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菜單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上市前鋪天蓋地的宣傳,上市時各種顛覆行業的論調,上市後月銷量卻一直難有起色,隨後徹底被市場遺忘……這樣的車型,在近兩年的車市中越來越多地出現。

在品牌、車型、技術皆過剩的汽車市場,競爭變得越發殘酷。一款產品成功與否,決定權掌握在於使用者而不是車企手中,一款車設計是否出色,效能是否出眾,品質是否過關,一切都由使用者說了算。

而使用者的認可,往往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才能體現出來。那些已上市一段時間,傳播力度開始減弱,但市場表現依然堅挺的產品,往往就是受到市場真正認可的車型。

對此,我們將對一些重點新車進行一次“半歲”點評,看看他們上市半年後的整體表現如何,是否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為何以半年為時間節點?因為新車上市後往往需要經過產能爬升的過程,時間太短不足以看出市場的真實反應,而時間太長了,其表現又可能會受到大環境波動或政策改變等客觀因素影響。因此,半年時間,是考察一款新車真實產品力相對合適的時段。

現在是8月份,半年前即2月份,考慮到2月是汽車行業的淡季,上市新車不多,因此我們將1月上市的新車也納入文中。

特斯拉Model Y:銷量一路高歌的背後,品牌危機日漸突出

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ModelY正式上市,成為今年第一款重磅車型。新車前期只推出了長續航版和高效能版兩個版本,官方指導價分別為33。99萬以及36。99萬。

作為特斯拉第二款國產車型,Model Y可謂在光環下誕生,售價公佈後市場反應十分熱烈,3個月內月銷量就成功破萬,上半年累計銷量超過4。6萬輛,位列新能源銷量榜第三名。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不過,在Model 3和Model Y同步熱銷之際,特斯拉的危機卻進一步凸顯。

就在Model Y上市的同一天,特斯拉將Model 3入門車型的售價從26。97萬(2020款標準續航後驅升級版)拉低至24。99萬(2021款標準續航後輪驅動升級版),而原有的高效能全輪驅動更是直接下調了7。99萬,為Model Y讓路的意圖再也明顯不過了。

3月24日,Model Y進行了一次”謎之漲價”——上調了8千元,官方解釋是受原材料成本波動所導致。而在7月份,Model Y又推出了標準續航版車型,將車系入門售價拉低到30萬以內,補貼後售價為27。6萬元。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國產Model Y 1月1日至3月23日的售價。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國產Model Y目前售價,入門車型價格比剛上市時降低了6。39萬,頂配車型則漲了8千元。

價格失守,說明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正在快速下滑,除此之外,接二連三的意外加速、剎車失靈等負面事故,也進一步放大了特斯拉的可靠性問題。今年上海車展的車主維權事件,特斯拉站在了使用者的對立面上,與車主公開“火拼”,讓人們看清了特斯拉的“待客之道”。6月底,特斯拉召回了幾乎所有國內生產的Model 3、Model Y,這進一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今年內生產的所有國產Model Y都被召回了,原因是主動巡航控制開關設計有缺陷,容易導致車主誤啟用。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Model Y與Model 3除了車內空間略有區別之外,並沒有明顯的差異。過高的同質化,也是特斯拉需要面對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貢獻了整個車市最多的負面訊息,雖然他們每一次都能給出看似合理的解釋,但品牌口碑崩塌的事實已難以改變。所以,儘管Model Y的產品力十分拔尖,銷量表現也足以讓同行羨慕,但當市場上的替代產品越來越多,當用戶越來越理性,Model Y和Model 3乃至整個特斯拉都會面臨走下坡的危機。

大眾ID。4:大眾最懂中國人,但不懂中國電動車消費者

繼Model Y之後,大眾兩款ID系列純電動車(ID。4 X、ID。4 CROZZ)也相繼在1月份上市。不過,市場對大眾這兩款電動車的態度呈兩極分化的狀態,有人認為這是Model Y最有力的競爭者,又有人認為大眾做不好電動車。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市場表現說明了一切。截至6月份,大眾ID。4系列的累計銷量僅為7,454輛,其中ID。4X為3,494輛,ID。4 CROZZ為3,960輛,不僅與Model Y相差甚遠,就連威馬EX5、哪吒V等二線新勢力車型都比不過。

按照大眾此前的規劃,ID。4今年在國內的銷量目標是10-12萬輛,月均銷量要接近一萬輛,但實際情況卻與目標相差甚遠。

與國內相比,大眾ID家族在全球範圍的銷售表現卻十分突出。6月份,ID。4的全球銷量超過了1。2萬輛,1-6月累計銷量達到38,449輛,歐洲和美國為主要貢獻地區。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ID。4上半年在中國的銷量只佔全球銷量不到20%(中國銷量為ID。4 CROZZ和ID。4X合計數)。

產品力不夠拔尖,是ID。4在國內遭冷遇的一大原因。大眾似乎還用著造燃油車的思路來打造電動車,在加速效能和續航距離這兩項關鍵指標上,ID。4各版本的表現都弱於大部分同價位的純電動車,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使用者的期待。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雖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是唯資料論者,但在當下的電動車市場,缺乏亮眼的效能指標,確實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

在國內電動車市場,賣得好的車型都集中在高低兩端,要不是像Model Y這樣以效能為賣點的產品,要不就是像宏光MINI EV那樣的低價微型車。處於中間位置,主打家用市場的電動車是最不受私人使用者青睞的品類。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效能不拔尖,售價也不算親民,ID。4在中國市場的定位很尷尬。

電動車的產品屬性與燃油車有著本質的區別,使用者群體也不可類比,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眾ID。4想要複製途觀L、探嶽的市場表現,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新一代賓士S級:外表變成怎樣不重要,關鍵它還是S級

1月29日,全新一代賓士S級(代號W223)上市。這不僅是賓士最重要的一款車型,對於所有傳統豪華品牌而言,賓士S級同樣是一款有著標杆意義的產品。當市場的熱點都集中在新能源領域時,賓士S的換代,頗有為傳統燃油車爭一口氣的意味。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說新一代S級是“傳統燃油車”似乎有點不妥,因為其全系車型都配備了48V輕混系統,也算是一款“廣義電動化”車型。在外觀和內飾方面,新一代S級也拋棄了以往大氣穩重的設計,向年輕、科技的方向靠攏,整車風格明顯區別於上一代,這讓很多網友都感到有點不適應。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不過,對於真正的豪華車買家而言,S級變成怎樣都不重要,關鍵它還是S級!某程度上,S級在消費者心中所形成的象徵意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產品意義。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所以,換代後的S級銷量表現依然十分堅挺,今年1-6月,賓士S的銷量達到15,762輛(含邁巴赫S級),比寶馬7系(1-6月銷量為12,745輛)高出了23。67%,繼續穩坐豪華D級車銷冠寶座。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儘管已成為了公認的標杆,但賓士S級還是往自己身上貼上更多豪華之外的標籤,以確保自身產品活力,迎合更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目前看來,新一代賓士S級不但穩固了原有的市場地位,而且還找到新的進化方向,這是比銷量更重要的東西。

新一代奧迪A3:繼承了上代車型的一切優點,包括終端優惠

除了新一代S級之外,1月份還有一款比較重要的豪華轎車上市,全新一代奧迪A3。

奧迪A3是首款實現國產的豪華A級轎車,開創了豪華品牌“向下”拓展市場的先河。豪華品牌的光環加上相對合理的價格,奧迪A3在過去的市場表現一直很不錯,即便寶馬和賓士都相繼推出定位相似的車型,它的銷量也是長期處於領先位置。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但從2019年開始,奧迪A3的銷量開始逐步下滑,市場影響力也不如往日。今年上半年,即便實現了垂直換代,但奧迪A3的銷量還是被賓士A級超越了。箇中原因有很多,產品力不夠突出是很關鍵的一點。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新一代奧迪A3雖然在設計上變得更加硬朗,內飾科技感也有進一步提升,而且有著對手不具備的雙車佈局(兩廂+三廂),但還是缺乏真正創新的東西,給到消費者的驚喜感大不如前。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在最關鍵的動力系統上,新一代奧迪A3依然沿用上一代的1。4T+7DCT組合,效能表現和駕駛感受沒有本質的改變,科技配置缺乏突出的亮點,乘坐空間也沒有明顯的提升。新車的賣點與上一代相比幾乎沒有區別——依然是一款靠著品牌和售價打市場的入門豪車。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除了設計上的改變之外,新一代A3與上一代車型並無本質的區別。

比產品力更嚴重的是市場大環境的問題。在非豪華品牌領域裡,已出現了許多在效能、配置、空間等方面均優於奧迪A3的車型,如思域、領克03等。

另外,在奧迪A3所處的20-25萬價格區間裡,除了主流合資品牌的B級轎車之外,還有眾多新能源車(如漢EV、小鵬P7、極氪001等)供消費者選擇。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重點新車“半歲”點評:Model Y最猛,S級最穩,ID.4最尷尬

上市半年,新一代奧迪A3在終端已給出近3萬元的優惠,賓士A級的終端優惠更是高達6萬元!

當可替代品越來越多,本已不算突出的產品優勢會被進一步稀釋,要保證銷量,只能透過降價這一萬能手段,但隨著而來的會是品牌形象的下滑,這是豪華品牌最忌諱的事情。如何穩定好價格,如何提升入門車型的活力,是所有豪華品牌都要思考的問題。或許,向下開拓市場,本就不是豪華品牌該做的事情。

文 | 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