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何射鵰神鵰期間,金庸幾乎都沒有寫到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

菜單

為何射鵰神鵰期間,金庸幾乎都沒有寫到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

為何射鵰,神鵰期間,金庸都沒有寫到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

這個問題牽扯較大,有點複雜,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解答——

壹、

第一種情況,作者自己對此的自圓其說:

有趣的是,對於射鵰神鵰江湖,基本沒有少林的蹤影,金庸欲蓋彌彰地做了一個說明:將少林派一度中衰幾十年,歸結為火‬工‬頭‬陀。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進一步分析一下:

在《天龍八部》中,少林派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寺中的“玄”字輩高手有數十位之眾,還有一位跟張三丰差不多水平的“陸地神仙”掃地僧坐鎮。喬峰獨闖少林時,他曾經跟玄字輩高僧交過手。喬峰承認,如果面前的五位玄字輩高僧一同出手,那麼他是沒有機會活著走出少林寺的。為何《天龍八部》之後,少林派竟會衰落數十年之久?因為火工頭陀偷學少林武功。

金庸武俠中,這火工頭陀無名無姓,不知道他的身世,是一位隱藏很深的高手。在新版、舊版《倚天屠龍記》電視劇中,火工頭陀也沒有出場過。在原著中,他原本是少林寺的一個燒火和尚,沒有資格學武,因此受到了其他僧人的欺負。火工頭陀就暗自偷學少林武功,他天資過人,久而久之居然成為了頂級高手。有了絕世武功之後,火工頭陀不甘心一直燒火,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在少林寺的武技考校大會上,火工頭陀沒忍住,他展露了自己的武功。但火工頭陀從未跟別人實戰過,他不清楚自己出招下手的輕重,他失手擊殺了少林達摩堂首座苦智,還重傷了九位達摩堂弟子。

“這火工頭陀卻出手極是狠辣,他連敗達摩堂九大弟子,九個僧人不是斷臂便是折腿,無不身受重傷。”(見《倚天屠龍記》原著)

火工頭陀失手打死苦智後,他趁亂逃出了少林。為了捉拿火工頭陀,少林派出了大量高手走遍南北,卻始終找不到他。因為火工頭陀偷學武功的事情,少林派的幾位高僧互相指責,苦慧禪師一怒之下也離開了少林,他帶著寺中不少高手遠赴西域,開創了西域少林。而阿二阿三出身的“西域金剛門”,很有可能是火工頭陀開創的。

由於火工頭陀偷學武功這件事,引發“蝴蝶效應”:少林分成了中土少林和西域少林兩派。

此事金庸沒用多少筆墨來描寫具體過程,但如果參照華山派的氣宗、劍宗之爭,其中肯定少不了幾場血戰、惡戰。華山派經過氣、劍之爭後,派中高手凋零,實力大不如從前,少林派也是如此。

但真的是這樣嗎?

少林畢竟是少林,佛門禁地,武技實為末學,所謂如華山那樣的氣宗劍宗純粹為了武學而流血相爭,是不可思議的。

更何況,少林有其自身的品牌運作機制,從《天龍八部》即可看出,遠勝於丐幫等雄極一時的品牌,堪稱千年老店。

貳、

相比江湖第一大幫丐幫(其他就沒必要比了),少林有三大核心優勢:

首先,從品牌戰略上講,丐幫追求遍地開花,走以量取勝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公司組織龐大,員工過千是常事,有時上萬也不稀奇。因為開的是品牌連鎖店,還不收加盟費;單論市場佔有率,丐幫無愧為天下第一;但大而鬆散的組織,讓丐幫聲勢在外,其實難副:

(1)人多就難免泥沙俱下,丐幫弟子平均素質可以用高小來衡量,這無疑制約其發展後勁;

(2)GDP高但效益不高:儘管市場覆蓋面廣,但其優勢市場多為二三線的中低端市場。

故論品牌美譽度和擴張力,丐幫其實比較吃虧——你可曾聽說哪位丐幫前弟子開創過什麼新門派?

少林品牌則不然。自第一代海龜達摩先生一手開創起,便只求根深葉茂,走集約型經營道路,以質取勝。可謂起步就與世界同步。

有恆產者有恆心,一千年來少林足不出戶,一直紮根少室山,緊緊依託風水寶地,苦心經營,世代積累,其品牌力逐漸輻射全國。少林掌門人堅持低調行事,儘管很少出過像丐幫喬峰或洪七公這樣業界傑出領袖,可其出品一直非常穩定。別看最鼎盛時也不過數百號之眾,但濃縮的往往都是精華。少林弟子中創造性人才層出不窮,不是精英也是未來精英:留守者薪火相傳,出師者開枝散葉。

最典型的貢獻當屬副品牌武當,張三丰領銜武當七子曾經盛極一時,大有和少林一起領袖群倫之勢,這其實是少林品牌影響力的一個經典案例;平時呢,也有韋陀門這樣地方性的子品牌割據一方市場;此外,破門而出的虛竹子領銜另一大新興品牌逍遙派,人多勢眾,精英薈萃,自然成為少林的兄弟品牌,佔據相當市場份額。如此種種,都與母品牌少林形成遙相呼應的態勢。

滿則溢。優勢資源的滲透是不可阻擋的,所以少林並不刻意去發展分公司或副品牌,而天下武功出自少林的美譽卻自然流傳。這一點,來自五湖四海的丐幫也是望塵莫及。

所以,從品牌發展戰略上講,千年以來,少林成為行業領跑者絕非偶然。

你也可以說,五嶽劍派也有五嶽做依託,青城派有青城山做依託,為何就成不了少林的氣候?這就是接下來要談到的,少林品牌另外兩大核心競爭力。

少林品牌長盛不衰,靠兩大先進體制,保證持續輸出人才及應對危機——

一個是組織架構上強有力的集體領導制,一個是開放透明的人才培養制度。

對應丐幫幫主,誰來領導少林?當然是方丈。方丈的遴選很關鍵。

少林選拔董事長(方丈)當然要看能力,比如玄慈方丈的自學能力與悟性,都非其他師兄弟所能比。可除了大金剛掌,少林畢竟還有其他七十一項絕技供大家學習。也就是說少林從不把所有雞蛋放一個籃子裡。方丈固然要出類拔萃,可還有一大批同樣出色的董事存在:來輔佐、同時也來監督。這有點像隋唐時期強大一時的關隴集團。

中高階管理層力量空前雄厚,這就是有少林特色的體制保證。

說得難聽點兒,少林品牌一路走來,就沒太把董事長當回事。

所以你不可能聽到少林會為爭權奪利鬧出什麼接班緋聞。從來不靠什麼救世主,也不寄希望於神仙皇帝。這樣的企業,運作起來,風險自然大大降低。

相比丐幫層級太多,從一袋弟子到九袋長老,對職場新人來說,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而對骨幹來說,也容易導致力量分散:因為最後真正能進入核心決策層的沒幾個。即使你是九袋長老,也只有1/8的機率能成為幫主接班人,甚至整個八分之一的機率也沒有——看看黃蓉因為緊跟洪七公的上位過程——關鍵還得現任幫主點頭,他說你行你才行。核心技術也就兩項,且只能掌握在幫主一人手中。以致於一旦幫主沒選定接班人就跑路,丐幫就等於自廢武功,從此陷入核心技術失傳幫主空缺的致命危機。比如後喬峰時期。如此一來公司風險自然大了很多。此之謂,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少林堅持不做大:肥大不等於強大——

少林寺拒絕官本位,永遠只有四級:它不搞那麼多虛職等級,天龍八部時代,充其量就是“玄慧虛空“四代同堂。

且實行陽光普照,晉升一刀切。也就是說,你距離最高管理層永遠最多隻差3級,這個有點象古代唐朝之前的體制:地方距離中央也只有3級,無疑給了員工更多的安全感和時間來自我充電,以提升業務能力,不用成天為那一兩個晉升名額搞關係出陰招。

如此,員工不喜大普奔才怪。

員工忠誠度從哪裡來?就從這裡來的。

最值得稱道的是,少林的品牌核心技術——七十二項絕技完全實行公正公平公開,不像丐幫,就兩大核心神功還要藏著掖著。寒磣啊……

只要你行,儘可以都學了去。在這裡,歸根結底,你自己掌握你的職業生涯。

一句話,你說行你就行。制度保證你的潛力可以發揮到極致。跟丐幫的說你行你就行成鮮明對比。

這樣在少林,其實人人都是主人,也就是股東。我們姑且稱之為原始股份制企業。

這樣的品牌有什麼理由不持續保持生機活力,永遠處於最佳狀態?

股東大會之上還有個群英薈萃、堅強無比的董事會,就是達摩院。你也可以看做是頂級人才儲備中心。從他們當中隨便找一個接任方丈並不太難。此外還有戒律院,相當於監事會。對照現代企業的全部高階制度要素,少林一個都不缺。

如此應對危機這個環節,少林可比丐幫強太多。

於是,《天龍八部》中,面對波羅星盜取集團公司的核心技術與機密、鴆摩智以假冒七十二項絕技的卑劣手法上門挑釁等多重重大危機,可以說每次都事關少林品牌千秋聲譽,而玄慈方丈始終方寸不亂,應對自如:他不是一個人戰鬥,還有玄字輩三十餘董事和他一起群策群力。

接下來,儘管外部挑戰不斷:

被挾持的山寨版丐幫幫主莊聚賢試圖收購少林股份;

少林品牌的核心技術與機密被告知早已完全洩露;

董事長玄慈被爆個人生活作風極不檢點醜聞……

如此等等,直至發生董事長自殺謝罪這樣的高層重大變故,少林依然眾志成城應對自如,上下左右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因為有董事會集體的堅強領導,少林品牌不會安危繫於一人;

也因為人才儲備雄厚,一個玄慈倒下,立馬會有第二個站出來。

可如此創傷,要換其他任何一個品牌身上(包括丐幫,如前所述)?估計是早已被摘牌宣告破產;就像玄寂大師的獨門絕技,只能“一拍兩散”:公司風流雲散,員工作鳥獸散(原意是拍在石頭上,石屑四散;拍在人身上,人魂飛魄散。)

最極端的案例,是南宋末年,崑崙三聖何足道隻身上門單挑少林,這個不出世的少年天才果然有料,讓少林險些下不來臺。但結局是?

他被一個更加少年更加天才的少林內部打雜人員張三丰給放倒了。

這,就是豪門底蘊。

(此處,詳見我另一篇文章《千年老店是怎樣煉成的?金庸江湖品牌解密TOP5之少林篇》)。

所以,這樣的少林,豈是一個火工頭陀可以破壞的?

叄、

既然第一種情況不大成立,那我們就來看第二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我們自己的獨立判斷與分析——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我們讀書,不僅要讀作者說了什麼,更要看作者沒說什麼;不僅要讀出作者能說什麼,也要讀出作者不能不便說什麼?

之所以這樣講,正是因為射鵰及神鵰期間,沒有寫到少林派的真正原因,是作者自己的原因,說白了,其實是因為金庸自己的江湖世界格局也一直在成長,這是作者一直不方便說出的秘密:

什麼叫江湖世界格局?

讓我們一一來看:

1、射鵰江湖:華山五絕橫空出世,儘管王重陽和洪七公背後都有強大的幫派教派支撐,但彼此之間的PK,還是均以單打獨鬥為主。比如首次華山論劍,牽頭組辦法的王重陽,也只帶了一個徒弟王處一客串大會組委會秘書,其他四絕也都是隻身前往;另一個準五絕鐵掌幫主裘千仞因為神功未大成,乾脆謝絕大會邀請沒有赴約,並沒想到要靠強大的鐵掌幫來助力。

到絕二代,這種情況也未有太大改觀,如黑風雙煞組合沒多久就掛了一個;團隊也是以江南七怪為主,未臻一流,最多隻能和一流高手丘處機平分秋色。全真七子的綜合實力在絕二代中當屬第一,但很少聚在一起,都是在各地開枝散葉。射鵰時期,別說大平臺,連大團隊的概念都未成熟。

團隊中唯一有點亮點的是丐幫,低袋弟子的組合衝鋒,讓郭靖黃蓉在君山大會上差點束手就擒。

2、神鵰江湖:到這個階段,嚐到甜頭的靖蓉、楊龍組合,也就是小團隊都開始揚威江湖:看小說開頭,李莫愁聽到靖蓉二人的嘯聲就不戰而退了。楊龍二人組威力更大,出道更早,金輪法王都hold不住這對剛出道的小年輕,大勝關英雄大會上一舉成名。這個時候的全真教開始注重團隊力量的培養,如全真七子研發出陰陽天罡北斗陣這樣的新型大規模殺傷武器,最多可以形成9個北斗大陣連環,連郭靖郭大俠都大開眼界。

大勝關上英雄大會,金輪法王團隊出戰,三輪PK,雖然還是單獨獨鬥,但已經是團隊大戰了;加上用了點下三濫伎倆,竟然贏了黃蓉精心設計的田忌賽馬,多虧楊龍組合無心中救場。這裡,個人英雄主義首次讓位給團隊策劃。

3、倚天大世界: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射鵰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因為格局最高,氣勢更恢弘:竟然比華山五絕還要高——大團隊與大平臺均在此書中橫空出世,單打獨鬥已成過去式,甚至連團隊組合都有點過時了。

先看反面例子,你看離開明教這個大舞臺,頂級組合逍遙二仙分道揚鑣十幾年,重逢也是隻能一聲嘆息;武功卓絕的明教四大法王更是一盤散沙;

由於單獨行動,單兵作戰,武當七俠沒正式啟動開掛模式,就已經變成武當六俠、武當五俠,最後僅剩四俠了(躺下的俞三哥不算哈)。只有玄冥二老組合橫行江湖威風一時,到後來也給張無忌打得不行不行的,如果不是依託趙敏這個團隊平臺,早就掛了;

擁有乾坤大挪移、九陽真經等絕世武功的張無忌何等英雄,明教何等強大,後來要去少林寺救義父謝遜,卻面對空前困難:

只因對手是少林這樣的超級平臺:少林不是隻有空字輩四大神僧,還有渡字輩的三大元老坐鎮。這樣平臺級別的PK,不比當年華山論劍單打獨鬥更精彩緊張扣人心絃,也更貼近大時代氣息麼?

倚天中,趙敏團隊的表現最值得稱道,精心策劃下,差點一舉滅了少林和武當兩大平臺,如果不是張無忌率領明教大隊人馬及時前來馳援。為何能這樣?因為趙敏團隊背後有元朝這個超級平臺支撐,整體實力非常恐怖。

說到底,倚天江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大平臺大團隊的交鋒,自然需要一個門派領銜主演,這個門派,除了明教,首推少林:

其實倚天時期,武當派已經橫空出世,實力似乎不在少林之下,但大男主張無忌出身武當,武當張三丰自然不會視之為死敵;少林再不出手,矛盾衝突就不夠劇烈,這個PK就不夠精彩了。

回到本文開頭,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倚天屠龍記,比前兩部射鵰神鵰更加精彩,氣勢更為恢弘,恰恰是因為金庸引進了多個大平臺之間的PK的更先進的寫法:

即第一層面的所謂正派與邪教的平臺博弈,也即以少林武當為核心的六大門派與明教分庭抗禮,而不再是個人PK與個人恩怨了;

第二層面,則是趙敏率領的朝廷力量與張無忌明教為首的江湖力量的生死較量,已經超越江湖恩怨,到了改朝換代的史上高度了。

但沒有第一層面的少林武當撐住門面,第二層面的平臺PK,其精彩程度顯然要大打折扣。

也就是說,到了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倚天屠龍記,少林是應運而生了。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少林。

為何射鵰神鵰期間,金庸幾乎都沒有寫到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

為何射鵰神鵰期間,金庸幾乎都沒有寫到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