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孩子有的東西,千萬別偷著給孩子扔掉,那是孩子的“媽媽”

菜單

孩子有的東西,千萬別偷著給孩子扔掉,那是孩子的“媽媽”

再有幾天幼兒園就要開園了,朋友說,這幾天為女兒急得都睡不著覺。原來,朋友的孩子今年要入園。但孩子有個習慣,從兩歲起睡覺,就必須抱著她的一床小毯子,如果不抱著,就哭鬧不停,大發脾氣。

為這事,洗毯子都必須選一個最好的天氣,一大早就洗了,好趕在孩子晚上睡覺前能幹。白天在家玩的時候,也喜歡拖著毯子,拽在身邊。

朋友說,這毯子這兩年破得都不成樣子,有的地方都有洞了。這不馬上就要開園了嗎,需要在幼兒園午休,也發了新被子,和孩子說用新被子,孩子一聽這個,就不停地哭。

你說,孩子都是怎麼想的,一床破毯子怎麼就寶貝成這樣呢?真想偷偷給她扔掉。

孩子有的東西,千萬別偷著給孩子扔掉,那是孩子的“媽媽”

我說,千萬別扔,你如果扔掉了毯子,就是把孩子的“媽媽”給扔了。

朋友疑惑地看著我。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對於每個人而言,媽媽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重要客體,而承載母愛的其他客體就是過渡客體。

小毯子就是過渡客體,對孩子來說小毯子承載了母愛,因為上面有媽媽的味道。通常情況下,如果媽媽給予了孩子充分的愛,孩子不會過分的執著於過渡客體。只有當母愛不足的情況時,孩子才對承載母愛的載體非常執著。

說到這兒,朋友說,我記得孩子必須抱著小毯子睡覺的行為,就是在她兩歲多一點時,她媽媽要出去進修三個月,那個時候開始的。

剛開始幾天,她奶奶和她睡覺,睡覺前總是哭鬧,有一天,無意間,我們把她媽媽看電視時經常搭在身上的小毯子蓋在她身上,很快她就安靜下來睡著了,從那之後,就一直抱著毯子睡覺。

孩子有的東西,千萬別偷著給孩子扔掉,那是孩子的“媽媽”

研究發現,孩子要形成穩定的安全感,需要在三歲之前,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沒有嚴重的分離(超過兩個星期的分離即為嚴重)。

長時間的分離,足以給孩子的心理留下創傷,需要父母,特別是媽媽全身心、高質量的陪伴,才能慢慢地修復。

我對朋友說,對於孩子一定要切記做到兩點:

一是不要貿然地扔掉小毯子,如果在孩子還不能自然脫離的狀態下,扔掉小毯子,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二次創傷。可以選擇和老師商量一下,現在的老師也比較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了,一般會同意孩子帶一點喜歡的東西入園,來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

二是媽媽一定要更加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媽媽無形無質的愛,慢慢地孩子就會放棄對小毯子這種有形有質的母愛裁體的執著。

朋友說,沒想到一床破毯子背後竟隱藏孩子這麼多的心理。

三歲以前,媽媽對孩子全然的愛太重要了,幾乎可以決定孩子以後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孩子有的東西,千萬別偷著給孩子扔掉,那是孩子的“媽媽”

為了孩子,一個家庭最好的做法是全家人支援媽媽,而媽媽全然地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