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IPO前哨|港股醫療器械IPO破發頻現,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禦寒”

菜單

IPO前哨|港股醫療器械IPO破發頻現,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禦寒”

9月26日,據港交所披露易顯示,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醫療機器人”)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這標準著繼心脈醫療(688016。SH)、心通醫療-B(02160。HK)之後,微創醫療(00853。HK)旗下另一大資產平臺將登陸資本市場。

在未遞交上市申請書之前,即2020年9月,微創醫療機器人被高瓴資本、CPE、貝霖資本、遠翼投資、易方達資本等多家知名戰略投資者看好,並獲得高達30億元的融資。投資後估值更是飆升至人民幣225億元,妥妥的骨醫療機器人領域的“獨角獸”。

然而,與去年醫療器械領域獲得資本市場追捧不同,今年下半年起,港股醫療器械板塊上市破發“寒意十足”,最近新上市的4家醫療器械板塊的企業上市首日均遭破發。

那麼,在醫療器械板塊新股頻現的當下,即將登陸港交所的“獨角獸”微創醫療機器人,能從醫療器械板塊新股破發潮中突圍嗎?此外,微創醫療機器人自身成色幾何呢?

百億市場靜待爆發,微創醫療機器人順勢而起

早些年,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中國產量雖居世界第一,但是在大部分高階醫療器械領域,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被強生、史賽克、美敦力、飛利浦、CE、西門子等跨國企業佔據,國產替代還不足以取代其市場地位。

近年來,高階醫療器械行業逐步成為中國未來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及市場規劃相關政策持續出臺;隨著中國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緊跟國家發展步伐,不斷加碼醫療器械高階市場。其中,醫療機器人這個細分賽道中的服務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及康復機器人四大領域增長最為顯著。尤其是微創醫療機器人深耕的手術機器人市場(包括腔鏡手術機器人、泛血管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等等),湧現了大批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例如,威高手術機器人、康多機器人、天智航(688277。SH)等企業。其中,絕大數企業手術機器人產品(腔鏡手術機器人佔多數)處於在研臨床狀態。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隨著機器人輔助手術(或RAS)日益融入臨床實踐中,作為傳統手術的尖端科技的補充,並在愈來愈多情況下取代傳統手術。隨著裝機基數增長及RAS的數量持續增加,手術機器人廠商的收入來源亦將多樣化。隨著消耗更多耗材且須加以補充,以及醫院為培訓和維護服務支付更多費用,預期非機器人的銷售收入會大幅增加。由於該等因素,預期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由2020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3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達24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4。3%,領跑全球市場。預期全球市場將由2020年的83億美元擴大至2026年的33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達2,17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6。2%。

在中國手術機器人百億賽道靜待爆發之際,微創醫療開始加大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的佈局,並將微創醫療機器人推向“全球第一梯隊”。

具體而言,2014年4月微創醫療開始研發腔鏡手術機器人,並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發展中眾多孵化專案中的一個。2015年,微創醫療便在國內成立了微創醫療機器人;同年釋出了骨科機器人(即“鴻鵠”)的可行性研究。2017年,微創醫療機器人完成了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即“蜻蜓眼”)的設計。2019年-2020年兩年時間裡,微創醫療機器人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品圓邁、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產品蜻蜓眼及骨科機器人產品鴻鵠,先後獲納入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式,即綠色通道。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圖邁及鴻鵠處於註冊批准階段,蜻蜓眼也在近期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微創醫療機器人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擁有覆蓋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長的手術專科(即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及經皮穿刺手術)產品組合的公司;而在招股書中微創醫療機器人強調“我們是全球第一梯隊的手術機器人公司,致力於設計、開發及商業化手術機器人,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複雜的外科手術。”

在微創醫療機器人圖邁、鴻鵠、蜻蜓眼臨床試驗階段取得突破性進展之際,隨著天智航率先登陸資本市場(於2020年7月成功登陸科創板)後獲得二級市場追捧後,微創醫療開始為微創醫療機器人登陸資本市場鋪路。

在輔導上市前夕,即2020年9月,微創醫療機器人先引進“微創系”老熟人高瓴資本、易方達等知名機構投資者,共完成30億元融資。其中包括15億元的直接增資以及微創15億元股權轉讓款。據悉,此次投資完成後,微創醫療機器人估值更是飆升至人民幣225億元。

融完巨資的微創醫療機器人,便馬不停蹄地向科創板奔去。2020年12月31日,微創醫療機器人已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彼時,高瓴資本持有8。05%的股份,為微創醫療機器人最大外部機構投資方。

然而,2021年6月10日,微創醫療機器人突然轉戰港股市場,遞交了上市申請書,並於9月26日透過港交所聆訊。

百億好賽道背後:尚無商業產品,虧損依舊

微創醫療機器人雖轉戰了港交所,但不變的是目前公司尚無商業化產品,並未產生任何收入,賬面虧損依舊。據招股書顯示,微創醫療機器人三款核心產品圖邁、鴻鵠及蜻蜓眼均處於註冊申請階段。

IPO前哨|港股醫療器械IPO破發頻現,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禦寒”

據招股書顯示,微創醫療機器人2019年、2020年的虧損為6,980。1萬元、2。09億元。2021年上半年虧損約2。42億元,較2020年上半年的4,896。6萬元擴大3。95倍。虧損主要由研發成本和行政開支導致。

IPO前哨|港股醫療器械IPO破發頻現,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禦寒”

從研發投入上看,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研發成本分別為6,188。1萬元、1。35億元及1。60億元。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預測,未來研發投入還會著研發活動的增加而增加。這意味著倘若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在研產品短時間還無法步入商業化,來自研發費用產生的賬面虧損可能還會增加。

“高估值+

虧損”之下,

能否抵禦破發“寒流”

今年一季度開始,資本市場投資情緒對高估值板塊持“恐高”態勢,對科技、新經濟、生物醫藥、醫療裝置等高估值板塊持謹慎態度,反而對前幾年投資關注度較低的火電、建築、港口、公路等板塊鍾愛有加。其中,自7月份起至今,醫療裝置板塊跌幅位居前列。據富途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7月02日至9月27日,醫療裝置板塊累計跌幅為33。6%。

在醫療裝置板塊中,康聖環球、心瑋醫療、先瑞達醫療及堃博醫療四家新上市的醫療器械企業跌幅最甚。截至9月27日收盤,上市至今,康聖環球、心瑋醫療、先瑞達醫療及堃博醫療跌幅分別為36。4%、41。46%、36。56%及21。4%。此外,先於微創醫療機器人登陸資本市場的天智航亦是如此,7月份至今股價跌幅逼近三成。據富途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7月01日至9月27日,天智航股價累計跌幅為28。97%。

IPO前哨|港股醫療器械IPO破發頻現,微創醫療機器人如何“禦寒”

值得注意的是,康聖環球、心瑋醫療、先瑞達醫療及堃博醫療四家7月份上市新股上市首日及暗盤交易均遭遇破發,實屬罕見。某種層面也反映出二級市場投資者對醫療器械板塊新股投資熱度並不高。在此背景之下,頭頂諸多光環的微創醫療機器人能否擺脫“破發”命運,我們且看且行。

文: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