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菜單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文/王小青

提到伊朗,你會在第一時間想起什麼?

帶著面紗的女性、豐富的油田、悠久的歷史……

這樣一個遙遠的文明古國,在被大家談起時,多少會帶些神秘色彩。

而 《我在伊朗長大》這本書,就從一個小女孩的視角,來講述了與伊朗有關的故事。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瑪贊·莎塔碧

作者瑪贊·莎塔碧於1969年出生在伊朗,經歷了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爭,曾到奧利地求學,現定居巴黎。

《我在伊朗長大》是一本自傳體漫畫,記錄了瑪贊10歲~24歲的成長經歷,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橫掃歐美漫畫大獎。

別看它的內容只有黑白兩色,在我心中,這本書的情節起伏和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本彩繪書。

瑪贊是王室後裔,家庭條件很好,有女僕,也有卡迪拉克,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伊朗那樣壓抑的背景之下,瑪讚的父母卻像是一股清流,幫助女兒踏上自由之路,讓她成為了一個不一樣的伊朗女性,也真正成為了她自己。

他們的教育方式,可以稱得上是教科書級別的。我們常說自由可貴,那身為父母,如何讓孩子走向自由?

一、為孩子破除不必要的枷鎖

先科普一個小知識:在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禁止了西方化的行為,並加強了對女性的管理,要求女性出門時要穿黑袍子戴面紗、不許化妝燙髮、不能和異性握手……

可以說,當時的外界,給瑪贊這樣的伊朗女性帶來了很多限制。

但她的父母,從來都沒有把這些限制當回事,更沒有強加到小瑪贊身上。

很小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問大家:“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

瑪贊回答:“我要成為先知。”

同學們聽到後哈哈大笑,覺得她瘋了。老師還把家長請去了,說瑪贊思想混亂。

瑪讚的父母對此很困惑,認為沒什麼,也一點不對此感到擔心。

看到這個場景的我,想起了那些常聽見的話語:

“女孩子應該找個穩定的工作,像當老師就挺好的”,

“創業有什麼用?還不如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的”……

雖然瑪贊長大後並沒有成為先知,但父母對她幼時夢想職業的態度,就體現了其背後的開明和尊重。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有一次,瑪讚的父母去土耳其,問女兒想要什麼禮物。

瑪贊想要一件牛仔夾克衫、巧克力、還有兩張流行歌手的招貼畫。

可這些東西在伊朗是非法品,很難被帶過海關。

父母買下招貼畫後,想折起來藏在箱子夾層裡,又怕有摺痕。

這時媽媽有了一個好主意:把爸爸的大衣裡襯撕開,再將招貼畫縫進去。

作為一個伊朗女孩的父母,他們沒有因為荒誕的規定而禁止女兒的合理愛好,反而是用負責任的態度去兌現了自己對女兒許下的諾言。

我想起了盧梭曾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個世界對孩子有很多既定的枷鎖,它們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並不是所有都必須要遵守的,比如 “女孩不適合讀書,能嫁個好人家就是她最大的意義”。

如果父母給孩子戴上太多不合理的枷鎖,那就是為孩子自動縮小更多的選擇範圍,選擇的範圍小了,走向自由的道路自然也就狹窄了。

父母要做的,不是一股腦地全盤接受這些枷鎖並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懂得識別和分辨,篩選出那些不合理的枷鎖並破除,為孩子增加走向自由之路的可能性。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二、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

瑪讚的父母很尊重女兒的自由意志,但這種尊重,是建立在正確認知上的,是有一定界限的。

當女兒的言行越界時,父母會及時制止,並有效引導女兒,打破她的無知和頹廢。

瑪贊有一次逃學,被媽媽知道了。

她企圖以媽媽不喜歡的宗教課為藉口來遮掩,但因為學校打來的電話,媽媽識破了女兒的謊言。

她大發雷霆,對女兒說:“現在是學習的時光,你以後玩樂的時間多著呢!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在這個國家裡,如果想生存,你就得比別人學習得多才行!”

瑪贊覺得媽媽像獨裁者一樣專制,不過我猜,此刻的她一定理解了媽媽當年的怒氣從何而來。

雖然媽媽不喜歡那時的教育環境,但她肯定不希望,女兒成為一個只會玩樂,忘記學習的人。

在伊朗,瑪讚的父母是很特立獨行的,他們討厭專制,也討厭戰爭,在女兒14歲那年把她送到了法國讀書。

在法國,瑪贊度過了一段很頹廢的日子,還學會了抽菸。

媽媽從伊朗來探望她時,並沒有問女兒經歷了什麼,而是抱著瑪贊說:“我很高興看到你在這兒過得這麼安穩,現在你必須付出努力,必須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我不管你以後做什麼,但一定要爭取做到最好。即使你成為一個歌舞廳的舞女,在‘麗都’跳舞也比在陰暗的地下室跳舞強。”

多麼簡單而樸素的真理啊。作為父母,我不會限制你的職業,也不會替你操控未來,只希望你無論走哪條路,都不會忘記努力二字的意義。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自由一直都是與規則相伴而行的,它不意味著放縱,也不等於為所欲為。

如果僅想著表面自由而任孩子發展,那很容易讓孩子上走彎路,最終通往的目的地很可能不是嚮往已久的自由,而是意想不到的深淵。

孩子還小的時候,心智尚不成熟。如果父母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任憑自由過了度,那說不定孩子某天的言行就踩了線,破了戒,這時後悔就晚了。

高層次的自由教育,是父母在給予孩子尊重的同時,幫他們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明白自由的邊界和原則,在學會自律中尋找到真正的自由。

三、為孩子培養選擇的能力

讓孩子走向自由的很重要一點是,使孩子體驗到選擇的快樂,而不是藉著父母的身份,在一些本該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的事情上,做出強制限定。

就像《愛與自由》中所說:兒童必須透過自由的選擇而獲得意志上的獨立。

可除了父母的強制,孩子也並不是生來就能做出有效選擇的,很多時候還會被環境和外界所限制。

好的父母,不僅不會剝奪孩子的選擇權,還會努力培養孩子能自由選擇的能力。

現在再看瑪贊,我覺得她是一個很自由的伊朗人,叛逆又大膽。

她居住在法國,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而《我在伊朗長大》最初是用法語創作的,同名電影是在法國製作的,最後在西方社會大放光彩。

在瑪贊小時候,伊朗的首都德黑蘭受到戰爭的攻擊,大家都逃走了,瑪贊一家卻留了下來。

這是因為父母認為,如果有未來的話,女兒必須先完成法語教育,這一點必須在德黑蘭才能實現。

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曾說:“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

瑪讚的父母用教育,提高了女兒的技能,開闊了女兒的視野,也為她的未來選擇奠定了實力基礎。

假設瑪贊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她可能不會說法語,不會受到先進思想的薰陶,也不會有未來這部作品的面世,更別談有什麼選擇的能力了。

之後,他們更是一步步喚醒了女兒的選擇意識,鼓勵她學會做出對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瑪贊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當她決定和戀人雷紮結婚時,父親和雷扎談話吃飯,希望他答應自己幾個要求。

其一,在伊朗,女人的“離婚權”是沒有保障的。但他的女兒必須享有這個權利,可以自主選擇是否結束婚姻。

其二,他和妻子是讓瑪贊完全自由成長的,如果女兒一輩子呆在伊朗,那會失去生機。他要求如果未來結婚後拿到文憑,要去歐洲深造。

後來,瑪贊和雷扎感情不和,分居了。所有人都在勸瑪贊不要離婚,但她還是勇敢地跳了出來,並決定前往法國。

臨行前,也就是在漫畫的最後,媽媽對瑪贊說:“你是個自由的女人,如今的伊朗不適合你,我不許你再回來了。”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在女兒還有些懵懂,看不清未來時,父母以長遠的目光,堅定的決心保護著女兒的選擇權,也努力為她營造了自由選擇的環境,最後也如願把她送到了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說,想要幫助別人解決問題,還不如傳授給別人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育也是同理。想要幫孩子做出正確選擇,父母還不如為孩子培養自由選擇的能力。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幫孩子做出的選擇才是正確的,但就算這次真的正確,他們也不能一輩子幫孩子做選擇。

作家畢淑敏曾說:“歸還孩子的選擇權,讓他做自己的主,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這才是孩子想要的愛。”

與其每次都苦口婆心地說服孩子接受父母的選擇,還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正確選擇的能力,為孩子營造自由的環境,在必要時引導,需要時陪伴,然後把未來的選擇權交給他們。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樣的能力,是孩子有力的翅膀,能助孩子直上雲霄九萬里。

我想現在的瑪贊,大概也沒有辜負曾經父母的期待吧。

如果沒有那些正確的引導,今天的瑪贊又會是怎樣呢?很難講。

瑪贊父母的做法是無法複製的,我們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當我們成為父母時,卻可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去一點點修正過去的遺憾,慢慢引導孩子走向大家都渴望的自由。

願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也能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向自由。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作者簡介:王小青,95後感性白羊女,研究生在讀,相信時間看得見,一直在努力成長為更好的人。

《我在伊朗長大》:外國這對父母,教育孩子絕了

我在伊朗長大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