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菜單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法蘭切斯科·德·羅西是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晚期風格主義畫家,曾師從多位大師學藝,深受拉斐爾畫派影響,非常擅於繪製大型溼壁畫。像他這樣一位畫家,會如何把羅馬歷史上的第二位奠基人卡米路斯的生平“繪製”在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呢?

撰文 | 張羿

1

佛羅倫薩老宮內正義大廳簡介

在佛羅倫薩老宮(Palazzo Vecchio 或Palazzo della Signoria)內有一間可以俯瞰長老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的大廳,稱作正義大廳(Sala della Giustizia又稱觀眾大廳,Sala dell‘Udienza)(圖1和圖1a),它是佛羅倫薩共和時代城邦最高行政長官正義旗手(Gonfaloniere di Giustizia)與各行會首領(Priori)聚會的地方。在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齊大公(Cosimo I de’ Medici, 1519年-1574年)統治佛羅倫薩時,畫家法蘭切斯科·德·羅西(Francesco de‘ Rossi, 1510年-1563年,簡稱羅西)根據古代史學家普魯塔克(Plutarch)與李維(Titus Livius)的著作為大廳四壁繪製了古代羅馬史上的重要人物馬庫斯·弗瑞烏斯·卡米路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公元前446年–公元前365年,簡稱卡米路斯)

生平的系列壁畫。

羅西是佛羅倫薩出生的畫家,但曾長期在羅馬工作並深受拉斐爾畫派影響,這些壁畫因此可謂羅馬畫派的作品,而非對佛羅倫薩傳統藝術的沿襲。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1。 佛羅倫薩老宮內的正義大廳,廳內壁畫於1543年-1545年繪製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1a。 佛羅倫薩老宮與長老廣場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

卡米路斯的生平業績

卡米路斯出身於羅馬貴族之家,去世後被追封為羅馬的第二位奠基人。在他生活的年代,羅馬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異常尖銳,加上由於羅馬周邊伊特魯里亞民族處於由盛轉衰的過程中,羅馬外部環境也因此陷於動盪之中,有時甚至對羅馬非常不利。

作為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羅馬貴族,他領導羅馬進行了一系列內政與外交政策的改革,最終透過立法減緩了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使羅馬內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並領導羅馬走出了城邦制國家的侷限。

2.1

共和早期的制度探索

公元前509年,羅馬驅逐了具有伊特魯里亞血統的國王並建立了共和體制,廢除王政的兩位領導人被選為具有最高行政權力、任期一年且可連選連任的執政官。由於被廢國王塔克文(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公元前496年)希望藉助同族勢力復辟王位,共和羅馬陷入了與伊特魯里亞民族的長期爭鬥中;而羅馬內部的矛盾從人民與國王之間轉為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羅馬透過向其認為的先進民族希臘學習,從公元前444年開始,最高權力從兩位執政官手上轉入到六位具有執政官權力的軍事指揮官(Tribuni militum consulari potestate)手上。由於最高權力掌握在選舉出的具有平等地位且任期為一年的六人手中,表面上給人一種更民主的感覺。但將最高權力分給六人的缺點是降低了行政效率,因此在各種矛盾激化時,羅馬不得不經常任命集國家所有權力於一身的獨裁官(Dictator)處理緊急情況,獨裁官任期6個月,除了不能改變羅馬憲法外,有權依據實際情況作任何事情來解決國家所面臨的危機。

2.2

滅亡維艾

卡米路斯大概在40歲時進入羅馬最高統治階層,曾經作過具有執政官權力的軍事指揮官,公元前396年羅馬與維艾(Veii)為首的伊特魯里亞聯盟進行了痛苦的十年戰爭後,在戰局對羅馬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卡米路斯被任命為獨裁官。圖2中跪在地上穿綠色袍服的人為卡米路斯,他正接受任命,其身後是對此任命感到吃驚的妻子。作為獨裁官的卡米路斯先在野戰中擊敗了對方聯軍,然後統帥羅馬軍隊最終攻入了城防堅固的維艾,徹底滅亡了這個與羅馬為敵一百多年的城邦政權。羅馬為卡米路斯舉行了長達4天的凱旋慶祝活動,這是羅馬對其軍人的最高獎勵,只有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巨大勝利的將軍才能享此殊榮。圖3描繪的是卡米路斯攻滅維艾後在羅馬舉行凱旋儀式的場景,由四匹白馬拉著的戰車在萬眾歡呼中穿過羅馬城,駕馭戰車的卡米路斯意氣風發且堅定自信,猶如羅馬主神朱庇特一樣受到人民的歡迎與仰慕,在畫面右上方我們可以看到被羅馬軍隊帶回羅馬的維艾保護神,即天后朱諾,這是維艾被徹底征服的標誌。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2。 羅西,《卡米洛斯接受獨裁官的任命》,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繪製,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3。 羅西,《卡米路斯的凱旋》,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繪製,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3

法萊利城的無良教師

滅亡城邦國家維艾後,卡米路斯率軍進攻在戰爭中維艾的各盟邦,包括法萊利(Falerii)。公元前394年,羅馬軍隊圍困法萊利城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城中一位教師所教的小孩是其所有貴族精英子弟,這位老師把無知的孩子們帶到城外並進入了羅馬軍營。他把孩子交給卡米路斯並告訴他可以此為要挾,逼迫法萊利投降。沒想到卡米路斯當著孩子與羅馬士兵的面,痛斥了這位無良教師的不義行為。他說到:羅馬人打仗是為了教訓那些膽敢挑戰傷害羅馬的人,我們為正義而戰,但羅馬不是野蠻人,不會靠不公正行為獲取戰爭勝利。之後他叫士兵把這位教師綁起來,讓孩子們牽著繩子將其帶回被圍困的城內。法萊利人民得知此事後很受感動,因為他們自己的統治者也無法做到如此誠信與正義,全城人民決定向羅馬投降,將自己的生命與財富交由羅馬人來處置。圖4所描繪的正是這段故事,它也是後世之人最喜歡講述與描繪的有關卡米路斯的故事之一。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4。 羅西,《卡米路斯喝令綁下法萊利城內的教師》,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繪製,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4

卡米路斯被平民控告

不斷的戰爭勝利使卡米路斯成了羅馬貴族的代表,在對待攻下的維艾問題上,貴族與平民雙方產生了激烈衝突。平民希望將它建成羅馬的第二都城,並搬到那裡居住(從而擺脫貴族的統治),卡米路斯堅決反對。他其實並不反對一部分人搬到維艾居住,他反對的是毫無計劃的無限制大批移民維艾。作為攻下維艾的首功將軍,平民很難在這件事情上直接反對他,於是他們找出別的理由對他進行控告,理由是在維艾戰鬥勝利後的一部分戰利品去向不明。真實情況是他在戰前向位於希臘的德爾菲神殿的阿波羅神許願:如果戰爭勝利,將把戰利品中的錢獻給阿波羅。作為獨裁官,他有權這樣做。但考慮到平民的情緒,卡米路斯的朋友們都覺得他很難贏得這場官司。雖然結果只是罰款,朋友們也願意為他交罰款,但卡米路斯很難低下他那驕傲的頭去受審,因此他選擇自我流放去了羅馬之外的阿迪亞城(Ardea)。羅馬法律對選擇自我流放的人不能追究其法律責任。

卡米路斯離開羅馬後,一大批平民搬去維艾居住,羅馬暫時恢復了平靜,但實際上處於分裂的狀態,內部分裂終於將羅馬引向了災難。自從羅馬驅逐伊特魯里亞血統的國王建立共和制度後,就一直與伊特魯里亞各城邦組成的聯盟衝突不斷,到公元前4世紀初期,羅馬已經完全佔據上風,包括我們上面提到的維艾與法萊利等許多伊特魯里亞城邦國家均被羅馬征服。然而這一系列勝利卻削弱了羅馬在北部的屏障,以前當北方民族南下入侵義大利半島時,他們先要遇到伊特魯里亞聯盟各國的抵抗,但現在這一屏障卻被羅馬人自己毀掉了。

2.5

高盧人佔領羅馬

公元前387年,高盧人如潮水般衝入義大利,他們沒什麼統一指揮,而是後面部族推動著前面的部族。剛被羅馬征服不久的伊特魯里亞人首先受到威脅,他們向羅馬求援,但此時羅馬由於內部混亂根本不能有效組織軍隊進行援助,加上沒有卡米路斯這樣能征慣戰的將領,羅馬不僅沒有盡同盟義務,而且自己的軍隊也被衝擊力超強的高盧軍隊打得四散奔逃而躲入了維艾,這使得羅馬幾乎沒有防衛,被高盧軍隊輕易攻入。

羅馬不得不為末日準備,挑選一部分青壯年士兵帶上其妻兒上城內的卡匹託利山守住山上的神殿等處,眾多元老院元老及平民都只好聽天由命。高盧人進城後,像所有野蠻人進入文明地區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守在卡匹託利山上的羅馬士兵也是無能為力。但羅馬有時是幸運的,高盧是野蠻民族,他們不懂城市生活,羅馬的上下水道系統可能受了汙染,使得高盧軍中瘟疫開始蔓延,加上沒有足夠糧食,他們也陷入了困境。此時守在卡匹託利山上的羅馬人做了兩件事:首先與高盧人協商,以支付贖金方式換取高盧人離開;同時派人找到在阿迪亞地區組織軍隊進行反抗高盧入侵的卡米路斯,希望他回羅馬作為獨裁官統帥軍隊。

2.6

驅逐高盧佔領軍

卡米路斯得到獨裁官任命後,率軍隊向羅馬進發,沿路又吸收了維艾的羅馬軍隊以及志願加入的羅馬人,他統帥的軍隊迅速有了相當規模。到達羅馬後,卡米路斯以襲擊的方式進攻了高盧佔領軍並迫使他們在佔領羅馬七個月後撤出了羅馬城。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卡米路斯屢戰屢勝,終於將高盧軍隊徹底逐出了羅馬控制的地區,此時已是公元前386年了。圖5所描繪的是卡米路斯率領軍隊進攻佔領羅馬的高盧軍隊並搶回城內羅馬人所付贖金的故事。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5。 羅西,《卡米路斯襲擊搶劫了羅馬的高盧人》,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7

重建羅馬

羅馬城被高盧人攻陷,可謂是羅馬的奇恥大辱,也是整個羅馬歷史的最低點。驅趕高盧人後,卡米路斯透過在元老院的爭論,最後與平民達成共識,羅馬的都城只能是羅馬,設立維艾為都城的想法終於被徹底放棄。在確立羅馬城為國家唯一都城後,卡米路斯領導羅馬人民對被高盧人毀壞的羅馬城進行了重建。作為國家領袖,他領導的建設工作主要涉及到下水道與神廟等公共建築的修復與建設,我們在圖6中看到的是他正在為新建神廟舉行開啟儀式。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6。 羅西,《卡米路斯為新建神廟揭幕》,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3

畫外的歷史

圖7表現的是距羅馬50公里的城邦國家蘇特里(Sutri)的人民請求卡米路斯率羅馬軍隊驅逐該城暴君並解救其人民的故事。它表面講述的是卡米路斯將率軍進攻蘇特里,但實際上有著更加複雜的難以用圖畫來表現的內容,即將拉丁聯盟進行整合,組建全新的羅馬聯盟。筆者個人認為這是羅馬最終改變自己走出城邦國家束縛的關鍵,再加上卡米路斯推動透過的平權法案,使他在羅馬史中脫穎而出,成為僅次於羅馬奠基人羅穆路斯的最重要人物。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7。 羅西,《蘇特里居民懇求卡米路斯將其從暴君統治下解放出來》,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3.1

希臘的衰亡

公元前432年,民主的雅典與專制的斯巴達之間爆發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初期的戰局對雅典有利,但公元前429年,雅典最有能力的領導人伯利克里去世,雅典進入了暴民政治(ochlocracy)時代,其民主制中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出來。

公元前404年,雅典最終戰敗,從此喪失了獨立與自由。希臘進入斯巴達霸權時代。作為行政高效的軍事強權,斯巴達在文化上落後於雅典,因此很難對希臘世界產生長期且廣泛的影響。公元前371年,斯巴達霸權被底比斯取代;而公元前362年,整個希臘被非城邦國家馬其頓征服。

希臘世界的衰敗讓羅馬人認識到:無論雅典還是斯巴達,只要是城邦,其壽命都很難長久。

3.2

平權法案

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體制時出於巧合與某些反獨裁的現實考慮,國家最高權力掌握在兩位權力平等的執政官手上。羅馬共和國在建政不久後向希臘派出考察團學習其法律與制度。鑑於民主雅典的最高權力掌握在民選的十位國家戰略官(Strategos)手上,從公元前五世紀中期開始,羅馬停止了二人的執政官制度,將國家最高行政權轉移到六位軍事指揮官手上,雖然表面上更多些民主色彩,但這種多頭政治消弱了國家效率,而且也並未緩和國內平民與貴族間的矛盾。卡米路斯生活的時代正是羅馬的階級矛盾最尖銳時代,他一生5次被任命為獨攬大權的獨裁官,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的羅馬制度出現了重大問題。

在貴族與平民的爭鬥中,卡米路斯部分放棄了貴族立場,並有效勸說元老院中的元老,使得貴族與平民透過對話達到一定的妥協,在他去世前的公元前367年,作為獨裁官,他最終推動通過了《李希尼法案》(Lex Licinia Sextia)。該法廢除了表面更具民主色彩的六人聯合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軍事指揮官制度,將國家最高權力重新集中在二位執政官手上。雖然國家權力集於少數人手中,但從另一方面,羅馬的任何國家公職,包括執政官,統統由競選產生並向平民開放。國家頂級決策指揮權力集中在民選的極少數人手中,這在實踐中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指揮體制。在平民能夠獲選包括執政官在內的國家公職前提下,全體羅馬人接受了這一少數人施行決策並統治的體制。羅馬元老院中的貴族在卡米路斯的極力勸說下為這一法案的透過投了贊成票。由於元老院的元老席位由年齡超過30歲而又擔任過國家高階公職的人組成,《李希尼法案》的透過為平民進入元老院敞開了大門。值得強調的一點是,羅馬在此次內政改革方面儘量汲取了雅典與斯巴達兩種不同政治制度的優點,達到了在人民權利與國家效率之間的平衡,為國家的政治團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卡米路斯能夠勸說元老院對《李希尼法案》投贊成票,是和他當時的戰功分不開的。公元前367年,羅馬又一次面對高盧人的進攻,卡米路斯第五次被任命為獨裁官,他率領軍隊在戰場上打敗了高盧人,這令卡米路斯有了空前威望,而作為貴族利益的代表,他此時比較容易說服羅馬貴族從國家的長治久安出發,透過他認為必須進行的改革以化解階級矛盾。

3.3

超越城邦政治

拉丁同盟於公元前7世紀由羅馬與周邊的小國與部族聯合組成,目的是對付其他部族、國家的侵略襲擾。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由於其國力,尤其是戰爭能力,羅馬成為了拉丁同盟的實際領導者。但由於公元前390年敗於高盧,連羅馬都被攻陷,這些拉丁盟國紛紛反叛,甚至成為羅馬的敵國。在趕走高盧人後,卡米路斯不得不率領軍隊重新徵服這些拉丁國家並建立新的聯盟,即羅馬聯盟。這是一個全新的聯盟,它由羅馬及其控制下的自治城市、同盟城市和殖民地組成,其心臟在羅馬,同盟內部各部分只能分別與羅馬結盟,但他們不能彼此結盟,而且重要的問題、糾紛都要由羅馬元老院來仲裁、決定。

對於羅馬重新控制的地區,羅馬開始在戰略要地建立殖民城市,由羅馬直接掌控關鍵的軍事地區。這些殖民地由羅馬公民直接建設並駐紮羅馬軍隊進行守衛。這些殖民地分部在羅馬同盟的其他自治城市、同盟國之間和整個同盟的邊界地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得同盟中其它城市間不易互相聯絡並可監視其行動,更重要的是,如果外敵來犯,羅馬不必依靠同盟國的抵抗力量,可以直接和敵人交戰,免得發生如公元前387年高盧人來犯,打得羅馬措手不及的情況。

公元前338年,拉丁聯盟正式解體。公元前390年前的拉丁聯盟各邦完全併入羅馬,其人民被授予羅馬公民權;而其它新加入聯盟的伊特魯里亞城邦被授予羅馬自治城市地位,其公民享有羅馬公民權中除了選舉與被選舉權的所有其他權利,他們被要求學習拉丁語,在掌握拉丁語後,將被授予羅馬公民的選舉與被選舉權。羅馬聯盟從此誕生。

在基本解決了國內平民與貴族矛盾的基礎上,羅馬利用羅馬聯盟從此掙脫了城邦國家的束縛,開啟了對整個義大利的征服與整合過程。在此過程中,羅馬利用其相對先進且寬容的制度,採取和戰並用的手段,最終獲得了義大利各地的忠誠,為未來打敗如皮洛士(Pyrrhus)與漢尼拔等強敵奠定了基礎。

4

從佛羅倫薩共和城邦到托斯卡納大公國

稍微知曉佛羅倫薩歷史的人都會看出圖3中的卡米路斯實際上是用了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齊的肖像(圖8)。因此人們很容易想到整個正義大廳中的系列壁畫是頌揚美第齊家族,尤其是柯西莫一世大公的宣傳畫,但想到這一作品是在柯西莫一世掌權不久後繪製的,我們也可以推斷這些作品是畫家與佛羅倫薩人民對這位年輕統治者所寄予的希望。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8。 羅西,凱旋將軍卡米路斯,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佛羅倫薩於1115年擺脫了中世紀封建貴族的專制統治,建立了城邦共和國。作為一個內陸商業城市,其內部政治很容易受到外部勢力的影響,城中不同勢力經常會陷入激烈鬥爭。我們熟知的佛羅倫薩詩人如但丁就是因為城邦內部政治鬥爭失敗而遭到了終身流放,與但丁一起流放的,還有著名詩人彼得拉克的父親,這使得彼得拉克從一出生就是個被流放的佛羅倫薩人並終身流浪。十五世紀文藝復興高峰期時,儘管美第齊家族在大部分時間裡成功領導著佛羅倫薩,但無論是他們家人還是其反對者,都有人遭到流放。1494年後,由於強大的歐洲新興君主國家法蘭西與西班牙對義大利的政治與軍事幹預,加上美第齊家族重心轉到了羅馬,佛羅倫薩共和制的弱點暴露得更加明顯,城市先後被法國與西班牙軍隊佔領,人民的安全有時都變得沒有保障,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正是對弱勢的佛羅倫薩共和國的批判與思考。

另一方面,由於豪華者洛倫佐的安排,從16世紀初期開始,美第齊家人作為教皇掌握了教廷的最高權力,他們從羅馬教廷繼續操控佛羅倫薩。在美第齊教皇克萊門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1478年-1534年)執掌教廷的後期,他作了一個關鍵決定,將佛羅倫薩共和國從教皇領地劃入神聖羅馬帝國的轄區,在帝國軍隊幫助下,1530年美第齊家族重新執掌了佛羅倫薩政權。1532年克萊門特七世終於下定決心,將其侄子亞歷山德羅一世·德·美第齊(Alessandro I de’ Medici, 1510年-1537年)封為世襲罔替的佛羅倫薩公爵,從此終結了佛羅倫薩共和體制。

亞歷山德羅的統治遭到了佛羅倫薩內部持共和主義理想之人的反對,甚至美第齊家族中也有人暗中反對亞歷山德羅。1537年,美第齊家族的年輕人羅倫基諾(Lorenzino de‘ Medici)刺殺了亞歷山德羅。此時教皇克萊門特七世已去世,後者是美第齊家族在佛羅倫薩外最強大的政治勢力。然而1537年時佛羅倫薩的上層精英變得理性了許多,由於亞歷山德羅的妻子是統治西班牙與德意志廣大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女兒,他們此時非常擔心這一暗殺行為會招致歐洲列強軍事幹預,經過協商後他們決定不再組成新的共和政府,而是邀請美第齊家族中另一位年輕人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齊繼承公爵爵位。雖然法國大革命以後的人們會認為共和政體是更理想的政體,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卻不一定這樣想,佛羅倫薩是地域狹小的城邦國家,其政治深受教廷、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等強權的影響,如果不謹慎的話很有可能捲入列強的爭鬥,甚至徹底失去獨立。

如果說亞歷山德羅公爵在佛羅倫薩的統治權來自美第齊教皇克萊門特七世的支援,柯西莫一世在接掌佛羅倫薩政權時得到了城邦統治權貴的認可。他剛上臺時沒有聽從支援其上臺的城邦權貴的意見立刻將神聖羅馬帝國勢力趕出佛羅倫薩,反而他小心地利用外交加聯姻的手段使其統治權首先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年-1558年)的承認;在後者支援下,柯西莫一世於1555年將錫耶納共和國與周邊地區納入了其統治的版圖。當歐洲政局發生變化時,柯西莫一世又接管了比薩與裡窩那等地。隨著實力增長,佛羅倫薩逐漸擺脫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托斯卡納公國終於成為一個事實上的主權國家;他還與歐洲列強簽訂協議,各國軍隊都不得借道進入托斯卡納公國。1569年教皇庇護五世(Pius V,1504年-1572年)將美第齊家族的爵位升為托斯卡納大公(Grand Duke of Tuscany)。庇護五世並非美第齊家族成員,他願意承認美第齊家族對整個地區的統治是一種精明的審時度勢後的決定,但無論如何它代表了天主教庭對美第齊家族統治的認可。

在柯西莫一世的領導下,佛羅倫薩擺脫了歐洲列強對其內部的干預,從此遠離戰亂與動盪,開啟了未來兩百多年的穩定與繁榮,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才被拿破崙終結。美第齊家族因柯西莫一世的一系列策略而最終獲得了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教皇為首的天主教庭的承認,成為與傳統藍血貴族平等且具有同樣權利的擁有巨大領地的世襲罔替大公。這是歐洲的傳統貴族階級第一次接受一個出身於底層平民家族因資本實力而進入他們這一社會頂級統治階層。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9。 羅西,《豐收與繁榮》,溼壁畫,約1543年-1545年,現陳列於佛羅倫薩老宮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內政方面,柯西莫一世建立了一個高效政府對整個托斯卡納地區進行統治,這種新的統治方式改變了原先佛羅倫薩共和城邦具有議會性質的長老會透過協商來決定城市政治的傳統。值得指出的是,柯西莫一世所建立的行政系統在歷史上應是一種進步,正是在其領導下,佛羅倫薩最終擺脫了帶有中世紀色彩的城邦政治,開啟了現代國家的政府治理模式。

和平為佛羅倫薩帶來了穩定與秩序,佛羅倫薩人對政治的激情逐漸褪去,沒有褪去的是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在柯西莫一世的推動下,佛羅倫薩進入了文藝復興晚期藝術的創作高峰期,繪畫、雕塑、建築等方面湧現了一批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更重要的是,柯西莫一世在佛羅倫薩建立了傳承至今的設計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並將昔日屬於行會工匠的藝術家中最優秀的人請入學院,使他們成為教授或院士,其社會地位提高到與中世紀以來的大學教授或人文主義學者相同等級,進入到社會精英的行列中,這一舉措提高了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併為藝術理論探索打開了大門,藝術史學的開山鼻祖瓦薩里正是在柯西莫一世統治時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藝苑名人傳》,開創了藝術史這一重要學科。

1574年柯西莫一世去世,他並未將其領導的國家引向擴張之路。佛羅倫薩畢竟實質上是一個周邊地緣環境複雜的內陸國家,雖然在義大利半島內與威尼斯、米蘭、教皇國與拿波里等國基本上有著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與以農業立國的古代羅馬不同,佛羅倫薩是一個以銀行業、商業和製造業立國並以其先進文化影響歐洲政治的國家,其有限的人力資源並不能支援它走上軍事霸權的道路,更何況在義大利外部更加強大的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半島各邦的矛盾對其進行干預。睿智的老柯西莫深知這一點,柯西莫一世大公也深知這一點。他留下的是一個邊界清晰並深受歐洲各國尊重的和平繁榮的托斯卡納,這個國家有著相對寬容與自由的文化氛圍,藝術與科學都將在這塊土地上得以持續發展。柯西莫一世的長子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Francesco I de’ Medici, 1541年-1587年)無爭議地順利繼承了爵位,托斯卡納人民此時已接受了美第齊家族統治下的秩序與和平,這是佛羅倫薩進入16世紀以來第一次完全和平的權力交接,歐洲列強也對此毫無異議。世襲罔替的美第齊王朝至此完全確立。

5

熱愛藝術與自由的伽利略

順便在此講述一個有趣的事實,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年-1642年)(圖10)曾對藝術理論非常感興趣並有所著作,1588年時他被聘為上文提到的佛羅倫薩設計藝術學院的講師,講述透視與明暗對照法則,他也因此深受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薩人文主義自由空氣與藝術氛圍的薰陶。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10。 蘇斯特曼斯(Justus Sustermans),《伽利略肖像》,油畫,約1636年繪製,高56釐米,寬48釐米,現陳列於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此後他受聘為比薩大學與帕多瓦大學教授數學與物理,17世紀初期伽利略又回到佛羅倫薩,直接受聘為美第齊家族作家庭教師,他的學生柯西莫二世(Cosimo II de‘ Medici, 1590 年-1621年)於1609年繼承了托斯卡納大公的爵位,伽利略則被聘為宮廷數學家,這使他可以不必教書並擺脫了大學中不同學科的限制而進行自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當伽利略因支援日心說而與教會產生矛盾時,他得到了這位大公的庇護,使他能夠避免像布魯諾那樣被宗教法庭施以酷刑並最終處死的命運。柯西莫二世去世後,由於教會的壓力,美第齊家族對伽利略的支援有所減弱,但最終還是能夠讓伽利略在佛羅倫薩安靜地度過一生。

6

畫家簡介

法蘭切斯科·德·羅西(又名Francesco Salviati,或Cecchino del Salviati)

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晚期風格主義畫家,非常擅於繪製大型溼壁畫

。他曾師從巴奇奧·班迪涅利

(Baccio Bandinelli,1493年-1560年),後又師從安德烈亞·德爾·薩爾託(Andrea del Sarto,1486年–1530年),後者在當時被認為是佛羅倫薩繼達芬奇之後最偉大的畫家。1531年羅西前往羅馬並服務於紅衣主教喬萬尼·薩爾維亞提(Cardinal Giovanni Salviati)的宮廷。在羅馬期間,他結識了畫家也是藝術史學家的瓦薩里並與其一起合作過壁畫。在羅馬時他還受到了著名畫家朱里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1499年-1546年)

的影響,後者是拉斐爾學派最重要的傳人與風格主義大師,他從這位畫家學到了在畫幅中合理安排眾多身形扭曲且劇烈運動的人物的技巧,透過與朱里奧·羅馬諾與他周圍活躍在羅馬教廷的藝術家們相互交流,

羅西在技術方面達到了完全成熟並因此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他的整個藝術生涯大都在佛羅倫薩與羅馬兩個地方度過。

佛羅倫薩老宮正義大廳系列壁畫:不可不知的畫裡畫外故事

圖11。 羅西,《仁慈之象徵》,木板油畫,約1545年繪製,高156釐米,寬122釐米,現陳列於烏菲齊博物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後簡單介紹一幅現在烏菲齊博物館中陳列的畫作(圖11),它作於畫家在佛羅倫薩老宮中繪製卡米路斯業績的系列壁畫的相同時期,應該是畫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畫中象徵仁慈的女子撫養了許多孩童,他們調皮而又快樂地環繞在她的身旁,與老宮中的系列壁畫相同,這何嘗不是畫家對繁榮昌盛的托斯卡納未來的美好憧憬。雖然整幅畫作的構圖靈感來自16世紀初期佛羅倫薩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多尼圓形畫》(Doni Tondo),尤其是畫中女子和她左肩上孩子的姿勢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但畫中的諸多細節,如流動的曲線、人物慵懶的表情、奢華的服飾與精緻的畫面會令人想到1520年代中期以來羅馬教皇克萊門特七世宮廷中的繪畫風格。

作者簡介

張羿

,藝術史研究者,俄羅斯冬宮博物館鐘錶與古樂器部顧問,法國擺鐘藝廊顧問,廣東省鐘錶收藏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也是數學家、邏輯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