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

菜單

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

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

步入農曆五月份,端陽的氣氛已漸濃,端午已來,又是一年處處粽米香。今年不似往年,所吃的端午粽是來自商場冰櫃裡的存貨,今年跟著阿姊動手學包粽子。

包粽子離不開這些材料:粽葉,糯米,紅豆,蜜棗,絲線,剪刀。粽葉是提前清洗乾淨的,糯米是淘洗好的。紅豆與蜜棗是顆顆精選過的。搬來小板凳,移來小桌子,準備工作已就緒,剩下的亦步亦趨學包粽子。

望著滿盆的粽米,一眼便是二十餘年前。自小在豫東一帶長大,一日三餐離不開白麵饃饃的。父母是素不喜米餐的。我則不知是隨了誰的飲食習慣,竟莫名青睞這白米飯。

端午的粽香縈繞著我,每年的端午,纏著阿母買幾粒粽子,聊以過節。最後,這冰凍的粽子,放鍋裡煮開了,全裹了我的腹。

畢竟在我的老家,粽香也饞不住愛吃麵食的父母一輩的胃口。泛龍舟,觀龍舟賽的樂趣,也因乾涸的窄窄河道而一直擱淺著。

倒是每年的這個時候,房前屋後的艾草長勢喜人,用來辟邪、驅蚊極好。因此,老家的端午節日氣氛,沒有家家戶戶飄出的、縈繞心頭的粽米香,更沒有划龍舟的號子響亮。在北方,端午節原本就沒那麼南方熱鬧的。

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

兒時關於端午的記憶,大概就是一口粽香,一把氣味難消的艾草味道。不過,奶奶總能用了靈巧的雙手,選上一匹上好的花色布料,再配上色彩明麗的五色線,加上一把把幹艾草,做幾個玲瓏可愛的艾草香包,分給我們姊妹幾個。

得了香包的我們,互相攀比著誰的最漂亮,而後又分別掛在床頭,這辟邪驅蚊又保平安的香包,帶給兒時的我們,一個個有著艾香的清夢。

後來,進了學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慢慢了解到端午由來,才知道端午節不光是粽米飄香,十里艾香。更是凝聚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淵源頗深。

在古代,北方人將端午視為“惡月惡日”。五月又被稱為"五毒月”,每年這個時節,春夏交替。蠍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等民間盛傳的五大毒物”(簡稱五毒)開始出沒。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而每年端午的日午時,因為五毒的肆虐,人們多在日午前的屋角及各陰暗處灑石灰、雄黃酒、薰香料,以滅五毒,驅除穢氣。這之中,噴灑雄黃酒,則是看過白娘娘傳說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種驅除蛇的方法了。

端午節最初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源於先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天,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飛龍在天,驅邪賜福的由來,這一天正是古代先民選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

端午節最為人所道的,就是為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了一說了。屈原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人們怕魚蝦食其軀體,故而灑米、豆等於江中,以紀念屈原。後來逐步演變為包粽子,吃粽子這一節日習俗。我們現在提及端午節,亦多能想起愛國詩人屈原。

也有說,端午節是為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的說法。但是,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這些忠孝節義的歷史人物故事,而內涵更加豐富。

兒時的歌聲與笑聲愈來愈遠,端午記憶又同樣地傳承給身邊忽已成行的子侄們。向他們講述端午節的來源,已是我最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

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

今年端午,學包粽子,是給班裡每一個孩子們的任務,也是我自身的一項作業。畢竟長到而今,從未親手包過粽子。這自兒時以來就萌生的小小心願,而今如願。

在動手包粽葉之前,先將阿姊熟練的動作手法看了十餘遍,只覺爛熟於心。

無非是:將兩片粽葉重疊在一起,捲起一頭,摺疊起來,做成一個小漏斗狀,先放一勺糯米,一顆蜜棗,再放一勺糯米,而後再用粽葉覆蓋住“漏斗”的口子,用絲線繫緊就可以了。

於是憑著感覺,便動手操作起來。結果,不是米放多了,粽葉包不住,再將米倒回盆裡重新打包,就是粽葉被擰得太緊而七零八落地破了殼,再不就是纏得鬆了,粽子放到盆裡便散了架。

多虧得阿姊手藝好,還能把我的粽米補救。阿姊打趣道:“不怕,即使粽子煮得全開了,大不了我們在鍋裡撒點糖,今晚喝上一鍋粘稠的米茶。”

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小小的粽米,經了一道道工序,最終成了家人飯桌上的甜蜜,這個中的辛勞,自是不消細說的。阿姊道:“今年的粽子,經了自己勞動的手,你會吃起來覺著特別香的。”

向晚的霞光已近,阿母已煮上滿滿一大鍋粽米,說要文火燜煮上兩個時辰。只待端午清早的粽香。我已是枕著一縷縷粽香入夢了。醒來已是五月端陽,夢裡一席端午粽,艾草香。願我們一切安好,端午安康!

五月端陽,枕一席粽米與艾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