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菜單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首先,無論是聯想還是柳傳志,在法律層面應該沒有多少問題,如果沒有事實證據,光靠懷疑和揣測是不能給人定罪的。

至於自媒體大V所說的,其實是另外的路數,不能因為別人說了你願意相信的話,就認為那是真理。

實際上,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上,任何人的話都應該經過獨立思考的過濾才行,不然的話,思想一旦變得極端起來,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可能就成為被利用的工具了。

保持客觀和理性,才能實事求是,洞察真相。

近年來,聯想之所以屢屢遭人嫌棄,從本質上說,主要是因為其表現太讓人失望了。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很多70後和80後的朋友應該記得2000年前後的電腦市場什麼樣,當時國內電腦品牌是聯想和方正的天下,我們買電腦,要麼是買這兩個牌子,要麼是到電腦城組裝。

聯想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曾常年排在第一位,自楊元慶負責銷售後,聯想的營銷確實做得很好。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聯想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

其實,聯想最初的啟動資金和人都是來自中科院,而聯想賴以起家的產品是倪光南研發的漢卡。

這裡要解釋一下,在1984年那個時候,電腦的運算能力十分有限,任正非曾在文章中提到過蓋茨的一個笑話,“無論對誰來說,640K記憶體都足夠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個年代的電腦硬體的水平。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因為電腦運算儲存的能力十分有限,而漢字的詞庫又很大,會佔用很多本來就有限的運算能力,導致電腦動輒宕機。倪光南是當時國內一流的計算機專家,為了解決漢字佔記憶體多的問題,他給電腦做了一個外掛——漢卡。

倪光南有書生報國的情懷,他沒有在意自己核心技術市場化和股份、利益等問題,在柳傳志等人“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倪光南只提了三個條件,“不做官、不接待記者、不赴宴會”。

自倪光南加盟後,聯想先後推出8種型號的“聯想漢卡”,在國內市場打出了名氣,賺了很多錢(一張卡一度賣到4000塊,當時工資水平也就幾百塊)。

可以說,沒有倪光南,很難有聯想後面的成功。聯想在最初,確實是靠技術創新起家的。

而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電腦配置越來越高,漢卡的作用就下降了,聯想又順勢做起了組裝電腦的生意。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作為聯想的總工程師,倪光南強調技術研發路線,他一心要打破windows+intel的壟斷格局,力主聯想拿錢做晶片,但柳傳志認為不可能,兩人的矛盾開始激化,結果是倪光南離開,聯想最終走了柳傳志的“貿工技”路線。

多說一句,在倪光南出走之前,他主導研發的聯想交換機水平是國內最好的,華為當時要落後不少。但隨著倪光南的出局,後來這個部門就不行了。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事是柳傳志做錯了。但客觀來說,柳傳志當時的選擇不是最好的,但是最穩妥的。別說是聯想,就是當時的國外的幾個廠家(IBM等)也不是微軟和英特爾聯盟的對手。畢竟,一個企業肯定打不過一個生態。

後來倪光南組建團隊做晶片和系統,找了很多國內的網際網路大廠,都是行不通,最終失敗了。市場是無情的,光有研發不行,科研成果如果無法轉化為市場銷售,那就形不成良性迴圈,自然就被淘汰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任正非是戰略高度了。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聯想走的是商業化的路子,先賺錢再談其他,而華為強調既要技術研發也要賺錢,用任正非的話說,就是要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沿途下蛋”。

華為的崛起,在於任正非制定的發展策略,先靠有競爭力的產品(相比昂貴的國外品牌,華為在功能上差不多,但價格低很多)佔領市場,賺到錢後,繼續投入研發,產品越來越好,這就形成了良性迴圈。

不過這條路很難走,柳傳志就曾承認不如任正非有魄力,“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

從商業的層面講,聯想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聯想的問題主要是在於名氣、地位和責任不匹配的問題,你作為中國最大的IT公司,常年是國內採購的指定產品,“民族企業”嘛,但表現卻讓人一再失望。

柳傳志曾在採訪中表示,希望“在業務上聯想能夠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但光從研發投入就可以知道,別說跟華為比,就連小米都更強一些。這麼多年過去,提到聯想,人們就想不出它有什麼核心技術。如果一個“民族企業”長期缺乏進取心,一直不爭氣,又如何讓人尊敬?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柳傳志是中國企業界的一個代表人物,他的艱苦創業和經營理念,都值得佩服。事實上,國內很多企業家都對柳傳志很尊敬,所以他有個“商業教父”的名頭。

但聯想今天的局面,柳傳志作為企業創始人是負有責任的,關於聯想的負面訊息,恐怕不是靠“打榮譽仗”能解決的。

從倪柳之爭開始,聯想就選擇了一條容易走的路,商業公司也賺錢為本,股東和高管的利益明顯更高一些,這從聯想的財報就能看出來。

在聯想官網看到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的一句話,“作為中國最大的IT公司,聯想37年的發展史,就是與中國社會共同完成IT技術躍遷的過程。資訊時代,聯想透過設計、生產國產電腦,架設了中國資訊化普及的橋樑。”

想問一句,如果聯想面臨華為那樣的境遇,被卡了脖子,它還有什麼產品呢?資格老,不代表不平庸。

沒有核心競爭力,利潤率都上不去,就算只為了掙錢,聯想也確實要“聯想一下”了。

最後,無論是倪柳之爭還是聯想和華為的路線選擇,都是很有價值的商業案例,能給人以啟發。

聯想和柳傳志為什麼不討人喜歡?這篇文章點透了,建議收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