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菜單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在大慶油田,有兩個鐵人。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其中一個是大家熟悉的石油工人王進喜。他有著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甚至曾用身體充當攪拌機,制伏井噴,用王進喜的話說,自己“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進喜就是憑藉著這股拼命的勁頭,在大慶率隊打贏了石油大會戰,為祖國的石油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也因此被譽為油田“鐵人”。

而除了王進喜以外,大慶還有一位“鐵人”,巧的是,他也姓王,叫王德民。

王德民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專家,是我國石油開採專業首位工程院院士。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和王進喜一樣,王德民也是大慶油田的功勳人物。他從1960年開始,便一直在大慶油田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研究工作,至今已是六十多年。而在這大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王德民始終在和石油“過招較勁”,因為他曾立誓要“到大會戰前線去,為國家拿下大油田!”

王德民的貢獻突出,由他發明的石油分層開採和測試技術,乃是世界領先地位,不僅是對大慶油田長期高產穩產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對我國的油氣田開發技術,起到了一個奠基作用。

王德民將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祖國的石油事業,他23歲來到大慶,而他至今已年過80,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因為如此,王德民也被譽為大慶油田上的“技術鐵人”,是除王進喜之外的又一位大慶代表人物。

不過,因為工作性質和缺乏宣傳的緣故,一直以來,大家對於王德民院士都不是太熟悉。直到2013年,一張來自於北京石油學院的學生註冊卡在網路上走紅,王德民才被大家所熟知。不過大家關注的不是王德民的學識成就,而是他出眾的顏值。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在那張註冊卡上,附著有一張王德民的證件照。照片中的王德民眼眶深邃,鼻樑高挺,怎一個帥字了得?即便是比起當前的那些電影明星,那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為關鍵的是,在這典型的歐式輪廓中,卻有著一雙獨屬於中國人的眼眸,平添了幾分浩然正氣,這份氣質,足以秒殺各種小鮮肉。

憑藉這出眾的外貌,王德民院士順利出圈,被譽為“學霸版吳彥祖”,更被評為中國石油大學“史上最帥校友”。

關於王德民的出眾容貌和氣質,主要還得歸功於其家庭的優質基因。王德民出生在一個混血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世貴乃是一名醫生,曾擔任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一職。其在留美學醫期間,結識了瑞士姑娘文安清,並喜結連理。在完成學業之後,王世貴放棄了國外優渥的生活,帶著愛妻回到了祖國,並於1937年2月,生下了小兒子王德民。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王世貴和文安清都是顏值學霸,不僅學識淵博,長相也很出眾。所以他們能給到王德民的基因本身就相當優質了,然後再加上混血的緣故,王德民的長相自然不一般。

不過,對於王德民而言,這個在當下足以秒殺電影明星的混血顏值,並算不上什麼優勢,反而是帶來了許多的困擾。

在他小時候,就因為長得太像外國人,遭到了身邊同學朋友的疏遠,大家都不是很願意和他玩兒。

當然,這裡面也有著語言交流方面的原因。

王德民雖然生在中國,但中文水平卻不高。因為王德民父親王世貴平時工作繁忙,而母親文安清又是大學老師,關於兒子王德民的啟蒙教育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媽媽一個人肩上。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文安清作為一個嫁到中國的瑞士姑娘,自然教不了王德民中文,所以母子平時都是用英語對話。在這樣一種語言環境下長大,導致王德民的外語水平很好,中文水平很差。他很小便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卻說不來幾句中文,甚至連正常交流都困難。

在王德民長大之後,“混血”這個標籤,依舊在阻礙著他的發展。王德民天資聰慧,在學校一直都是學霸級別的表現。在初中升高中的階段,他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出線的。而到了高考,他更是拿到了數學滿分,物理98分,化學96分的優異成績。

原本按照這個成績,王德民進清華北大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在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混血出身的王德民終究還是沒能得償所願。他沒有進到清華北大,而是被北京石油學院錄取,由此和石油結下了不解之緣。

俗話說得好,只要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王德民在大學期間,成績依舊非常突出,門門功課都是拿滿分,多次被評選為模範學生,是學校裡面有名的學霸。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憑藉大學期間優異的成績表現,王德民在剛畢業的時候,就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當時學校希望王德民能夠留下來,從事教育科研相關方面的工作,並且開出了相當優渥的待遇條件。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大學老師,生活舒適,工作輕鬆,還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對於一名23歲的年輕人來說,這其實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歸宿了。

然而,王德民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因為他的志向並不在這裡,而是在1600公里之外的大慶。

1960年的大慶,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只要打贏這場大會戰,新中國便能摘掉“貧油國”的帽子,將其一舉甩進太平洋。

然而,由於我國石油工業薄弱,在石油開採領域極度落後,所以這場會戰打得很艱難。那時候的大慶“資源”匱乏,從技術裝置,到專業人才,基本什麼都缺,而王德民在大學正好學的就是石油專業。所以王德民早就做好了打算,畢業後就到大慶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用王德民的話說:“搞石油不去油田,何談報效祖國!”

於是,在1960年9月,王德民打包好行囊,坐上了從北京開往大慶的火車。那一年,他23歲。

初到大慶油田,王德民就遇到了困難。他是石油大學最出色的學生,也是專業的科研工作人員。所以他本該和其他同學一樣,被分配到科研崗位上工作。但因為自己的身份問題,王德民被分到了基層,每天跟著挖井工人們風吹日曬,甚至還得搬運裝置,幹起了繁重的體力活。他白天和工人們一起一起搬運裝置機器做測試,晚上則是睡在漏雨的牛棚裡。大慶的冬天很冷,晚上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0度,王德民因此患上了關節炎。

很顯然,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不是說王德民就不能幹體力活了,而是他應該出現在更需要他的崗位上。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不過,王德民對此沒有絲毫怨言,他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為自己身處現場,可以更好地研究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所以,那時候的王德民哪怕條件艱苦,但卻依舊充滿了幹勁,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與此同時,得益於長期在現場工作的優勢,王德民拿到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為其後續的工作開展,打下了基礎。

當時的大慶油田正在搞“測壓會戰”,目的是為了弄清楚鑽井的地層壓力情況。由於大慶的地質條件特殊,國際通用的測壓公式在這裡並不適用。所以,搞出一套咱們中國人自己的測壓公式,就成為了打贏“測壓會戰”的關鍵。

當時王德民作為測壓組的一員,自然也參與了進來。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他利用平日在現場的實踐經驗,結合國內外的測壓理論,花了數月時間進行整理分析,以及運算。最終在除夕前夜,王德民終於推匯出了中國第一套定試井測壓公式——“松遼法”。這是最適合當時大慶油田地質情況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按照“松遼法”的公式測量計算,得出的資料精度要比國際上的通用公式高出兩倍。

此時的王德民,不過才24歲。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剛從學校出來的混血小夥子,來大慶油田還不到半年,就能搞出來這麼大的名堂。憑藉突出的科研成果,王德民開始得到油田的器重,不僅被評為了油田的科研標兵,還在1963年被從技術員破格提升為工程師。

然而,對於王德民來講,這僅僅只是傳奇的開始。此後的他,將一發不可收拾,勢必要成為大慶油田最為關鍵的人物。

在大慶油田,王德民就是一塊磚,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搬。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1963年年底,王德民被調到了採油工藝研究所,負責採油技術方面的攻關。那時候的大慶油田採油技術比較落後,距離世界領先水平還有著較大距離。而王德民為此花了數年時間,研製出了多層試油、油水井分層測試等工藝,這些工藝均為世界領先水平,為大慶油田的二次採油提供了技術保證。

1970年初,大慶油田因為多年的開採,導致地層壓力下降,從而出現了含水量上升,石油產量下降的問題。簡單來講就是,油田裡面採出來的水越來越多,油越來越少。

為此,王德民又帶領團隊經過一年多的苦幹,上千次的試驗,成功研發出了偏心配水器等關鍵性裝置,有力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整個70年代,王德民率領其團體,刻苦攻關,共取得了20多項科研成果。對大慶油田的持續性高產,起到了關鍵作用。單就分層壓裂法這一項,每年就能為油田增產100多萬噸原油。

到了80年代,大慶油田因為常年的開採,含水量愈發上升,採收率僅有40%。簡單來講就是,按照當時的採油技術工藝,油田裡面的石油只能採出來40%,至於剩下的60%,則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極大的影響了油田的產量。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此時又是王德民站了出來,他率領團隊成功攻克了三次採油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三次採油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國家,並將大慶石油的採收率提升至70%。而同時期的其他發達國家,平均採收率僅有45%。正是憑藉著遠超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採收率,大慶油田才能長期保證穩定高產。

憑藉出色的科研貢獻,王德民在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2016年,一顆國際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如今的王德民院士已經84歲高齡,但他仍未止步,依舊立足油田,勇攀石油科技高峰。或許在他的生命裡面,這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速跑,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鐵人”。

最帥院士王德民,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

這就是王德民,一位顏值過人且成就斐然的中國科學家。他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用才華吊打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