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菜單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中國人對於“吃”是有不一般的執著,幾千年歷史的“吃”文化也是豐富多彩,唯一不變的就是心中那一份執念。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對於用餐最質樸的總結,除了學會將食品加工成熟,中國地區的貴族們早已經養成了追求美味的習慣,是美味亦是攀比。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清波雜誌》卷五《蜂兒》(南宋周輝)中有說:“蔡京庫中,點檢蜂兒見在數目,得三十七秤,黃雀酢自地積至棟者滿三楹。”有人當時就計算過,這“黃雀酢”夠蔡京吃上三生三世。“蜂兒”(蠶蛹)和“黃雀酢”在當時可是“潮菜”,宋徽宗也愛吃。

宋徽宗有一個愛好,喜歡別人給他送好吃的,蔡京府上囤藏如此之巨的“黃雀酢”,自然不是自己獨自享用的,更多是送給皇帝。蔡京能四度為相,馬屁功夫不是一般了得。讀過《東京夢華錄》的同學們,估計是一邊讀,一邊饞蟲就出來了,宋人太會吃了。

民間尚且如此,那些達官貴人吃得更是“講究”了,據說,蔡京最愛是鵪鶉羹。這道菜只取鵪鶉的舌頭,要做成一道食羹則需要用數百隻鵪鶉。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庚溪詩話》(宋陳巖肖)說了一個故事:

蔡京一天夜裡居然夢到鵪鶉,有數千只,其中一隻鵪鶉走上前一步,說了一番話,大意就是,蔡京每做一次鵪鶉羹,就要“數百命”,還感覺吃得意猶未盡。鵪鶉羹的肉也許不值得一提,但是,“生死猶轉轂”,這隻鵪鶉勸蔡京不要再吃鵪鶉羹了。

據說,蔡京當時就嚇醒了,他還真的就沒再吃這道羹,開始迷上蟹黃饅頭(蟹黃湯包,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蘇菜系)。如今的蟹黃湯包價格,也沒貴哪,但是,蔡京府上的蟹黃饅頭,有同僚算過成本,差不多要1300多貫。

如今不少人會給自己貼個標籤“吃貨”,其實,大部分不過是光顧網紅店罷了,和史上這些吃貨高官比較,也許連他們精髓的1/10都沒有。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蔡京家的蟹黃饅頭為啥那麼貴?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乾麵食品》有製作方法,這饅頭在宋元的名字是“蟹黃兜子”,需用大蟹30只,生豬肉半斤。(不知現在蟹黃湯包蟹黃和豬肉的配比是多少。)事實上,食材的貴並不足以體現這幫官員對吃的追求,蔡京廚房班子人手的龐大絕對不遜於皇家的御廚班子,切蔥絲的只需要切蔥絲,分工精細到每一道菜品的用料細節。

這說明了什麼?

就是一個詞:奢侈。

其實這時的他們對吃似乎走進一個誤區,似乎越精緻越能體現自己會吃。小時候看紅樓夢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劉姥姥在賈府裡吃茄子,居然用高湯(雞湯)做的,後來再看,其實也沒啥,現在的很多美食節目,高湯就是不可缺少的配料。

這道菜的精粹在於其他的佐料,要用到雞胸脯肉、香菌、新筍、蘑菇,還有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吃的時候還要用炒的雞爪拌一拌。一道普通的茄子,經過這麼多步製作過程,價格會是多少?蔡京家的蟹黃饅頭,應該不同於民間做法,不然,見過市面的同僚,也不會那麼驚歎,一個饅頭就過萬,這哪是在吃饅頭,簡直就是在吃錢嘛!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癖好。

如:明朝大奸相嚴嵩,據說,他喜歡收集筷子。中國的箸在漢代是流行竹質,隋唐開始有金銀的箸,進入宋元時期,箸有六稜、八稜,上面還有各種裝飾,到了明代,宮廷用箸,不但工藝考究,上面還有題詩作畫。

皇帝尚且如此,大臣能不跟隨嘛。就如宋徽宗喜歡吃黃雀酢,蔡京自然得多多備著,據說,宋徽宗就到蔡京府上吃過七次。嚴嵩一度為寵臣,皇帝的喜歡就是他的喜歡。這些做法還算比較正常,只不過吃得太過奢華,有特殊的收藏愛好罷了。

《晉書·王渾傳附子王濟傳》(唐房玄齡)說了個故事,晉武帝跑到王濟家吃飯,有道菜很好吃,晉武帝就問怎麼可以做到如此美味。王濟笑著說,用人乳。古人腦洞是不是很大,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飲食在他們眼中,不再滿足果腹和食慾,更多就是一種另類的炫富。

貪官基本都愛吃,而且,還有和吃相關的一些特殊癖好

只是,他們的財富又從何來呢?

再看史上不多的那些清官,家中哪有啥廚子,自己當農民種菜,夫人下廚忙飯。清末的李秉衡就是這樣,他復職山東巡撫時,由於下屬知道他清廉,都不敢請他吃飯,結果,造成酒館和衣莊同時歇業的有十幾家。

官員敢大吃大喝,定是有個縱容的環境,至於晉朝會有這樣的王公子,其實並不奇怪,晉朝就是一個鬥奇炫富的時代,拿人乳做飯招待皇帝,讓那些奢侈的吃貨官員們只能汗顏了。

參考資料:

【《清波雜誌》卷五《蜂兒》、《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乾麵食品》、《庚溪詩話》、《晉書·王渾傳附子王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