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菜單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我們常說說很多人無法說服,說他們冥頑不靈、固執己見……,雖有一定道理,但為什麼形形色色地推銷各類保健品的“專員”們,能將老年人們“忽悠”的對媒體曝光種種貓膩,兒女家人苦口婆心的勸說置若罔聞?為什麼我們面對固執的人,總是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著他/她上當受騙,掉進陷阱?看看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蘇秦如何遊說六國,大獲成功的故事,或許會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初出茅廬的蘇秦曾碰壁無數

一說起蘇秦,或許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他遊說六國成功後,佩戴六國相印,一呼百諾、威風凜凜的影像!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其實,象很多創業者一樣,蘇秦初出茅廬時,曾經多處碰壁。他雖有“海歸”背景:“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但在外遊歷數年後,卻窮困潦倒的返回家中。遭到家人的鄙視。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於是,蘇秦再次發奮讀書(頗類今日屢見不鮮的大學畢業後,再去高職進修的現象)。著名的“錐刺股”故事,就發生在此時。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自認為學業有成的蘇秦,首先想到的是報效母國。於是,他興沖沖地去遊說周顯王(又稱周顯聖王、周顯聲王,姬扁)。結果因周顯王君臣熟知這枚“土鱉”不堪的過往;加之東周公司前景黯淡,周顯王君臣自感無力扭虧為盈,索性苟且度日,對富國強兵之術不感興趣。空懷愛國熱忱的蘇秦碰了一個大釘子。

好在蘇秦是一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他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求職方向,秦國成為蘇秦求職的第二候選物件。蘇秦風塵僕僕前往秦國,遊說秦惠王(又稱秦惠文王,嬴駟)道:“秦四塞之國,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眾,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稱帝而治。”結果秦惠王冷淡淡地撂了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併兼”,就把蘇秦打發了。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秦國不拘一格拔擢人才,史有盛譽:此前有百里奚、商鞅等,秦惠文王還重用魏人公孫衍、張儀等;秦惠文王也不是混吃等死的昏君,他有兼併天下的雄心抱負:他在位時,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

那麼,秦惠文王為何冷遇蘇秦呢?原來,蘇秦此時來秦,時機不對:秦惠文王剛誅殺商鞅,正忙於協調秦國內部各方勢力,鞏固統治地位,暫時無暇外顧;商鞅之事,也使得秦國統治者對外來者,天然抱有反感懷疑心理。故蘇秦遭受冷遇,實屬自尋難堪!此外,蘇秦只有稱霸、統一的大綱,缺乏實際謀略,或難免讓秦惠文王視其為混吃混喝騙取名利的江湖騙子了。

不過,秦國對他的冷遇,也激起蘇秦的豪氣,誓與秦不兩立!六國“合縱”抗秦的謀略,或即此時萌生。

蘇秦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前往趙國。趙肅侯的弟弟奉陽君趙成為相,執掌朝政。他素來憎惡辯士,蘇秦還未闡述自己的宏圖大計,就被下了逐客令。

二、遊說燕、趙、韓、魏、齊、楚,“合縱”成功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一)遊說燕國

接連碰壁的蘇秦並不氣餒。他又來到燕國。滯留一年多後,才被燕文侯召見。

他先盛讚燕國“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物產豐饒,可謂天府之國。不過,燕國國家戰略嚴重失誤:“秦之攻燕也,戰於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於百里之內。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於此者。”對燕國而言,外部最大的威脅,不是秦國,而是趙國!“與趙從親,天下為一,則燕國必無患矣。”

燕文侯贊同蘇秦之說,“資蘇秦車馬金帛”,蘇秦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二)遊說趙國

首戰告捷、獲得豐厚風投的蘇秦再次來到趙國。恰巧厭惡他的奉陽君已死;況且,蘇秦的身份已今非昔比。趙肅侯接見蘇秦。蘇秦指出:當今,山東六國,莫強於趙;令秦畏懼的國家,亦莫如趙。六國合力,併力攻秦,秦必破。趙國稱霸,易如反掌!

趙肅侯深受觸動,也對蘇秦描述的六國合縱抗秦,極利趙國稱霸的願景,深感興趣,於是重賜蘇秦,“以約諸侯”。

(三)遊說韓國

蘇秦馬不停蹄地來到韓國,以利激、誘韓宣王:“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卒勇猛,一人當百,“以韓之勁與大王之賢,西面事秦,羞社稷,為天下笑”。向秦國賄賂、割地,求一時平安,非長久之計。“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唯有與其他五國合縱抗秦,才是韓國唯一生存之道!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決意聽從蘇秦的建議。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四)遊說魏國

蘇秦接著來到魏國,遊說魏襄王:魏地域廣闊,山河險峻,兵精糧足,“魏,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卻為求一時苟安,割地事秦,得不償失,“六國從親,專心併力壹意,則必無強秦之患。”魏襄王信誓旦旦地表示,願與他國合縱抗秦。

(五)遊說齊國

蘇秦又至齊國,遊說齊宣王:“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以大王之賢與齊之強,天下莫能當。”蘇秦接著分析:齊與韓、魏不同:韓、魏與秦接壤,爭戰頻繁,故畏秦;齊與秦懸隔遙遠,卻服事秦國,實在是不智!齊宣王表示贊同,“敬以國從”。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學學蘇秦,你也能輕鬆說服固執的人!

(六)遊說楚國

蘇秦又遊說楚威王道:“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秦國最大外患,就是楚國!六國合縱,最大受益者是楚國;六國連橫,最大受益者是秦國:“從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則楚割地以事秦”。孰輕孰重,楚威王自然掂量的清楚,於是表示願與五國合縱抗秦。

至此,合縱抗秦大業宣告完成。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他衣錦還鄉時,得到周顯王君臣和家人的盛情招待。成語“前倨後恭”即源出於此。

文史君說

回到最初的問題:成年人真的冥頑不靈,無法說服嗎?蘇秦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人,即便是老奸巨猾的六國統治者,也可以被說服!說服的時機、方式、技巧很關鍵!

蘇秦最終雖事業有成,但最初也有敗走麥城的不光彩記錄!他遊說周顯王失敗,顯然源於他對母國的國力,對母國君臣的志向,缺乏清醒的認識!他遊說秦惠文王失敗,是對當時秦國國內政治形勢、秦惠文王的心理缺乏清醒的判斷!籠統、模糊的統一天下的方案,使秦惠文王對他產生疑慮,視其為誇誇其談、好高騖遠之徒,也在情理之中。

汲取前兩次遊說失敗的教訓,蘇秦遊說更注重實效,有的放矢,循序漸進。他首先遊說六國中國力最弱的燕國,而不是齊、楚等大國、強國。因為,只有弱者,才會更希望和平,避免戰爭。燕趙同盟,免除趙國對燕國的威脅,是其時燕國最大國家利益所在。這也是蘇秦合縱六國,燕國最先響應的主要原因所在。趙國自恃六國中國力最強,六國合縱亡秦,也是趙國迅速登上霸主寶座的捷徑,故趙國隨之響應。韓、魏與秦接壤,屢戰屢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又要防範趙、楚,東西受氣,苦不堪言!自然對合縱抗秦,大聲點贊。齊、楚雖大雖強,既不滿秦國獨霸,又擔心韓、趙、魏與秦沆瀣一氣。蘇秦的合縱戰略,也實現了他們各自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故齊、楚也予以響應,六國合縱之勢形成。

蘇秦不僅以利誘六國君主,還為六國設計出具體的合縱抗秦方案:“秦攻楚,齊、魏各出銳師以佐之,韓絕其糧道,趙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韓魏,則楚絕其後,齊出銳師而佐之,趙涉河漳,燕守雲中。秦攻齊,則楚絕其後,韓守城皋,魏塞其道,趙涉河漳、博關,燕出銳師以佐之。秦攻燕,則趙守常山,楚軍武關,齊涉勃海,韓、魏皆出銳師以佐之。秦攻趙,則韓軍宜陽,楚軍武關,魏軍河外,齊涉清河,燕出銳師以佐之。” 一國受擊,五國首尾呼應。秦即使為虎豹,恐亦難抵五國群狼之狂噬!

合縱有宏大戰略理論,有具體實施方案,利害兼顧,將六國緊緊地擰成一個“利益命運共同體”。即便在老奸巨猾的六國君主看來,合縱也是實現各自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擇。無怪乎他們紛紛墜入蘇秦彀中!借鑑蘇秦的成功經驗,你以為,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法說服的人嗎?

參考文獻

1。(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2。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