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菜單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千禧年代,賽博朋克風格成為流行熱潮,在無法分辨AI與人類的賽博世界中,一個神秘的測試被頻頻提起,即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提出的“圖靈測試”,用以分辨AI是否具有人類智慧。但其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模仿遊戲》電影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艾倫▪圖靈傳》,講述了這位天才數學家的一生。本片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他以精湛的演技完美演繹了天才的古怪,不近人情,高智商與高濃度的痛苦體驗,時時使人扼腕嘆息。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英國軍隊苦於無法破譯德國軍方技術極為先進的密碼機,在戰爭中傷亡慘重。英軍秘密召集了一批精英學者進行破譯工作,圖靈也是其中之一。工作進行期間,圖靈的思維與他人不合,他堅信只靠大量的人工計算無法完成工作,必須要造一臺破譯機器。他的同事與上級都認為他在痴人說夢,對他處處為難。圖靈在多方壓力下,以驚人的堅毅閉門造車,終於在最後關頭完成了破譯。二戰因此一舉至少提早兩年結束,拯救了千萬無辜者的生命。而這位全人類的戰爭英雄,卻最終因同性戀傾向被判處化學閹割,在難以想象的痛苦中自殺身亡,年僅41歲。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不近人情的天才與不被理解的愛情

影片以圖靈面對警探時的獨白開場,本尼低沉緩慢的語調與審訊室暗冷的色調為影片鋪墊出悲情色彩。鏡頭切換至圖靈與海軍中校會見,對話中圖靈毫不掩飾自己的自負並直言自己與牛頓愛因斯坦水平相當,中校無可奈何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圖靈古怪不合群又單純可愛的性格在對話中體現地淋漓盡致,將這位歷史中的悲劇人物以鮮明飽滿的形象再現熒幕。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工作程序中,圖靈雖然與同事們關係糟糕,卻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同事瓊,願意包容他不合常理的言行與笨拙可愛的舉止。圖靈舉著一個鐵絲擰成的指環向瓊求婚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情節誇張地表現出這位天才的“不近人情”,而瓊在影片中被刻畫為戰爭時期先鋒女性的代表形象,她大膽地表明自己就喜歡不尋常的事物。在圖靈坦白自己其實是同性戀之後,她對圖靈說:

“我們和其他人不一樣,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共度此生,你不會是個完美的丈夫,我也沒準備當個完美的妻子,你下班回家,不會看到我整天在家替你做家務,我會工作,你也會工作,我們會有彼此的陪伴,我們心靈相通,這比大多數婚姻要好得多。”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圖靈如孩子般紅了眼眶,但他最終拒絕了瓊。這段常人無法理解的愛情以遺憾收尾,並不是因為這位天才缺乏情感,恰恰相反,他只是用情過切反而膽怯,在荒漠中行走太久而誤以為綠洲是海市蜃樓。就像《百年孤獨》中的阿瑪蘭妲,儘管幾次邂逅愛情,卻手纏黑紗終身未嫁,只是日日坐在長廊裡縫製壽衣,為的不是把玩孤獨,而是持守孤獨。

儘管影片中的感情線稍顯單薄,但寥寥數語的對話,已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圖靈短暫的一生中不曾有過成功的愛情,但不可否認他有一顆比阿努比斯天平上的羽毛還要輕盈的純潔心靈。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校園暴力下的童年噩夢

影片採用交叉剪輯的手法,數次將鏡頭切回圖靈的校園時光。他因從小就表現出的不尋常舉止與高智商而被同學們排擠。他們把食物灑在圖靈身上,把他推進地板下的狹小空間內,對他拳打腳踢,惡語相向。

用俯拍角度不斷推進的鏡頭表現暴力行為,並運用喘息心跳等音效

營造出暴力所帶來的的失控感,施暴者虛假的滿足感與受害者越來越強烈的無力感,煽動觀影者緊張情緒的同時也引發對現實暴力事件的反思。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圖靈遭受的暴力沒有使他變得怯懦,反而促使他用更大的勇氣在科學世界中上下求索。同時另一個小男孩克里斯托弗的出現

給與

了他友情與溫暖,他們一起自學《密碼學》,讓圖靈噩夢一般的童年中出現一縷照進心底的光。與異性少有交流的圖靈在心底對克里斯埋下了愛慕的種子,日後他成為了同性戀者也不足為奇。美好的友情隨著克里斯因病去世戛然而止,年幼的圖靈揹負著失去摯友的痛苦與四下紛傳的謠言在學校度日如年,密碼的難題世界已是他唯一的精神寄託。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碎片化呈現的回憶鏡頭完整傳達了創傷中的痛苦感受,將不理解與嘲笑的情緒轉化為同情與共鳴,生動詮釋了天才看似古怪的行為下細膩脆弱的內心,為人物的悲情色彩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礎。比起真實歷史形象,作者對圖靈怪異性格的刻畫或許略有誇張之嫌,但卻使得影片更具有人文情懷,

天才的非凡成就與其不被世俗接納的性格對比越強烈,

則更易引發觀影者的感懷與悲嘆。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社會排異下的天才隕落

破譯成功,戰爭結束,圖靈未能榮歸故里。因為涉及軍事機密,他只能隱姓埋名,埋頭工作,終於創造出計算機的雛形,他為這臺機器取名為克里斯托弗,以此紀念那個深埋在他心底的人。然而不幸還是發生了,被舉報有同性戀行為打破了圖靈孤獨平靜的生活。在警探的審問中,他講述了圖靈測試的構想,並向警探提出振聾發聵的質問:

“我是什麼?我是機器嗎,還是人?我是戰爭英雄,還是個罪犯?”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圖靈接受化學閹割後激素的副作用使他身體抽搐。瓊去探望他時,他積壓已久的無數情緒終於崩潰,他嚎啕大哭,喃喃自語,哭著央求瓊不要讓他們強迫自己與克里斯托弗分離。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這一幕將影片的情感推向高潮,簡簡單單一句話,表達出了這位天才一生中一次次被迫背離信仰的切膚之痛,而他所希求的卻僅僅只是不受性別限制的純粹愛情與不受政府控制的自由工作。至此,無人再能譴責他選擇自殺,唯有對刁難他的世俗感到無限悲哀。

電子裝置不可或缺的今天,卻鮮有人知曉這一切都源自於那臺叫做克里斯托弗的計算機雛形。人人都知道二戰的慘烈,卻鮮有人知道為戰爭結束做出巨大貢獻的圖靈在怎樣的痛苦中死亡。天才隕落,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模仿遊戲》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在重現人物經歷這一方面已做得盡善盡美。影片深度解讀了天才圖靈富含悲情主義色彩的一生,以情感共鳴的方式喚醒觀影者對個體與社會關係的反思以及對個體差異間是否存在偏見歧視的警醒。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也都是社會的一部分,無論天才還是普通人,都應求同存異,由己及人。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魯迅先生曾作一篇《未有天才之前》,其中說:“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

“卷福”缺爺揭秘二戰密碼背後的悲情往事,是天才還是瘋子?

願我們都能做養育天才的泥土,而不要做了吹落他的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