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阿德勒在《走出孤獨》15講中的核心觀點

菜單

阿德勒在《走出孤獨》15講中的核心觀點

阿德勒在《走出孤獨》15講中的核心觀點

首先我得說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真的很高,其實內容、邏輯感都很強,個別觀點,會讓人醍醐灌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距離上一次讀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但是當時讀那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像讀這本書一樣,讓我覺得這些觀點無比珍貴。

為什麼要講閱讀感受呢?很多書讀起來道理很深,專業名詞也很多,這樣的情況下你要麼就一口氣把整本書讀完再去查那些專業名詞是什麼意思,要麼就邊讀邊去做一些檢索工作。

但是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去閱讀,都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在沒有完全理解其內容含義之前,總是覺得這個閱讀過程差點意思。

但是今天這本《走出孤獨》不但解釋了許多人都思考不明白的人生問題,還能讓完全被其內容所吸引,能夠沉浸其中,每個字都不想錯過,每句話都能讀得進去。

至少我的個人感受是這樣的。如果你喜歡心理學知識,那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它的內容並不是只和孤獨有關,有種名字“配不上”內容的名不副實之感。

人需要在為他人做貢獻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價值

人是無法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只有在社會、集體中才能得到實現。

我們需要實現自己的社會感,需要為了能夠持續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貢獻,而努力去提升自己。

比如為了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而去讀書,去學習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如果一個人做事的終極目的,只是為了自己,那麼最終他一定會被社會“拋棄”,因為社會要想和諧、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就需要更多的人為了社會發展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會感。

反過來,這樣的社會才為我們提供更穩定的制度、秩序和更和諧的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而環境也是由人的行為創造出來的。

所以如果你沒有任何能夠提供給社會和他人的價值,你就會漸漸失去自己的社會感,你會開始感到自己不被需要,而不被需要就是“被拋棄”的感覺。

其實,真正的孤獨其實是一種可怕的選擇,只是很多處在孤獨煎熬中的人無法意識到這一點。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

為什麼有些人會只關注自己的利益,而持續忽視對社會感的重視和參與度呢?

這就要談到人應對這個世界的行為方式了,在書中它被稱為“統覺表”。

每個人都有自己唯一的處事方式,他們其實是受一切你接觸過的環境的影響而逐漸被構建出來的。

作者認為一個5歲的孩子其實已經能夠利用這張統覺表來觀察周圍的環境了,同時也會做出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做出的行為。

所以這問題的根源就勢必要牽扯到家庭教育的問題了。

作者直言:“生理缺陷、被寵壞和被忽視,是導致錯誤人生意義 的三大原因。在這些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往往也是錯誤的。如果沒有得到幫助,他們很難自我矯正,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選擇較好的人生意義。”

生理缺陷導致自卑,自卑的孩子會因為在心理上沒有被正確地引導,而導致無法從自卑中走出來。但是也有非常多生理有缺陷但卻依然能夠透過對社會做出貢獻而逐漸走向成功的人。

被寵溺的孩子會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只對他一個人好,應該滿足他的所有需求,一旦他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就會造成嚴重的挫敗感,

這樣的人是無法發展出獨立性和獨立人格的,他們只能依賴他人的能力存活。

被忽視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對他人是沒有任何影響力可言的,所以很難主動和他人產生合作關係,也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為了獲得他人認同而做出迎合他人的行為,但是這一切都不符合他自己的需求,所以他們也

無法和他人保持愉快且可持續的合作關係。

上述三種狀況,也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好比一個母親很可能只關注孩子的學業、吃穿用度、但絲毫不關注他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有些方面給予過度的關注、有些方面卻在持續忽視。

被忽視,不是說這孩子沒人管,而是對他來說,他心理真正的需求和發展節奏就是完全被忽視的。換言之,父母關注的是他們覺得孩子被這樣“管”才是對的,而不是關注這個獨一無二的孩子需要被怎樣教育才會能發展得身心健康。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得知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就需要聽他講述他童年的經歷,每個人對自己的記憶的解讀方式都是不同的。

你如何解讀你童年的記憶,將反映出你如何理解你的經歷、以及你童年被對待的方式。

作者認為透過每個人對自己記憶的解讀,我們就能看出他們的人生意義,而因此,我們也能夠從中發現錯誤的意義、找出錯誤的根源。

而唯一能夠使這些錯誤得到糾正的方法就是“訓練他們與人合作、更勇敢地面對人生。”

在訓練合作關係的過程中,使心靈得到成長、心智逐漸成熟,漸漸地你就會發展出責任感和社會感,你還會不斷提升自己的貢獻能力,於是心理方面也會得到健康發展。

個體需要自我成長,才能瞭解他人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意識得到或意識不到的潛在目標,人們所觸發的行為形成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整體的運動軌跡。

我們需要持續發展自己的心靈,使其能夠既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感,又能適合社會生活。

然而社會生活的複雜程度又是由於每個人深受不同的影響所導致的,因此,我們還是需要去探尋個人生活中的行為軌跡,瞭解個體目標,實際上就是在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

透過對個體行為的探尋,我們就能發現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這裡指的目標並不是只是人們的每個行為想要達成的目標,而不是什麼宏大的理想、夢想等。

一個人從嬰兒時期開始便會為了實現獲得他人關注、安全感及他人認可等目標而對周圍的環境做出必要的本能反應。

童年生活其實會帶給每個人以不同的目標感,因為目標不同,所以人們為了實現各自目標而努力的方向、和做出的行為也就擁有了獨特性和唯一性。

而人的心靈也是在不斷尋找安全感和社會感的平衡中得以發展和成長的。

為了在自己所面對的社會環境中使心靈發展出足夠強的適應能力,人們就會偏好於從小到大遵循的心理感受而定義潛在目標和行為。

一個人越瞭解個人生活背後遵循的目標和行為的複雜性,他在心靈和心理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越強,同時,他也會越來越接近真理。(作者的表達是“絕對真理”)

童年生活帶給人的影響之深,使其就算在生活方式上已經全然脫離了生長環境,但是在制定行為目標、以及觸發行動時也依然還會遵照兒時的統覺表,因為那是最初讓他在“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得到安全感的保障性行為。

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身邊的社會生活

你對一個人做事的目的和行為有了一定的瞭解,你就對你需要融入的社會生活多了一分了解。

其實人的終極目標都是融入社會生活,追求社會感,然而不得不重申的一點就是,這個複雜的社會生活就是由所有人構成的,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對整體的社會生活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所以瞭解人們的行為模式,才能更好地與人建立聯絡、產生合作關係,同時也是我們在為了實現社會感、為了更好地為人類整體的社會生活做貢獻而尋找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在兒時所生長的環境中沒有被建立起社會感,也就是無法信任他人,無法和他人好好合作,要麼全然忽視自己真正成長的目的,一味去滿足他人的需求,從而以獲得短暫地融入群體的一種感覺;要麼就是隻關注自己的需求,並且認為全世界都該為自己服務,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

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是真正能夠滿足人類終極需求的表現,並且絕大多數人身上會同時存在這兩種行為。

書中提到人其實始終都在追求社會感和優越感。沒錯,你沒看錯。

社會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有所貢獻,同時還能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而努力提升自己的過程中,你付出了很多,隨著而來的就是被人認同、稱讚,也就是優越感。

如何獲得優越感,也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作者針對虛榮這個話題討論了足足一個章節,在這部分內容中,他提到虛榮的人為獲取優越感會不擇手段。有些人會把這種虛榮的作態浮於表面,也有些“聰明”的人會把虛榮掩藏起來,對外卻呈現出一種謙卑和善的行為。

但是很多行為不論你如何隱藏,都一定會有所體現。

假的始終真不了,為了在他人面前呈現出一個完美的社交形象而去做或不做什麼,這種刻意而為之的做法總會被人察覺的。

對此,阿德勒表示“貪慕虛榮的人給自己樹立了要給永遠無法企及的目標——戰勝世界上的所有人。如果你總是覺得什麼都做不好,那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目標了。”

其實為了滿足自己在他人面前永遠完美的形象而去不斷調整自己言行的人內心有多孤獨,我們常人可能很難想象,因為他們需要在每個人面前都打造一個完美的側面,同時在心裡可能又會暗暗地和自己較勁,希望每個側面都能再完美一點。

過度關注自己,還會引發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社交恐懼,也可以稱之為社交焦慮,前段時間剛看完《無壓力社交》,書上對於社交焦慮者給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減少自我關注。

我們可以關注自己,也需要給予自己足夠的關注度,但絕對不是在所有場合下、面對任何人時,都只關注自己以及自己的社交形象。

換句話說,

真正健康的優越感來源於你被人需要時,恰好運用了自己的某種能力,做對了一些事情,致使你滿足了被他人需要的感受。

不論是物質上、精神上、心靈上、還是思想上,總之你能帶給他人一些幫助的同時,自己的價值感也得到了他人和自我的認可,這時候產生的優越感才是正向的,它能推動你為了被他人和自我同時認可而持續付出努力。

因為優越感和社會感是同時存在的,但虛榮則是一種只有負增長的優越感,並且由於過度關注自我、過度關注自己的社交形象而去虛構或假象一個外部世界,並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的社會感。

不論是優越感或是社會感,都是建立在你對真實世界做出真實反應的基礎之上才會逐漸獲得的,它並不會讓你內心變得特別矛盾和擰巴,而是非常想要留住這種感覺的舒適的體驗。

寫在最後

因為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所以書中在某些詞語的使用、以及一些觀點的產出會和現在人們的想法、環境有那麼一點不同,不過作者所闡述的核心觀點及內容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依然完全適用。

同時,因為是彙編形式的緣故,所以許多讀者反應本書的內容與《自卑與超越》有些相似之處。我想我們讀書並不只是一味地要獲取完全沒接觸過的新知,或是一味尋找鞏固自己已知的東西。

我們可以先報以謙卑、開放的心態去閱讀作者輸出的思想,然後再去對接收到的知識、資訊進行主觀上地辯證和取捨,這樣做將會使閱讀時刻更加高效,也更容易有所收穫。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