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菜單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嗨!艾瑞巴蒂,我是藝荷!

前段時間朋友花花說好久不見,想和我聚一聚。

我一口答應了,想著吃個飯逛個街啥的挺愜意的。

誰知道,她直接回絕了。

她說:“咱們能不能換個其他玩法啊?我不想逛街了,一逛街就忍不住買東西。前面那段時間太無聊,我已經剁了很多手,實在不能再剁下去了。”

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就問她為什麼會買那麼多。

“我也不知道啊,就是忍不住,逛個淘寶看著喜歡就下單,去逛個街看見漂亮衣服還是忍不住想買,雖然知道這樣不對,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她回覆著。

害,真是沒辦法,最後,我倆選擇去周邊景緻比較好的地方來個周邊遊。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雖然我一邊在笑她,但一邊又知這是個挺普遍的現象,以女性居多,在精美的商品或商家的營銷下無力招架,瘋狂剁手。

過後又悔不當初,可再次遇到這種情況時還是依然忍不住。

商家究竟是如何佔領你的購物慾理性高地的?

無節制消費又是怎樣產生的?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一定要為你揭曉讓你忍不住狂買的背後元兇。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豆瓣8.8分,透過3集的篇幅向我們揭露了殘酷的真相,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

話不多說,快來看看到底是誰讓你變成沒有感情的“剁手機器人”的?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調查記者雅克佩雷蒂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故意製造易耗品

紐約的街頭,蘋果店前排了長長的隊伍,雅克佩雷蒂上前一問,好傢伙,這些人都是為了買蘋果釋出的新手機。

有些人千里迢迢趕過來,有些人從凌晨就開始打地鋪佔位置了。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蘋果的新手機這麼吸引人嗎?你為什麼要買呢?”雅克佩雷蒂問道。

路人甲說:“我也不知道,但我看它釋出了不同顏色”。

路人乙說:“沒什麼太大區別,就是新的有一個有趣的指紋解鎖功能”。

路人乙說:“新手機的更新速度更快,我們都不想落伍,對吧?”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即便在國內,這種情景也是很常見。

但實際上,在新手機的狂熱背後,更多的是新手機迅速被淘汰的現實。

今天還當它是寶貝,明天就能棄之不用,不止手機,很多產品都是如此。

而這,正是當今消費主義的核心:

新產品的不斷淘汰更新,才能不斷推動經濟發展。

可你知道嗎?

不斷消費和報廢的迴圈並不是偶然發生,是人為設計的。

其根源就是:

計劃報廢,也即是故意設計容易損壞的產品。

計劃報廢最初只是被用於電燈泡的生產。

20世紀20年代,由全球幾家壟斷製造企業聯合商議,縮短電燈泡的使用壽命,以此規範並控制燈泡製造。

在簽訂協議前,普通燈泡的使用壽命是2500個小時,而簽訂後,要求壽命縮短到1000個小時。

如果有人違反約定,就會受到懲罰。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此後,計劃報廢更是被推廣到各行各業,在產品內建易壞零件,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比如,洗衣機中極易損壞的加熱元件、裝有密封板無法更換電池的電動牙刷、印表機的墨盒限制。

讓我震驚的是印表機墨盒設定的技術器,規定了可列印的最大數量,而一旦超出這個數量,就無法繼續列印,只能置換墨盒。

但實際上,墨盒裡的墨還有很多。

此外,手機內建的電池也被做過處理,這導致它們的壽命並不長,過不了多久就得更換電池或手機。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蘋果手機,真是沒用多久就去換電池了,可即便換了電池也起色不明顯。

原來,這都是製造商的“小伎倆”。

當然,除了人為改造商品,商家還在消費者腦中植入了“淘汰觀念”。

讓消費者成為至高無上的人,賦予消費者自由的權利,即消費主義。

競爭性消費主義、媒體引導、信用卡出現等,讓消費“升級”觀念逐漸深入消費者腦海。

從此,“淘汰式消費策略”成為消費主流。

用一句經典的語句來形容,那就是:

從前東西壞了就修,現在東西壞了就換。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利用人性的恐懼營銷

雅克佩雷蒂到一所治療機構體驗血清注射,據說這種方式能夠讓人變得年輕,重新煥發青春的生機。

雖然這種美容功效尚未得到證實,但依然擋不住消費者的趨之若鶩。

有趣的是,雅克佩雷蒂說他原本並不care自己會不會變老,但是接受了治療以後居然真的開始擔心起來了。

採訪主治醫師關於消費者的治療動機時,醫師說:

“人們都想青春永駐,一直年輕,我的出現就是給他們機會減輕恐懼和焦慮”。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利用人性的恐懼進行營銷,正是當下營銷的常見手段,而效果也是屢試不爽。

如果人們害怕生病,就把貼有保健標籤的商品賣給他們;

如果人們害怕衰老,就大力推銷所謂的抗衰抗老美容專案;

如果人們害怕落伍,就大肆宣傳成功女性30歲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奢侈品包包。

而如果有些概念原本消費者並不瞭解,那商家就會創造一種含糊其辭的理念,來改變人們的生活。

比如,把“抑菌”的概念從藥品護理轉移到日常生活品中,在普通商品上新增所謂的“抑菌”功效。

有抑菌功效的產品價格比普通產品價格更高,但實際上它們的效果差別大嗎?

答案是否定的。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雅克佩雷蒂做了個實驗,在用普通香皂和抗菌香皂同時洗手時,得到的除菌效果幾乎一致。

換句話說,可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某種商品,上面寫了某種功效的商品和沒有該功效的商品作用差不多。

而為達成該功效多付的錢卻成了智商稅。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轉戰兒童市場,引起成人童心氾濫

如果你問哪些人的錢最好賺?

一定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小孩、女人和老人。

我身邊有朋友專門做母嬰產品,這幾年很是賺了一筆錢。

家長寧願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買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而有孩子的朋友們,每年在娃身上的花費就佔家庭開支的重頭了,家裡光是孩子的玩具就能佔半個客廳。

“吞金獸”可真是名不虛傳啊。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紀錄片裡也說,兒童已經躋身重要消費群體的行列。

英國和美國的兒童,每年可以貢獻7000億英鎊的銷售額。

商場裡,商家們藉助體驗式娛樂的銷售技巧,向孩子家長們推銷鉅額的非必需商品。

實驗室裡,小朋友們玩遊戲的狀態正被悄悄觀察,以判定他們是否真的喜歡這款遊戲。

透過影片動畫的傳播,兒童們在很小時就形成了對動漫形象的認知和喜愛,相關周邊自然會被認可。

看到廣告裡別的小朋友在吃看似美味的巧克力,他們也想擁有同款。

兒童的購買行為是衝動的,但成年人的消費相比會複雜得多。

那該如何引導成年人開啟錢包呢?

商家透過兒童的成功推銷經驗,把成年人的“童心”吸引出來。

那個精緻女孩是怎麼一步步落入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扎心

兒童看完動畫片以後想要買喜羊羊的玩偶,成年人看完《星球大戰》,也想要盧克天行者的玩具。

商家告訴成年人:

誰心裡還不是個小男孩/小女孩呢?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只需要取悅你自己。

所以長大了的人,已經有幼年時的消費習慣(或者從前想買但買不起),肯定不願委屈自己內心深處的“小孩”,從而主動產生消費行為。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近兩年盲盒那麼火的原因之一吧。

看完以後,我原本模糊的消費認知變得清晰起來,調查記者雅克佩雷蒂的多方多人訪談切入,將真相層層剖開,感覺能得罪10W+家企業,這部紀錄片,我覺得打9。5分都不足為過。

此時此刻,

我更加明白所謂的營銷策略、消費理念不過都是資本家們絞盡腦汁所想的冠冕堂皇的藉口,其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從消費者身上刮出更多錢罷了。

消費主義陷阱處處在,請謹慎花錢,小心入坑。

藝荷,康波財經作者,公眾號:小柒有財花

90後女娃子,大條又細膩,想用有溫度的文字來記錄理財、生活的感悟,希望能為同樣對人生充滿預期的人帶來一絲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