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菜單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關於佛教修行的話題,前面做過基本的闡述,概括地說,所謂的修行就是修心,修正我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這三個方面,因為,言論和行為都是受思想控制,所以說修行就是修心。

其實,修行也就是修正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透過修行來改正身、口、意這三個方面行為造作,從而做到內心清淨,沒有妄想雜念。然後在這個內心清淨、與世無爭的基礎上去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只有在做好人的基礎上,才能談後面的修行,談出離解脫,談普度眾生,談成佛論道,否則修行就是一句空話。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我們都清楚,佛教修行首先要做到信,也就是要有一顆虔誠心,這個虔誠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沒有虔誠心就談不上修行,哪怕你當下有心修行,時間一長也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所以,我們要先理解佛教的基本理論,來奠定我們修行的信心。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關於佛教的基本理論前面的文章已經做過詳細的說明,總結起來就是三個方面,第一、眾生平等,佛教強調世間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人與佛是平等的,人與三界其他眾生也是平等的,所以這個眾生平等是佛教理論第一基礎。

第二、深信因果,佛教說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個因緣和合就是佛教中的因果法則,是前因後果的一種關係。

第三、神識不滅,這個神識就是佛教中的阿賴耶識,它是儲存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所有業因的地方,阿賴耶識也是三世因果論的理論依據。

心領神悟:星雲大師談佛學

星雲大師

文學藝術

免費閱讀

我們明白了佛教的基本理論,才能對佛教、對教導我們的老師,也就是菩薩和佛生起堅定的信心,有了這個信心就具備了修行的基礎,建立好基礎我們才能進入到修的階段。佛教對於修行有四個步驟,分別是“信、解、行、證”,信就是信心,就是相信,關於信前面已闡明,就是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論。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解就是解悟佛法經書的義理,這個屬於文字類的理解,要透過佛教典籍去學習修行的方式方法。行就是修行,進入到行才算真正的開始修行,前面的信和解都是修行的鋪墊,所以行是修行的重點,成敗就在這個行。證就是論證和證得,論證成果,透過前面的精進修行,最後要靠自己去論證去證悟,因為沒有一個固定是成果可以修,一切都要靠自己去證悟,這個證就是佛教中的實相般若。

梁啟超談佛學

梁啟超

文學藝術

免費閱讀

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四步驟“信、解、行、證”,這個“行”是修行的重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修行呢?修行的重點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首先就是戒,戒律才是一切修行的核心所在。佛陀即將涅槃時就說過,我涅槃後,後世之人因以戒為師,方可修成得道,所以說,佛教中的戒律是修行的根本,如果不持戒那麼就談不上修行。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戒律又分為在家居士和出家僧眾兩種,在家居士需要持五戒、十善、六度等等,其中五戒是基本,就是說在家居士必須要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

出家僧眾需要持比丘二百五十戒、沙彌十戒、出家菩薩戒等等,兩者都是持戒,但是在家與出家有較大區別,主要是持戒的比重不同,在家居士相對較輕,出家僧眾就更為嚴格。

改變人生的佛學課

楊承清

社會科學

免費閱讀

我們修行能夠嚴格遵守佛教戒律,接下來就可以修定,這個定就是禪定,打坐靜思的意思,透過禪定能夠把自己的心念安住下來就是定。有了定自然生慧,慧就是般若智慧,這個般若智慧不完全是聰明的意思,聰明是思想層面的體現,般若智慧是精神層面的悟性。

佛學:修行的核心在持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自然生慧

結語:

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得圓滿解脫,但是對於我們世俗人來說,修行就是改正自己不好的心念,從做一個好人開始,然後去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得智慧,有了智慧還要結合福德才能最終圓滿成就。

作者創作不易,打賞聊表心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發表你的高見!

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悟心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