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菜單

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作者:ciyu

牆,推倒了就是大門;心,敞開了就是天地。

《掃除力》中有這樣一個觀點:

“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

再幹淨的房間,不勤打掃就會遍染塵埃,不常清理就會塞滿雜物。

人生也是如此,一路跋涉,也是一個不斷承重的過程。

唯有懂得斷舍離,卸去負累,收拾好自身,才能活得更加從容且豐盈。

01

整理空間

梁漱溟說過:“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所謂心由境生,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放眼滿是狼藉,多少會心煩意亂。

處處乾淨整潔,自然會心生愉悅。

生活變好,往往是從房間變乾淨開始的。

三毛剛到撒哈拉,在墳場區租了間房子。

這個房子非常簡陋,廚房的水槽早已裂開並呈汙黃色,燈泡電線上停滿密密麻麻的蒼蠅,水龍頭留下的是幾滴濃綠的液體。

居住其中,三毛總是會莫名心煩意亂,她不想就這樣將就,就和荷西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裡裡外外都修整了一遍,房子煥然一新。

一名來訪的記者說,這裡是他見過的最美麗的沙漠之家。

在這個變得明亮的家,三毛度過了人生最為愉快的時光。

古人講:“明窗淨几,有坐臥之安。”

清掃垃圾,也是清理內心的冗雜。

邋遢的場所,宛如巨大的負能量場,讓你情緒低落。

當環境變乾淨了,換來的不只是居住的舒適,更多是帶來內心的滿足感。

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02

整理心情

每個人總會遇到許多不稱心的事。

如果一直陷在裡面不可自拔,生活也會一直晦暗無光。

學會轉變心態,日子才會越過越順遂。

林清玄有個朋友,搬新家時請他幫忙題字。

林清玄思索片刻,便揮毫寫下:“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朋友見字不解,問他何意。

林清玄解釋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我們要過快樂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

牆,推倒了就是大門;心,敞開了就是天地。

碰到爛人爛事時,就淡淡地一笑置之,生活不應被累及。

跌得灰頭土臉時,就重新調整一下狀態,整裝上路。

日子的好壞,往往不在生活本身,而是取決於心情。

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一片皎潔;即使看到的是荒涼,也要在心中開出花。

常懷一顆樂觀心,才能慰平生活的褶皺,日子才能只生歡喜不生愁。

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03

整理慾望

蔡瀾曾經在岸邊遇到一位釣魚的老頭。

蔡瀾發現另外一邊的魚比老頭面前的大很多,就告訴他:“喂,老頭,那邊的魚大,去那邊釣吧。”

老頭卻淡定地回答:“我釣的只是午餐。”

魚雖然小,但對於一頓午餐來說亦是足矣。

人生有度,過則成災。

叔本華說:“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懂得控制慾望,才能守得住清歡。

梁實秋曾和友人一起吃飯。

先是帶甜味的燻魚端上桌,梁先生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

接下去又陸續上了冰糖肘子和什錦炒飯這兩道菜,他仍一筷子都不動。

最後,端上了“八寶飯”,友人猜他一定不會吃的,因為“八寶飯”更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誰料梁實秋卻大笑著說:“這個我要。”

他笑著解釋說,自己特別愛吃八寶飯,但因為血糖高要忌口,所以他前面特別節制,把“配額”留給最愛。

《神曲》裡有句話說:“盲目的貪慾煽動著人們,到後來卻永遠使人們受著酷刑。”

人生太多痛苦,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若是不懂節制,終會滑入慾望的深淵。

唯有克己自律,方能活到極致。

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04

整理關係

人的一生是萬里山河,來往無數客,他們構成了生活的全部。

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沒法成全每一段關係,沒法留住每一個人。

與其費力地討好別人,不如精簡自己的圈子,該珍惜的好好珍惜,該捨棄的就果斷捨棄。

作家劉瑜在留學期間,結識了一位女孩。

一來二去後,兩人變得熟絡。

劉瑜十分在意這段感情,便經常主動地找對方聊天。

可是女孩的態度卻讓劉瑜大失所望。

當劉瑜興致勃勃地找話題聊,女孩總是愛搭不理,寒暄剛剛開始就已結束;

當劉瑜發表見解,女孩總是針鋒相對,隨即演變成一場帶有火藥味的辯論。

三番兩次後,劉瑜最終選擇了放棄,她想明白了,凡是費盡力氣去維繫的關係,一定不是理想的狀態。

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

萍水相逢的過客,如果過分熱忱,只會讓彼此尷尬。

志趣不符的朋友,如果勉強融入,只會徒增負擔。

《小王子》裡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奢侈,那就是人與人的關係。”

酒肉朋友三千,不如三兩知己懂你。

少一些無用的社交,把時間多留給真心的人。

跟著蝴蝶走,遍地是花香;留住對的人,相處才會歡愉。

斷舍離,從整理自己開始

05

整理生活

一座花園無論多麼美麗,如果不經常拔草修剪,僅一個夏天,就能使它荒蕪。

生活也是如此。

如果一味莽撞地往前衝,容易走著走著就偏離了方向。

麥家在開始寫書的時候,一部小說他可以潛心打磨好幾年。

但隨著約稿增多,他一頭扎進了繁忙的工作中。

可是那段時間,寫出的作品不僅反響平平,連軸轉的壓力也讓他倍感煎熬,甚至因為趕小說,錯過了和父親的臨終一面。

每每談起這段往事,麥家總是懊悔萬分。

就如約翰·列儂說的:“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人生,在埋頭拉車時,也要抬頭看路。

蔣勳曾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的主任。

那段時間,他不僅要帶學生做各種課題研究,還得忙於各種行政上的任務。偶爾百忙之中想畫一張畫,也如趕趟一樣爭分奪秒地完成。

日子被生活的洪流裹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

他認真地審視著生活,明白自己已然迷失。

他狠心辭掉了工作,一邊寫作一邊旅遊,又回到之前的人生節奏中。

對每個人來說,財富不是目的,更好的生活才是。

走得太遠,會忘記為何出發。

懂得抽身出來,重新梳理當下的生活狀態,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順遂。

英國作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東西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

整理自己,既是錨定好人生方向,也是為了找到最為舒適的人生狀態。

這是生活之道,懂得在無數平凡日子裡,心生歡愉。

這是處世之道,懂得在喧鬧的世界裡,保持平靜。

點個贊吧,願你掃去一切累贅,好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