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菜單

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雖說智慧將是未來汽車的一大賣點,但無論如何變化,車都要服務於人,安全便是車子必須重視的第一要義。

不知從何時起,智慧汽車就已經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除了剛入局不久的美的、華為爭做之外,滴滴、貨拉拉也從自身的應用場景入手,拉開了“場景定義汽車”的序幕。而在整車製造領域小米、 創維也榜上有名,再加上寶能、恆大等地產商,以及已經初出茅廬的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等,汽車早已成為了當下最為火爆的行業。

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不造車,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知名企業,但造好車卻並不容易。

相對於房子、手機、家電等行業而言,汽車行業對安全性的要求更為嚴格,房子只要符合標準,就不會出現倒塌傷人的情況,手機、家電的使用環境較為固定,並且影響面較小,基本不會出現人身安全問題。

而“鐵包人”的汽車,不僅要應對嚴寒酷暑的極端環境,還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安全屬性,在避免車輛本身出現故障的同時,也要面對極具偶然性的“撞車事件”,因為每一次事故的背後,都是對人身安全的考驗。

隨著智慧汽車的發展,資料安全成為了不少消費者關注的焦點,5月12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汽車資料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開始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智慧汽車的資料安全問題成為了當下行業共同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智慧汽車時代,資料安全自然是頭等大事,但在通往智慧汽車的路上,需要解決的遠不止資料安全這一項。

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相比資料安全,“車規級”硬體標準同樣重要,畢竟汽車使用環境的惡劣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這一點小編深有感觸。

為了導航方便,小編的車裡放了一部專門導航用的手機,最初的想法是這部手機一直放在車裡,但現實卻剝奪了我這樣的念頭。在上海冬天冷的時候就零下三、四度的水平,露天停車場的車內溫度比這要低很多,每次車子停上一夜之後,第二天上車,導航用的手機便處於沒電關機的狀態。這樣的經歷讓小編明白了,手機與車子的使用環境,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既要面對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也要頂住四五十度的酷暑,再加上高原、沙漠、戈壁等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對車輛的考驗迅速增加。

在智慧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車規級晶片”成為了人們時常聽到的詞,從應用領域來看,晶片可以分為消費級、工業級、車規級和軍工級四個大類,技術難度與要求是依次增加的,車規級晶片對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穩定性與工作溫度範圍都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

除了晶片之外,在智慧汽車上應用越來越廣的攝像頭、雷達以及新能源電池等等,也需要一些“車規級”標準,要保證在極端天氣、極端環境下攝像頭、雷達能夠擁有穩定的工作能力,才能應用到汽車領域。

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在動力電池領域, 比亞迪已經開始對刀片電池進行了一系列的針刺、碾壓實驗,設定了自身的電池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動力電池行業朝著安全的方向邁了一大步,但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講還遠遠不夠,電池衰減度和嚴寒天氣下電池活性的問題,依然沒有參考標準。

除了“車規級軟硬體”的要求之外,在新造車企業遍地的時代,耐久性也是一個頗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或許很多人同小編一樣,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自主品牌車型的使用年限普遍比合資品牌低一些,又或許同一年並且行駛了同樣多里程的車輛,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底盤反饋也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之上。有工程師向小編表示:“底盤的螺母有固定的力度和角度,很多自主品牌沒有這樣的概念,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新車產生了不同的底盤反饋。”

與這樣的差異相比,耐久性測試的問題更為嚴峻。相關資料顯示,關於耐久性測試目前大部分主機廠會有以下問題及疑問:一、耐久效能目標來源不清楚;二、規範不成體系,“抄、蒙、拼”的現象嚴重,無法溯源和更新,三、試驗室、試驗場試驗結果與使用者問題反饋關聯度差。

讓智慧汽車的發展慢一點

相比單純的實驗室資料,銷售市場才應該是車企關注的重點,每一臺車的使用環境和車主的駕駛習慣都不一樣,產生的車輛問題也完全不同,主機廠應該透過開展使用者關聯工作來建立開發及驗證體系的根基,根據消費者的使用工況及使用環境來指導車企制修訂開發目標、模擬標準及試驗標準,而不僅僅滿足於自身的理論實驗。在這一點上造車新勢力與使用者的關係更為緊密,這頗為有利於車主進行問題反饋,從而進行車輛升級。

無論是“車規級軟硬體”的要求,還是“與使用者聯動”的開發、驗證機制,都將用車安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緯度,從這一角度而言,讓智慧汽車的腳步慢一點並非什麼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