其弟張清自烏撒衛調任浮山前所,遂定居於辛戈莊村;即墨營下鎮藍家莊村《藍氏族譜志》,記載其祖先也為雲南移民,也是以軍職調任鰲山衛的。

在自稱雲南人後裔者中,一部分說他們是從雲南交趾國大槐樹裡頭村遷來的。如青島城陽河套鎮孫哥莊孫量孝來自跤趾國嘎嘎縣。在青島浮山山坡上,有一處叫做“荒草菴”的廢墟,那殘破的老屋和兩棵高大的白果樹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明朝初年,官府從雲南交趾國大槐樹裡頭村捆綁一批人來山東。且說這隊人中,有王鬥、徐靜和蘭小三3戶人家。這3人從小一塊長大,一路他們互相照應,一個鍋裡摸勺子,一個草鋪上睡覺。他們旱路走完走水路,忍飢挨餓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8個月,才從雲南來到浮山前。下了船後,押送的官兵放了心,發了3個月的口糧,還有一些種子和農具,讓他們自己找個地方安家落戶。王鬥、徐靜、蘭小三帶著家人踏上海灘,一直朝著雲遮霧罩的浮山走去。當他們來到牛山坡時,西邊的日頭(即太陽)已經落山,天漸漸黑了下來。他們也走不動了,就在這荒草坡上砍倒幾棵小樹,搭了3個荒草棚子,住了下來。過了些日子,他們覺得這兒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氣候不冷不熱,土地也肥沃,就砍了些樹枝,搭了一座草棚,取名“荒草菴”,住了下來。從此以後,他們就在這浮山坡上開荒種地,繁衍生息……兒孫們長大之後,到山下安家落戶,而王鬥、徐靜、蘭小三眷戀著山坡上的“荒草菴”,不肯下山,直到他們相繼去世。“荒草菴”沒人住,日久失修。兒孫們湊了些錢,在原址上蓋了座大瓦房,奉為祖祠,香火不斷。漸漸地,雲南交趾國來的人都把這座神堂當成了他們的“同鄉廟”。

交趾,也作“交趾”,古時泛指五嶺以南,從漢代起,越南北部和東部濱海一帶也被納入。越南獨立建國後,交趾成為“越南”、“安南”的別稱。明初,越南權臣黎季犛奪取了陳氏王朝的江山,應陳朝遺臣請求,明成祖朱棣命將軍張鋪、沐英統兵討伐黎季犛。擒獲黎季犛後,朱棣下詔,改越南為交趾布政使。此舉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對。20年後,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長孫、宣宗朱瞻基宣佈撤銷交趾布政使,承認越南獨立。在這風雲變幻的20餘年間,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從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陳覆宗的越南籍小吏給朱瞻基的奏摺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撤銷後,一批越南籍的官員被安置在河南、山東。

翻檢那些魂系雲南老的家譜、族譜,發現他們的世系傳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間距25年計,他們涉足山東的時間與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時間大致吻合。

五、以掖縣為中心的四川移民

在明朝山東移民中,人們關注的是洪洞大槐樹移民、棗強移民和雲南移民,還有一種移民被忽視,這就是四川移民。從《山東省地名志·行政區劃、居民地卷》中,我們檢索出49姓、66個四川移民村落。

有些四川移民村落具體到四川某地,如萊州三元鎮古臺口張姓、土山鎮東登村董姓、平度田莊鎮西張戈莊張姓來自成都,萊州路旺鎮匡鄭徐家孫姓來自成都府鐵錐臼徐家,招遠蠶莊鎮前孫家孫姓來自華陽縣鐵臼孫家,招遠張星鎮杜家杜氏來自華陽縣,海陽發城鎮發城牟氏來自雅安縣,海陽泉水頭鄉泉水頭初鵬飛來自陴縣,榮城港西鎮北港西張氏來自舒永廠永寧縣八甲村。

在66個四川移民村落中,萊州獨佔49個。可以說,萊州是四川移民的核心地區。萊州,明為掖縣,也是明朝萊州府所在地,鰲山衛、靈山衛,雄崖所、浮山前所、夏河寨前所,皆在萊州府境內;萊州府附近還有萊州衛、王徐寨前所。以萊州為中心的四川移民可能主要是衛所官兵及其家屬。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