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德州扒雞是怎麼來的

菜單

德州扒雞是怎麼來的

故事發生在清朝。德州在山東境內是一個小城,別看德州不太出名,可德州出產的一種名吃卻是赫赫有名,那就是德州扒雞。許多人慕名來德州為的就是吃上正宗的德州扒雞。

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作為貢品,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在民間非常受歡迎,品嚐者都讚不絕口。

德州扒雞是怎麼來的

德州扒雞是怎麼來的呢?德州歷史很早,成為州府的歷史就有2000多年。到明末清初,因為運河上漕運繁忙,德州的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很快,跑漕運的很多船隻都在德州停靠,或採購食物或短時修整,帶動了德州當地服務業發展,尤其是飲食業更是一片繁榮的景象。跑漕運的船採購食品能夠長時間儲存最重要,再好的食品如果放上兩三天就壞了船老大是絕對不會採購的。這些漕運船採購食品的第一標準是必須能夠長時間儲存。

為了能夠招攬到漕運船的食品生意,德州加工食品的作坊絞盡了腦汁。因為燒雞和燒餅比較好儲存,因此在德州做燒雞和燒餅生意十分火爆。離漕運碼頭不遠的一條大街是專門做飲食生意的。沿著街道一字排開的鋪面都是幹這行的。有開酒館的,有開茶樓的,有開飯莊的,有賣燒餅的,有賣燒雞的,有賣包子的,有賣羊肉湯的,五花八門,都離不開一個“吃”字。

這些鋪面裡有一家“賈氏燒雞店”。開店的東家和掌櫃的都是一個人,叫賈建才,30歲出頭。他家做燒雞的手藝那是從他爺爺那輩子就傳下來的,到他已經是第三代了。賈建才做生意講誠信、守規矩、為人和氣,所以生意還算不錯。不過在德州做燒雞的作坊太多,賣燒雞的鋪面也多,儘管賈建才兢兢業業,老老實實做生意,可是也不比別人的生意好到哪裡去,鋪面一直也沒有擴大,還是他爺爺留下的那點產業。賈建才心裡很著急,可一時半會兒的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只能維持現狀。

鋪面小,只僱了一個夥計,許多活兒都是賈建才自己幹。這一天,店裡的夥計來到賈建才的房間對他說:“掌櫃的,我想辭工,不幹了”。這個夥計平時做什麼事都很認真,為人也好,他要辭工,讓賈建才有點捨不得,問他:“為什麼不在我這兒幹了?嫌我給的工錢少嗎?”

夥計說:“不是,是我母親常年有病,需要有人照顧,所以才辭工的。”

賈建才自己也是個孝子,聽說夥計辭工是為了照顧自己的母親,也不好再挽留,就說:“多給你支兩個月的工錢,回家好好照顧你母親吧。”

夥計謝了賈建才又說:“掌櫃的,我走了,怕你一時找不到人,耽誤做生意,特把我表弟周小三叫來了,不知你想不想用?”

賈建才一聽,很高興,心想:“你看人家這夥計多好,自己走了,還想著我的買賣”。

“你明天叫他來幹活就是,你介紹的人錯不了”,賈建才一口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夥計就把自己的表弟周小三兒帶來了,賈建才一看這小夥子不錯,憨厚老實、像個幹活的人,一口答應留下。周小三兒到了賈建才的燒雞店以後跟著賈建材學徒做燒雞。先打下手,做點雜活,人老實聽話,賈建材叫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這天,賈建才把新殺的30多隻白條雞收拾好,放到了大鍋裡,叫周小三給大鍋里加滿水。做燒雞都是先把白條雞用各種佐料醃好,然後再放到鍋裡,再加佐料煮,煮了之後撈出來晾乾加工。燒雞做的好吃不好吃,煮的時間長短,加什麼佐料,火候的大小,非常重要,這是一個技術活,全憑經驗把握。所以要學會做燒雞,第一步必須學會掌握燒火的功夫。賈建才看到周小三給鍋里加滿了水,自己把一包佐料放進大鍋裡,就叫他往鍋灶裡送柴火。這燒柴火也是個技術活,什麼時候用大木頭板子,什麼時候用樹枝,什麼時候撤火,都要掌握到位。怎麼掌握火候呢?關鍵是看鍋裡的水煮到什麼時候水位到哪裡,用什麼樣的火早一點兒晚一點煮出來的雞味道差別很大。賈建才今天想教周小三的就是學會觀察鍋裡的水位,賈建才叫周小三兒把鍋灶下的柴火點著,這時候聽到外面有人喊自己,“賈掌櫃,賈掌櫃”,賈建才急忙從廚房裡出來,嘴裡答應著“來啦,來啦”。賈建才走到外面一看是鄰居——開茶館的田掌櫃,忙問“什麼事啊?”田掌櫃說:“今天我親家從青州來了,還給我捎了不少東西,他放下東西就要走,這哪行啊?怎麼也得請人家喝杯酒不是?我的酒量不行,你過來當陪客好不?”

賈建才說:“哦,我不方便,鍋裡還煮著燒雞呢。”田掌櫃說:“就一會兒功夫,不耽誤你煮燒雞,你喝完酒回來來得及。”

多年的鄰居,賈建才也不好意思駁田掌櫃的面子,答應去當陪客。對周小三說:“我有事出去一下,一會兒就回來,你看著鍋,別讓鍋灶裡的火滅了。”說完賈建材就跟著田掌櫃走了。看到賈建才跟著田掌櫃走了,周小三不敢大意,搬了一隻板凳坐在鍋灶前,不斷往裡面蓄柴火,生怕火滅了叫賈建才怪罪自己。

賈建才到了田掌櫃家,本以為陪客人喝幾杯酒,說幾句客套話就回來,沒想到田掌櫃的親家也是個做燒雞的,和賈建才是同行,又特別善講,兩個人聊起來特別投機,尤其說到做燒雞的事兒,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越聊話就越多,越聊就越說不夠,酒也喝多了,賈建才就把家裡煮燒雞的事兒忘到腦後去了。周小三兒左等賈建才不回來右等賈建才不回來,自己又不敢出去找他,只好守著鍋灶不斷地蓄柴火,看見大鍋裡咕嘟咕嘟地不斷往外冒熱氣,那燒雞的香味兒真好聞呢,饞的周小三直流口水。過了小半天,周小三開啟鍋蓋一看,鍋裡的水都要乾了,賈建才再不回來可就乾鍋了,這可怎麼辦呢?就在周小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的時候,賈建才醉醺醺地回來了。周小三看見他進門,大聲喊:“賈掌櫃,你可回來了,鍋裡的湯要乾了。”這句話像盆冷水從賈建才的頭上澆到腳底下,賈建才一激靈酒醒了。“我的天,我的鍋裡還煮著燒雞呢”。賈建才急忙開啟鍋蓋,看到鍋裡還有一點湯,再晚一點就乾鍋了,“快,撤火。”賈建才大聲喊著,周小三急忙從灶火底下把燃燒的柴火撤出來。一鍋燒雞全煮過了頭,按照以往製作燒雞的方法來做這鍋燒雞肯定是不行的,因為雞煮的太爛了,沒辦法做成燒雞了,留下來自己吃吧?吃不了,扔了吧?又捨不得。小本買賣賠不起,賈建才別提多後悔了,思來想去還是得把煮過頭了的雞賣出去,多少掙點錢回來。可賈建才是個有商業道德守誠信的人,自己燒雞沒做好,就不能當燒雞賣,怎麼辦呢?賈建才左思右想,冷不丁想起剛才喝酒時,田掌櫃的親家和自己說過他做燒雞的事兒,有時候是故意把燒雞做得爛一些,好照顧老人和孩子,他們牙口不好,爛一些的燒雞他們更喜歡。想到這裡賈建才眼前一亮,我不叫這些雞是燒雞,換個名字還不行嗎?換個什麼名字呢?賈建才一時想不好,心想先把雞賣了再說。於是招呼周小三兒從大鍋裡撈出煮過頭的雞放進大木盆裡端到店裡去賣。這些雞往案上一擺,那股香味兒啊就吸引了路人紛紛走到店裡,看賈建才賣的是什麼雞。

“賈掌櫃,這是燒雞嗎?”有人直截了當的問。

賈建才不敢說這是燒雞,只好打馬虎眼說:“額,這個吧,額……”

“這個不是燒雞那是什麼雞?”偏偏遇到有人喜歡刨根問底,賈建才被問得不知怎麼回答才好?這時站在旁邊的周小三兒看到案上的那些雞都趴在那裡,順口說了一句“這是我們店新做的趴雞”。“對,對,是扒雞扒雞。”賈建才自我解嘲。沒想到這句話引起顧客的興趣,“光聽說德州有燒雞,沒聽說德州有扒雞啊,買只嚐嚐,什麼味道?”

你買一隻,我買一隻,一會兒就把30多隻扒雞賣光了,有的人急性子,當場買了扒雞就吃,覺得味道比燒雞味道好,問賈建才:“你明天還賣扒雞不?給我留一隻啊。”賈建才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穫,連聲說“賣,賣,明天還賣德州扒雞”。歪打正著,賈建才在無意之中創造了德州扒雞。他又是一個善於動腦的人,扒雞開啟市場後,不斷改進製作扒雞的工藝,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燜,延長一定時間,佐料也進行了改進,在德州的飲食界獨樹一幟。

“德州扒雞”很快就窗戶口吹喇叭——名聲在外了。一提起德州扒雞,凡是吃過的人都交口稱讚。後來德州知府把德州扒雞進貢給乾隆皇帝,還特意附了一首詩:“輕輕一抖骨肉分,香味撲鼻好襲人,若問這雞為何好,入口甜心齒留津”。乾隆皇帝吃了德州扒雞,大加讚賞,親自把它定為皇家貢品。由此,德州扒雞更是名聲大噪,成為遠近聞名的地方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