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的個人史

菜單

我的個人史

你要是真想聽我講,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麼地方出生,我倒楣的童年是怎樣度過,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幹些什麼,以及諸如此類的大衛科波菲爾式廢話,可我老實告訴你,我無意告訴你這一切。 ——《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是

麥田裡的守望者

經典的開頭。我當然不敢以自己與之相比,不過我覺得用這一段話來開頭再合適不過了。

我是慣於寫日記的人,又是一個緘默的人。這也就意味著我與自己的交流可能勝過與他人的交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讀到這篇文章,我寫的時候也當做是自言自語。還望諸位海涵。

我一向持有這樣的觀點:生命的可感知程度取決於對生活的陌生感。甘於在既定的生活軌跡上按部就班地行駛,很有可能導致生活的同質化,進一步引發生命價值的坍縮。我認同這樣的一句話:

“時間具有驚人的危險性。”

她的危險性一方面體現在未來可能會被誘發的惡性事件上;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對人類感受力的壓縮上。

我覺得可以坦然面對未來的人,要麼是少受挫折的人,要麼是真正無畏之人。前者未諳世事或如有神眷,視世界中的珍貴為可得之物;後者飽經風霜但千錘百煉,已經習慣了挫折與挑戰。而可感時間最長的人,是孩子和一些永遠熱忱的人。他們在接納、吸收、拓展自我的新邊疆。

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像他們那樣儘可能長地感知時間,但我們至少應該有延遲可感知時間的意識和心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

不要給自己劃定疆界

。很多人都情願或不情願地居住在自我的身份認同裡。不管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身份,總是覺得自己被

限制

在這個身份裡了,因此無法做與這個身份無關的事。這其實就是在把自己匯入死局。身份如此,人格亦然。很多人都會

自以為

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就拖著這個信念度過漫長的時光。然而“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雨果)

探索心靈與探索世界同樣是漫長的過程。

我在寫日記,閒居的時候把探索自我看成了一種消遣,甚至開發了好幾套模型,權當博君一笑。這些模型最大的意義是讓我不囿於自我侷限。從一種侷限轉移到另一種侷限也未嘗不是一種突破。我還寫過不少自認為有意思的話,日後再細說。

我挑幾個模型分享一下吧。一個是把我的一些精神屬性用資料分析,具體是哪幾項記不大到了,不過挺幼稚的就是了。一個是受司馬遷的“

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的啟發,用於分析自己是處在優勢還是劣勢,以此判斷應當採取的應對策略。也有人格分析,也有精神狀況評估。不過大部分都是“把戲”罷了。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沒有告訴各位我是怎樣的人。其實我既不可言喻也不言而喻。我的過往,我的情緒就是性格,不可能一成不變。我想起了我幾年前的一句詩句“

我是被圈定的黯淡光明。

”這是多餘的情緒渲染。我更願意評價自己為“不願被圈定的一個平凡人”。

我的個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