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菜單

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古文觀止很有趣》之九 透過不一樣的角度、思維,帶您通讀枯燥的《古文觀止》

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臧哀伯諫納郜鼎 桓公二年

這篇文章,寫事很短,議論很長。

這也是《古文觀止》的特點。

編者選取的標準,是讀書考試的視角,而不是史學研究的視角。

所以,裡面的文章,都是觀點鮮明,論述有力,文采斐然的。

但是,對於後世的我們,如果不瞭解那段歷史,不知道一件事的背景,只限於把玩一些對仗工整的文字遊戲,那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要談談下面這簡單一句話背後,波瀾壯闊的春秋圖景,然後再來看當事者的議論和作者的觀點。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納於大廟。非禮也。

這句話寫的很明白,夏季四月,魯桓公得到宋國送來的郜國大鼎,把它放置在太廟裡。這是不合禮制的。

這裡面卻有不少疑問:

1,郜國的鼎,為什麼宋國送呢?

2,宋為什麼要送鼎給魯國?

3,既然不合禮,魯國為什麼要收呢?

這要從魯隱公被刺說起。

這篇文章之前,都是隱公多少年多少年,這一篇開始是桓公多少年多少年了。

桓公不是隱公的兒子,而是同父異母的弟弟。

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簡單說,隱公的母親雖然身為宋國公主,雖然先嫁給隱公他老爹,並且生了兒子,但並沒有被立為嫡妻。

桓公的母親雖然晚進宮,但是被立為嫡妻,然後也生了兒子。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隱公他老爹去世後,應該是桓公繼位。

但是,桓公那時候太小,就立了隱公暫時代理國君,“隱”這字就是攝其政而不屍其位的意思。

後來,桓公長大了,被大臣挑唆,刺殺了實際上想還政給他的隱公,是為桓公。

通常來說,發生這種得位不正的事發生後,獲益者最想幹什麼?

當然是使勁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得到別人的承認。

魯桓公也一樣。他上位後,就急忙與鄭莊公會晤,先得到他的承認。

接著,宋國主動把郜國的鼎送給魯桓公,也算是一種瞌睡送枕頭式的示好。

宋國為什麼這麼巴結魯國呢?

因為宋國也出了亂子,宋殤公也死了。

宋殤公之死,可以算是一個美女引發的流血事件。

宋的公室成員華父督,自從在人群中看了孔父嘉的妻子一眼,從此之後夜不能寐,不斷思念,最後一衝動,殺死了孔父嘉,搶走了他的妻子。

宋殤公知道後大怒,要收拾華父督。華父督一不做二不休,將他也殺了。

國君沒了,誰來做呢?

這時候,鄭莊公又顯示出了他的遠見和手腕,支援之前逃亡在鄭國受保護的公子馮回去擔任國君,是為宋莊公。

他上了臺,同樣要大家承認,要結好,就把之前搶去的郜國的鼎,給了魯國,等於承認了魯國對郜國的佔領。

可憐的郜國,是沒人問問他們的感受的。

這時候,前面的三個問題可以回答了:

1,郜國的鼎,為什麼宋國送呢?

因為郜國的地盤已經被宋國佔據了。

2,宋為什麼要送鼎給魯國?

透過承認魯國對郜的佔據,換回魯國對新君的支援。

3,既然不合禮,魯國為什麼要收呢?

因為魯桓公得位不正,他要顯示一下外國多麼支援他。

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下面,就是魯國大夫臧孫達給魯桓公上課了: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遊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宣告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這段話裡的生字不少,讓人望而生畏,實際上大致意思您也可以猜出來,這套說辭,實際上跟臧哀伯他爹臧僖伯勸諫魯隱公的那套說辭,是差不多的。

實際上,他主要講了三層意思,也是勸諫的常用話語風格:

1,公司領導是要發揮帶頭作用的

來看譯文:作為君主,要發揚有德的行為,禁止失禮的行為,做好百官的榜樣。就算這樣,還怕有失德的時候,因此更要宣揚道德教化,以訓示子孫。

2,公司是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的

來看譯文:清靜肅穆的太廟用茅草做屋頂,祭祀天地的車子用草蓆做墊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調和,黍稷、糕餅等祭品不用舂過的好米,這些是為了昭示節儉。

(與生產力密切相關)

禮服、禮帽、蔽膝、玉笏,束帶、下衣、綁腿、復鞋,冠上的橫簪、冠旁的瑱繩、系冠的帶子、冠上的裝飾,這些是為了昭示等級差別。

佩巾畫上水藻,佩刀繫上玉飾,鞶帶垂飾,旌旗的飄帶,馬系的革帶,這些是為了表明地位尊卑。

禮服上繪繡火形、龍形、斧形、弓形等花紋,是為了顯示文采;

用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畫各種形象,是為了顯示物華;

馬鈴、車橫鈴、車前鈴、旗鈴,是為了顯示聲樂;

旌旗上畫日、月、星辰,這是用來象徵光明的。

(講禮好累啊)

所謂德行,就是要節儉有法度,增減有定數,以文飾色彩表示,用聲樂宏明彰顯,將這些展示給百官。百官因此有了戒懼之心,不敢違反法律。

(禮的作用好強大——實際上還是帶頭作用)

3,您這樣做是不對的

來看譯文:您現在做了違禮的壞榜樣,將受賄得來的郜鼎安置在太廟,公然向百官展示。

百官如果效法,君王又有什麼理由譴責他們呢?

一個國家是怎麼敗落的?始於官吏不走正道。

一個官吏是怎麼喪失德行的?就是仗著恩寵收受賄賂。

郜鼎在太廟,就是明顯的受賄!

周武王滅商時,把九鼎遷移到雒邑去,忠義之士中還有人說他不對,更何況把明示邪惡叛亂的賄賂的器物放在太廟裡,這怎麼可以呢?”

桓公不聽。

這篇文章在古文觀止中不起眼,但可以從中看出儒家與現實的脫節

為什麼桓公不聽?

為什麼才讀了這麼幾篇文章,這這麼多的不聽勸諫?

前一篇隱公要去看抓魚,臧哀伯他爹臧僖伯勸諫,也不聽。

就是因為獨斷專行,或者不務正業嗎?

不,因為他們眼中的規則,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在作者這樣的儒家學者眼裡,他們要讓這個世界恢復應有的秩序,就像一個棋盤,每個棋子都在應有的位置上,該走“田”字的,絕對不能隔一個轟一個,否則就亂套了。

而在國君眼裡,世界已經變了,內部變了,外部也變了。

外部變了,是因為周王不管用了,不是他一承認,自己的位子就會穩固,而是要在一群諸侯國中博弈。

內部變了,是因為國君對國內的控制反而嚴密了,不久之後,一些諸侯國甚至會在新拓展的土地上設定郡縣,而不是分封。

在這種情況下,國君會怎麼辦?

可能會是:在太廟裡放個鼎不算什麼,大臣們再反對也翻不起浪花,而且反對的可能不會很多;而得不到其他一些較大諸侯國的承認和友誼,卻是一件要命的事。

所以,國君也有國君的難處啊。

看到不得已,是理解一個歷史事件的最好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