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菜單

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最近追了那麼多宮鬥劇,突然就想看看《康熙王朝》,溫習一下這部純粹朝前的“正史”“大片”。

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說起康熙,可以說古往今來家喻戶曉了,只是有些“歷史小白痴們”還是總把康熙爺爺、雍正和乾隆來記錯,沒關係的,看一遍《康熙王朝》,再追一遍《甄嬛傳》,最後看一下《還珠格格》或者最近很火的《延禧攻略》,就可以順便理清他們爺仨的關係了。

當年先帝爺順治因為自己要皈依佛門,放棄大清,康熙8歲就被迫登基,8歲就開始面臨國事,坐朝聽政。

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放到現在,8歲的孩子還在讀二年級的吧,正是童年最歡快最無憂無慮的年齡,卻因為國,而放棄私,從小就勇敢、不怕事,有雄心。當順治問他想不想當皇帝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說想!是什麼讓他能一手撐起大清的重任?

一、 有靠山

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康熙的奶奶——孝莊皇后是順治和康熙年間人物中的重中之重,沒有她,大清不會繁榮,可能早就被各路起義者霸佔皇權了,孝莊如果能生在現在這個時代,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女企業家,相信她可以為這個時代的進步“推波助瀾”。孝莊皇后能在康熙最迷茫、最無助的時候,幾句話就幫他撥開迷霧。年輕的康熙總是很衝動,想要在大臣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來擺脫鰲拜等派對他的架空,而孝莊對康熙說的最多的話是:不要著急,慢慢來。一次又一次按壓住康熙的急性子才最終扳倒鰲拜,提前親政,一展才華。而康熙在後來遇到任何棘手的、不知所措的問題,也會前去求救孝莊,都會得到一個滿意的指導。

二、 選對導師

康熙的一生中有很多個導師,他自己選的導師有伍次友、周培公等。伍次友是一個在眾人都不敢表達扳倒鰲拜的年代,他獨自站在大清的立場,替大清著想,為康熙帝指點迷津,步步為營。康熙始終知道自己要做的什麼,但是缺乏的是指導和撥開眾臣誤導知心,在跟伍次友聊天時可以放下自己的“皇帝”稱為,因為他知道伍次友就是可以協助他達到目的的那個人,一次又一次,主動出宮去向伍次友學習,才最終獲得成功第一步。

周培公是康熙的另一位最得助的老師之一,他僅僅用幾千家奴就幫助康熙除掉了心頭第二患——吳三桂等三藩。他對內對外都有獨立的思想,雖與其他大臣想法不同,總是可以得到康熙的支援,因為康熙相信他。在周培公生命的最後10年的時間,還幫助康熙畫了一幅有20*20m那麼大的大地圖,是他飽讀史書的結晶,拿到地圖後,不僅是康熙,就連孝莊都激動哭了。

三、 有紅顏、藍顏知己

向“康熙”學“用”人之道!

蘇麻喇姑,進宮時一無所有,因為天花,全家人都死掉了。孝莊偏偏很喜歡她,就把她放在康熙身邊,讓她一輩子做皇帝的姐姐,伺候康熙。長大後,康熙就慢慢喜歡上了蘇麻喇姑,不巧的是蘇麻喇姑跟康熙的老師伍次友一見鍾情,由於不能跟康熙成為情敵,伍次友最終離開蘇麻喇姑,而在孝莊的懿旨——嫁給皇上下,蘇麻喇姑還是選擇一輩子不嫁,終身成為康熙的姐姐,奴才。但天下人都知道,她才是康熙身邊最“紅”的人。一輩子對康熙忠心耿耿,並無二心。康熙的所有知心話都會傾訴給她,她給康熙的少年、中年解了不少憂。在那個朝代,一個在皇上身邊那麼得寵,還不想嫁給皇上的女人真的是個“大傻子”了。她也是個偉大的女人。

魏東亭,是跟康熙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從小就跟康熙一起讀書,學習,替康熙受罰領罪。在他去南邊之前一直是康熙身邊離不開的紅人,可以幫康熙獻策,也可以保護康熙的安危,給康熙以最溫暖的安全感。

四、 敢用人

明珠這個人,其實康熙在一開始就知道他會耍“小聰明”,油嘴滑舌。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隨時會變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會拍馬屁。但康熙認為他跟伍次友剛好可以互補,他需要這樣的“聰明人”在身邊,隨時提醒自己看到的、看不到的事實。現實也是明珠成為康熙中年時的輔政大臣,為大清發揮了自己的價值。

姚啟聖,之前被順治爺發配到冰天雪地的馬場,並且下旨一生不可被重用。所以姚啟聖就已經甘願埋沒自己的才華,不被大清所用,甚至憎恨大清的官員。而康熙從周培公的推薦中去深入瞭解這個人,深入交流後更是知道這個人的能力,對平臺問題的瞭解得天獨厚。就在順治爺的靈位前說要違背順治的聖旨,重用此人。並將平臺問題交給了姚啟聖,姚啟聖也沒有讓康熙失望。

五、 提早培養接班人團隊

康熙要出去辦事四個月,並沒有像現代的爸爸出差之後就只管把孩子交給媽媽,他給所有的阿哥都佈置好任務並告訴他們回來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會有什麼樣的獎勵或者懲罰。回來第一時間處理好朝政,沒有去休息,就立馬安排見各位阿哥,兌現自己的承諾。讓阿哥們都很信服!

康熙的用人之道值得我們學習一輩子,文章中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正所謂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卻可以走的很遠。康熙雖然能力很強,但是如果沒有充分利用團隊成員的優勢,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成就。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有收穫,或者有新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