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菜單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當母系社會轉入父系社會時,女性的主導地位逐漸式微,在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中逐漸“隱形”。特別是在先秦的歷史典籍中,女性鮮少有上場的機會。

玲瓏今天要說的是齊君王后。她的事蹟見於《戰國策·齊策六·齊閔王之遇殺》,此篇從她的少女時代與當時還是太子的襄王相遇、相戀敘述起,直到她去世為止,可視作齊君王后的一篇獨立小傳。

齊君王后的形象,可以一分為二來分析。

情感熱烈、大膽求愛的少女形象

美麗的愛情,是古今少女憧憬嚮往的。在《詩經·國風》中,就有許多熱辣辣的情詩。然而,在《戰國策》中,齊君王后的故事可能是唯一的愛情故事。

太子法章為了避禍,落難到太史家中幫傭。他表面上雖然是傭人的身份,但卻難掩太子的貴族氣息,顯得多麼出眾、多麼不凡!難怪會吸引太史的女兒主動求愛。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東周列國·戰國篇》太史女劇照

太史女兒表現出積極追求愛情的姿態,她常常偷取些衣服、食物給這位心儀的男子,以表示對他的好感。兩人相戀後,她也不在意身份相差懸殊,私自以身相許。

齊地的女子,在愛情方面,向來有大膽的作風。上有齊襄公妹妹公開的戀情,下至平民百姓對於愛情的追求,皆可謂毫不保留。

例如《齊風·東方之日》中“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描寫一個美麗的姑娘輕手躡腳地來到心上人的房間,在房裡甜甜蜜蜜地待了一整個晚上。

中國是個禮教謹嚴的國家,不是每個女子都有追求愛情的勇氣的。例如《鄭風·將仲子》便寫一個女子對愛情極為渴望,當她日思夜唸的心上人來約她時,她卻非常緊張害怕——“畏我父母”、“畏我諸兄”、“畏人之多言”。

由於有象徵禮教的父母的阻隔,這位女子的愛情恐怕會無疾而終。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但齊君王后卻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勇於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她的父母難道不可畏嗎?

太史敫曰:“女無謀而嫁者,非吾種也,汙吾世矣。”

在周代,即使男女兩情相悅,到了婚嫁的年齡,仍要依禮聘請媒人到女方家中說媒,在齊地也是如此。

試看《齊風·南山》中的“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匪媒不得!”說的就是:假如不告訴父母、又沒有聘請媒人,怎麼能夠娶親?

因此,在周代的風俗中,男子是不會自行娶妻的;年輕女子如果沒有媒人說媒,到老也不能出嫁。

看起來,周代說媒之風極盛,所以,太史因為女兒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私自成婚,認為這大逆不孝的行徑汙衊了世族的名聲,遂和她斷絕了父女關係,再也不願見到這個女兒。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無鹽君” 鍾離春

《列女傳》中記載了齊宣王的王后——“無鹽君”,亦是無媒自嫁。無鹽君在此之前並無記載,劉向寫作《列女傳》是帶有教化意圖的——齊宣王以“好士”的形象聞名,劉向借醜女鍾離春來宣揚君子應“好德不好色”。

雖說戰國時代禮崩樂壞,私奔之風氣亦盛行,但上層貴族的婚姻,還是相當重視婚禮儀式的。一般要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個步驟,將婚姻關係神聖化。

史官在當時是上層貴族,掌管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等六典。太史女兒違禮,的確是讓太史顏面無光之事。

太子在太史家中隱姓埋名,是個地位卑下的傭人,門不當戶不對,哪能請媒人去主人家說媒?太史女兒愛上了傭人,勢必陷入極為煎熬的境地——選擇愛情,必得放棄榮華富貴的生活。

當時,她哪裡知道這個傭人將來會成為國君,而自己將來能成為皇后呢?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東周列國·戰國篇》太子法章劇照

可見,少女時代的齊君王后,對愛情勇於自主追求,不畏懼突破傳統桎梏。她追求的,不是豪門攀貴的現實婚姻,這和其它后妃為顯貴而勾心鬥角的醜態比起來,實在是高貴而可愛的。

聰慧賢明、治國有方的太后形象

太子法章繼位,是為齊襄王。他立了太史之女為齊君王后。

玲瓏旨在寫齊君王后,故而對齊襄王的事蹟略過不談,僅以“襄王卒,子建立為齊王”一語帶過。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而實際掌權者是“太后”——齊君王后。

夏、商、西周至春秋,天子、國君的配偶皆稱夫人;而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的配偶,如果其子為王者,那麼她就被稱為“太后”。

這位太后的特質,第一點就是“賢明”。我們都知道,齊君王后的父親再也不願見到這個女兒,即使她已貴為王后並生下皇嗣,仍不願意見面。對這件事,《戰國策》的評論是:

“君王后賢,不以不覩之故,失人子之禮也。”

齊君王后的父親個性有其執拗之處,那是對禮法的堅持,亦是對禮制破壞、門風被辱的憤怒。父親可以不原諒女兒,但女兒呢?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東周列國·戰國篇》齊君王后劇照

齊君王后貴為王后,她大可以驕傲地擺出王后的架子,敕令“老頭子”來見她;她亦可以從此與孃家切斷裙帶關係;或者籠絡孃家,給其父位高權重的職位……

然而,齊君王后卻顯出端莊的教養,她對父親的行為並不生氣,也沒有表現出驕傲弄權的態度。她只是克盡孝道,盡人子之禮。

這就勾勒出一個賢明、達禮的王后形象。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女”,太史以禮教育子女,雖然女兒當年為愛違禮,但禮教對她而言,可是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的。

由此可推想,當齊君王后掌權時,在內政上也會循禮而治。

至於外交方面,齊君王后對列國的形勢也極為了解,她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方針,如“事秦謹,與諸侯信”。

在齊王建時代,太后是實際的執政者,而她對外的治國策略是:對待如虎狼般的秦國,態度要謹慎小心,和其它諸侯國則是以“信”維繫邦交。

更難能可貴的是,齊國在這四十多年間沒有遭到戰爭的禍害,亦即齊君王后做到了不以武力任意攻伐、擴充土地,在內政上勤政修明、休養生息。

齊君太后的第二個特質為“聰慧”。玲瓏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是“妙解玉連環”。

《戰國策》中的女性--大膽求愛、聰慧賢明的齊君王后

《東周列國·戰國篇》秦始皇劇照

秦始皇特派使臣送來一個玉連環,要測試齊國的人才,說穿了是要讓齊國難堪,結果齊國上下無一人能解。

齊君王后相當有智慧,拿來錐子將玉連環敲破。此處可以看出她有過人的智慧與決斷,亦可看出她對待強秦不卑不亢的態度。

但玲瓏認為齊君王后最具智慧的形象描寫,是在其病卒前。

齊君王后臨死前仍掛記國事,打算告誡齊王建朝中群臣何人可用。齊王建拿來筆和木簡,打算記錄下來。此時,齊君王后卻說——“忘了!”

在玲瓏看來,齊君王后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她不願留下“太后干政”的證據,落人口實。這顯示一個女子對政治高度的敏銳度,以及出眾的政治才能。

《戰國策·齊策六·齊閔王之遇殺》最後一段,以“反襯法”寫齊君王后過世後,齊國宰相受了秦國的賄賂,導致齊對秦的政策丕變——齊王去朝秦,邊防也不再守備。

這一段語中帶有感慨之意,以此來映襯齊君王后在世時治齊的功績,勾勒出一個不輸男人的賢明太后形象。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