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菜單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哦,您要買Y Plus,這車需要預定哦。”

“2023款V Plus,店內留存未交付訂單較多,您的車還沒有到。”

“S 580?我看看生產排期。”

這是埃安專營店銷售李明每天說的最多的幾句話,面對市場的火爆,他笑談,這是“痛並快樂著”。市場的火爆,讓埃安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每天覺得最難的事,就是應付客戶的“催車”。

“不過好在新廠已經投產了,加上新工廠年產可能達到40-60萬輛左右。可能下半年交付時間會縮短到一週或者兩週,就可以少接到催單電話了。”李明如釋重負。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是的,這只是埃安專營店每個銷售的日常。新工廠的投產,可謂是讓埃安如虎添翼,也讓經銷商信心十足意氣風發。

從0到1再到2,從5萬輛、12萬輛、20萬輛、40萬輛……,埃安速度之下,是馬太效應的表現形式之一——規模效應的逐漸顯露,“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如今的埃安,已經達到了很多車企“夢寐以求”的地位,不久的將來,鑄就而成的高山,將讓同行者與後來者難以逾越。

埃安賣瘋了,也產瘋了,規模效應初顯

我們先看在新工廠還沒落地前,埃安究竟經歷了什麼,實際上廣汽埃安去年銷量已達到12萬輛,產能利用率已超過100%,不過在7個多月前,廣汽埃安在今年2月完成了產能擴建,年產能達20萬輛。

埃安擴產,可謂是“千呼萬喚”。因為按埃安第一工廠的產能,月均應該只能產1。6萬輛左右,但是今年已經好幾個月都在超負荷的交付車輛,9月甚至達到了3萬輛,按這個推算的話,埃安工廠產能利用率超過 160%,早已“不堪重負”,甚至有傳言,為了趕交付進度日夜不斷生產,埃安工廠還屢被番禺區政府“約談”。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自2019年首款車型上市以來,埃安的銷量以超12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今年1-9月,埃安累計銷量達到18。23萬輛,同比增長132%。日前,埃安公佈的前三季度銷量顯示,繼連續4個月銷量超2萬輛之後,埃安9月銷量達到30016輛,單月銷量首次突破3萬輛,同比增幅也高達121%,躋身新能源行業的頭部品牌之列。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不難看出,埃安可以說是產瘋了,也賣瘋了。

更可怕的是,這僅僅是埃安品牌獨立兩年的成績,要知道成立將近 12 年的廣汽傳祺,2021 年銷量也只有32 萬多輛,所以埃安的實力更在於它還年輕,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隨著埃安第二工廠的落地,埃安的月銷量甚至可以達到4萬輛,甚至6萬輛,而除了銷量以外,埃安的規模效應也初步顯現出來了。

埃安“快狠準”的產能佈局,提供了產能快速翻番的“埃安方案”。秉承“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理念,埃安銷量增長與產能擴充節奏吻合,避免新能源市場經常出現的“產能過剩與不足”的窘境。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據悉,在“鏈主”埃安的帶動下,已形成了超過40家的汽車零部件及相關專案,基本建立了“三電”齊全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持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更完善的產業叢集,形成以整車製造為核心、零部件企業聚集、初創型企業不斷孕育而生的完整產業鏈,並以此不斷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落戶,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矽谷”。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隨著第二智造中心在廣州落成,將在廣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超4。9萬個就業崗位,引入80家供應商,拉動周邊配套產值近1000億元,實現2025年核心零部件100%就近建廠,為番禺汽車城打造世界級的“汽車矽谷”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埃安持續的高速增長下,2025年將實現產銷百萬,產值超3000億元,拉動廣州市內及周邊配套產值約2萬億,助力廣州2025年達成萬億級“智車之城”目標。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新工廠的投產,標誌著埃安正式具備了40-60萬輛的年產能,將成為埃安進入發展又一新階段的重要支撐。規模騰飛與盈利增長下的埃安,引領中國智造邁向新高度,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滿意的服務,並帶動產業集聚,釋放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蔚小理望塵莫及,新勢力中恐再無敵手

從目前新勢力的格局來看,似乎慢慢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當然這個一超就是蟬聯好幾個月銷冠的埃安了。在最近的9月,它以破記錄的30016輛又一次奪得了第一,並且埃安單車均價還突破了18萬元大關。如今再跟其他新勢力比銷量,似乎有點欺負人了。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所以埃安的遠見不止於當下的銷量,而是在未來的產能上,埃安又一次做了新的突破,10月12日,埃安第二智造中心迎來竣工投產,隨著第一輛新車AION Y Plus下線,埃安在產能上又一次完成了突破。這已經是今年埃安第二次完成產能擴建,又一次實現了最特色的“埃安速度”。

一個不夠,那就再造一個,如今埃安也是這樣做的,不出意外的話,埃安年產能極限已經可以達到60萬輛,要知道特斯拉在上海工廠年產能也只有75萬輛。而其他的造車新勢力,如理想汽車可裝配的生產基地只有常州工廠,佔地750畝,年產能10萬輛,據悉,理想汽車常州生產基地正在建設新車間,完工後將達到20萬輛的年產能,但這也不足埃安的一半。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除常州工廠外,2021年,理想汽車還以6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現代一號工廠的廠房及土地資源。同年10月,由北京現代第一工廠改造升級的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慧製造基地正式開工,改造後規劃年產能為10萬輛,用於生產純電動車型,計劃2023年末投產。如此算下來,要在2023年的年末理想才能追上埃安的一半,而按照埃安的發展趨勢,恐怕到那時,連埃安的車尾燈都看不見了。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此外,小鵬汽車目前肇慶工廠年產雖然可以達到20萬輛,但去年的銷量也僅有9。8萬輛,這與埃安相比,完全是產能嚴重過剩,而小鵬的廣州工廠和武漢工廠預計在今年內投產。去年11月,創始人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自有肇慶工廠,加上在建的廣州和武漢工廠的總設計產能達40萬輛,透過“雙班生產”,小鵬汽車將能支援60萬輛的年產量,不過產能再多也得有銷量支撐才行,目前小鵬1-9月,累計銷量98553,僅為埃安的一半,那麼光產不銷,再多的產能也只能是付諸東流了。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最後,我們來看看蔚來汽車,目前蔚來還是在與江淮汽車合作造車,按照今年的交付量來看,目前蔚來工廠的產能應該在20萬輛以內,不過蔚來已經在合肥規劃建廠,據蔚來CEO李斌透露,合肥的NeoPark的F2工廠已實現生產線全線貫通,進入造車驗證階段,將按計劃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距現在還有足足一年,所以目前蔚來如今的交付能力還是堪憂,據知情人士表示,目前ET7訂車後交付要等待7個月左右時間,而4月鎖單的使用者預計到8月底才能提車,交付時間大約延長了3個月。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相比之下,作為新勢力的一員,建廠的速度毫不拖泥帶水,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產,不僅是產能翻了一倍,對使用者而言,全面升級的生產方式最直接的是可以帶來更高價值體驗。可以享受超6萬種定製組合,滿足個性化需求、高品質帶來了高保值率、產能翻倍後,也能夠實現更早的交付。

埃安“規模效應”提速,新勢力難越的高山

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的20萬產能全面專注於AION Y Plus車型的製造生產,是“只造一款車的工廠”。透過規模效應的最大化,帶來極致的效率、深度的定製和最高的品質,實現“少即是多”,這也是新勢力車企無法做到的,當下蔚小理在交付上已經非常吃力了,更別說整車的定製方面去再去做打磨,隨著產能的提升,埃安在新勢力之中稱得上是一枝獨秀,如今的蔚小理也是望塵莫及,埃安頭部車企的名號即將坐實。

車釐子觀察:產能提升,埃安上市或指日可待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埃安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早在11年前,廣汽就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發應用電動化和智慧網聯汽車技術的汽車企業之一,時至今日,埃安已經在銷量、產能以及產業規模上可以說屈指一數,而我們也不難看出,埃安離上市似乎也更進一步了。

其實新勢力中上市的不在少數,但相比之下,埃安實際上走得更穩重一些,目前埃安完成了資產重組、引入戰投等工作,可以說萬事俱備只差東風,今年9月,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召開,決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引入戰略協同董事。股份公司的成立是埃安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具有歷史意義,標誌著埃安在混改程序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如今,上市在即,新工廠的投產可能就是最好的“東風”,未來隨著戰投引入和IPO,資本的力量將埃安品牌能帶到怎樣的高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