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菜單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幾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座右銘,錚臣魏徵也多次提到這句話,以驚醒李世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貞觀政要·論政體》

不過,這句話的原創人並非魏徵,而是孔子。有一次魯哀公接見孔子,談到治理國家的憂懼心理,孔子說: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這句話很淺顯,孔子、魏徵、李世民都認為,君主(統治者)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就像舟船與流水。水流平穩,舟船徜徉其上,波濤一起,就是船翻人亡。所以,統治者應該謹記一點,時刻牢記安民,否則統治不穩。

李世民對這句話最能形成共鳴,他親眼見到了隋末農民起義的驚濤駭浪,並藉由這股潮流,成功地打造了李家的船。泛舟賞景之時,老楊家的豪華巨輪,瞬間被撕扯成碎片的場景,時常浮現眼前,讓他心驚肉跳。

所以,李世民時刻拿這句話提醒自己,也不斷在兒子們耳邊嘮叨。

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有其合理性,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我們先談它的合理性。

首先水很普通,甚至“賤”,就像古代的“庶人”。所以,它很容易被遺忘,被輕視。古代百姓自稱“草民”,甚至被稱作“賤民”,他們像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值得珍惜。在歷史舞臺走秀的,從來都是搔首弄姿的權貴,百姓永遠是配角。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其次水有很重要,就像百姓,古代打仗幾乎都圍繞土地和人口,這兩項基本要素進行。人一天都離不開水,就像統治者,沒有百姓他們就必然枯萎。

其三,水很溫順也很可怕。溫順時纖弱如女子,滋養萬物不玄功,任人踐踏不反抗。可怕時如猛獸,一瀉千里萬物毀,銅牆鐵壁難抵擋。

翻看史書,每一次改朝換代,摧毀統治者大堤的都是最底層的百姓。比如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新朝末年的綠林軍赤眉軍,明朝末年的高迎祥李自成,當然還有隋朝末年的瓦崗寨。

雖然最後摘果子的不是他們,但是每一次他們都充當了摧毀舊秩序的主導力量。他們承擔不了“換代”的責任,卻足以擔負“改朝”的重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所以,像李世民這樣的清醒者,無不堅守一個信條:保證百姓的生活底線,決不能引起民變,百姓生存底線的突破,就是王朝滅亡的休止符。

因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客觀上緩和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為社會的平穩發展,作出了貢獻。

可是,這句話用今天的視角看,又存在很大問題,它把統治者與老百姓之間,界定為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百姓是統治者利用的工具。

“水”是“舟”的工具,“水”始終為“舟”服務。古人的這個思想,體現的是中國古代階級分化,和利益對立的本質。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遠古人類時期,人類的領導者,是部落中最值得尊敬和信賴的長者,是集體利益的代表者。從夏朝(甚至更早),社會開始階級分化,領導者成了特權階級。到了西周,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法律體系,正式形成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鴻溝。

也正是從那時候起,人類才有了“舟”和“水”的分別。統治者把老百姓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且無需珍惜。百姓在壓榨和盤剝中苟且偷生,直到活路斷絕,被迫拿出水的另一面。

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某種程度上,也是統治者對百姓的恐懼和仇視的心理,絕不是心甘情願的認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

用今天的眼光看,統治者和百姓的關係,應該顛倒過來才是。官員們不是統治者,而是百姓利益的代表者,為百姓服務,是百姓的工具。

所以,我們也必要誇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它既有歷史的進步意義,但本質上還是在宣揚階級對立的思想。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歷史的進步意義,本質上不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