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菜單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近日,乘聯會公佈了今年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排行榜,在前15名中,比亞迪月銷售10。5萬輛,以同比138。4%的增長率實現了唯一正增長,並首次超過一汽大眾,拿下了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可謂風頭無兩。由此,市場對比亞迪的整體業務走向也愈發關注起來。

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比亞迪的總營收為2161億元,同比增長38%;淨利潤30。45億元,同比減少28%。從資料來看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原材料上漲、研發投入、工廠擴建等因素均造成了如今的成本壓力,隨著其全面轉型新能源程序的推進,或許能在接下來跳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在2022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營收為668億元,同比增長63%;淨利潤為8億元,同比增長240%,扣非淨利潤增長了729%,或許,上述說法正在得到證實。

從業務構成來看,在2021年,汽車業務佔據了比亞迪營收的最大比重,約52%;其次是手機相關業務,佔據了總營收的40%;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佔據了總營收的7。62%。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汽車及相關業務

在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方面,比亞迪在2021年實現了112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33。93%,毛利率為17。39%,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創下新高。

比亞迪表示,將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汽車工業的百年變革,打造全新價值的品牌,謀求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領域的同步發展。

此外,比亞迪在純電動大巴領域、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也傾注了精力,2021年在哥倫比亞獲得了海外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純電動大巴訂單,並正式進入了羅馬尼亞、芬蘭、巴基斯坦、愛爾蘭及南非等國家的電動車市場。

其旗下子公司

比亞迪

半導體

是國內車規級半導體領導廠商,如今正在謀求上市的程序之中。說起來,比亞迪半導體的IPO之路的確有些坎坷,此前因合作的律師事務所被調查、IPO申請檔案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等原因,曾三次被深交所中止發行稽核,今年5月12日,比亞迪半導體又收到了獨立性問詢,要求其說明是否具備獨立經營能力、是否存在大股東向發行人輸送利益的情形。

如今,車規半導體熱度不斷上揚,如果比亞迪半導體能成功IPO的話,那麼,比亞迪股份作為持股70%以上的控股股東,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將進一步加強。不過從現狀來看,具體上市的時間還有待觀望。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手機及相關業務

在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方面,比亞迪在2021年實現了86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43。99%,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20年的38。34%增至40%。可以看出,比亞迪在手機相關業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手機及膝上型電腦領域領先的 EMS 廠商,為品牌廠商提供電子產品的開發、生產及組裝服務,產品覆蓋了消費電子、汽車智慧系統、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及新型智慧產品等領域,但不生產自有品牌的整機產品。

該業務的主要客戶包括華為、三星、蘋果、小米、iRobot、vivo等智慧移動終端領域的頭部廠商。可以說,比亞迪在電子代工領域也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不過,2021年,其在手機相關產品業務方面的毛利率為7。57%,可見,即便營收增長、份額提升,毛利率低下依舊是電子產品代工行業的共同痛點。比亞迪表示,將在相關領域持續投入,以謀求新增長動能下的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5月11日,榮耀的一款型號為FNE-AN00的新機入網 ,據稱為榮耀70,由長沙比亞迪電子生產。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

在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領域,比亞迪的鋰電池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及新型智慧產品領域,主要客戶包括三星、Dell、科沃斯等,在動力電池領域,其開發了磷酸鐵鋰電池,應用於電動商用車和電動乘用車領域。同時,光伏業務也在雙碳戰略目標的大背景下得以擴充套件開來。

不過,這一部分業務雖然為主營業務,但目前在總營收中所佔比重尚不足10%,預計後續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營收突破2千億,研發人數超4萬:比亞迪汽車、手機多方位佈局

此外,在2021年財報的報告期內,比亞迪的研發人數已經達到了40382人,同比增長了31。52%;研發投入106億元,同比增長24。2%,佔總營收的4。92%。

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跑者之一,市場對其寄予了很多期待,從當下的研發投入佔比來看,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如此,才能在其橫跨的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實現全面發展。

如今,市場把智慧汽車和智慧手機市場看做拉動增長的新舊十年,因此,能把握住新的智慧化、網聯化浪潮的企業,才更能真正為將來的新賽道注入動能,至於將來誰將突出重圍,就只有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