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志怪故事:莽頭陀

菜單

古代志怪故事:莽頭陀

我家鄉有座真勝寺,不遠處還有一座羅漢寺,是座古剎。

古代志怪故事:莽頭陀

聽年齡大的人說,兩座寺廟有暗道相連,羅漢寺裡的洞口就在佛像石臺的地基下面。洞口是堵住的,沒人敢開啟。廟裡的小沙彌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地下有人敲木魚唸經,經文內容都聽得清清楚楚。

大概內容是:佛說般若莽龍王經,那毗耶國王快要死的時候,僵臥床上,肺腑像火燒得一樣難受。小童在旁邊侍候,用拂塵驅趕蒼蠅,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臉。國王睜開眼睛正要訓斥,魂魄忽然飛到一片沼澤中,低頭看看自己,已經變成了一條大蟒。雖然飢火攻心,卻不想傷害生靈。聽說我佛在孤獨園說法,就匍匐奔去,呼號懺悔。我佛撫摸他的頭頂為他說法,於是生成非龍非蛇的南無龍德王菩薩,駕雲飛去。

除了地下有人誦經,還有人說,曾看到一個枯瘦如柴的和尚從洞裡出來買東西吃,像幾歲孩子那麼高。縣令聽說這件事,想破除人們的迷惑,派人舉著火把進入地洞。裡面非常寬敞,冷氣森森。通往真勝寺的方向有道鐵門,已經用鐵汁焊死,一個和尚坐在洞裡,衣裳腐爛,渾身像冰一樣冷,早已坐化。

人們以為讀經的一定是這個和尚,把他背出來後塗上金粉,供養在神座上。重新堵上洞口。過後,地下仍舊傳來誦經聲,沒人敢再進入探查。這是明朝發生的事。

到了我朝康熙甲子年,郡裡大旱,井泉枯竭,只有北城外有一眼清泉還很清澈,供居民飲用。一天黎明,有個放豬的孩子早起,路過羅漢寺的時候,看到一條像水缸那麼粗的巨蟒,不知道有多長,身體橫亙大殿屋脊,跨過城牆,探頭到城外泉眼喝水。後半截身體在寺裡還沒出來。放豬娃魂飛魄散,一邊跑一邊嚎叫,人們聽到聲音起來,看到巨蟒慢慢退回寺廟裡。

當時羅漢寺的主持是大了禪師,他聽說後,囑咐大家不要亂說。當天夜裡,禪師對著月亮打坐,恍惚間夢到一個白衣男子對他行禮說:“我隱居在這裡很久了,今年大旱,地脈枯竭,出來飲水時被俗人看到。我將要去往峨眉山修行,蒙你庇護這麼久,特來告別!”大了禪師醒來把這件事記到牆壁上。從此地下再也聽不到誦經的聲音。

三年後,城外富戶袁翁老而無子,發願去峨眉山朝拜求子。跋山涉水,半年後才到,他把帶來的茶米布匹等東西佈施給修行者。然後把騾馬打發回家,自己芒鞋布衣去往峨眉寺禮佛。上完香後,袁翁求見方丈。方丈問了他籍貫姓名後說:“我們這有個莽頭陀,在這掛單很久了,他和你是老鄉,你們見見面吧!”

小沙彌把袁翁領到廚房,看到一個火頭僧,彎曲的鬍子,綠色的眼睛,樣子很粗魯。

古代志怪故事:莽頭陀

小沙彌引薦後,袁翁雙手合十行禮。莽頭陀放下吹火筒,拉住袁翁的手,非常親熱。袁翁跟著他來到僧房,窗明几淨,擺設雅緻,和他的相貌並不相符。

袁翁問頭陀:“你在我們家鄉住城裡還是鄉下?”莽頭陀說:“我沒有家,經常寄宿在寺廟裡。”袁翁又問:“我經常進城去廟裡上香,怎麼沒看到過你?”頭陀笑笑不回答。

吃齋飯的時候,莽頭陀用大碗喝湯,又吃了很多齋餅,他笑著對袁翁說:“窮餓大肚皮,不要笑話我。”黃昏做功課,莽頭陀並不和僧人們一起,而是單獨在一旁誦讀龍德經,聲音像貓頭鷹一樣難聽。當天夜裡,莽頭陀把袁翁領到寺廟外的捨身崖,滿山都是佛燈隨風飛舞,看到一團燈光飛近,頭陀急忙抓在手裡,送入袁翁口中。然後說道:“居士大喜,明年今天就會得到一個兒子,而且少病少災,很好養。如果想讓這孩子富貴,光大門庭,還需要廣積福德,不然,只能延續後代而已。”

袁翁在這住了五天,夜裡和蟒頭陀同床而眠,雖然隔著被子,也覺得冷氣襲人。某天,頭陀問道:“羅漢寺的大了禪師現在怎麼樣?”袁翁說:“大了禪師現在每天瞑目靜坐,飲食很少,似乎時日無多了!”頭陀似有所想,說道:“哦,是這樣!”袁翁問他什麼時候回故鄉,蟒頭陀說:“禪師圓寂的時候我興許回去一趟。”

分別的時候,莽頭陀戀戀不捨,送給袁翁二百銅錢,鏽跡斑斑,都是漢代的半兩錢。他說:“將來帶在孩子身上,百邪不侵。”又囑咐到:“下山時不要回頭看,走出四五里,再回頭就無妨了!”袁翁牢記,向山下走了四五里,回頭觀望,只見山頂盤旋著一條大白蟒,鱗片雪白,頭頂長著一個紅色的犄角。他駭極狂奔,跑出一里多地,再回頭白蟒不見了。

古代志怪故事:莽頭陀

袁翁回到家鄉,馬上就去找大了禪師說這件事。卻得知禪師已經去世。於是出資給禪師火化下葬,得到五色舍利若干。眾人等待莽頭陀,卻始終沒見蹤影。禪師骨灰下葬那天,一個白衣小兒託著一個小石塔而來,他問眾人:“用這個塔裝禪師的舍利可以嗎?”眾人認為太小,忽然飛沙走石,小孩兒不見了,那個石塔變得六尺多高,雕刻精美,正好坐落在禪師的墳墓上。上面的銘文落款是:峨嵋莽頭陀遣工造送。第二年,袁翁家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佛山。

我在童年的時候,舍利塔已經損毀,只剩下一塊長方形的石條,據說是舍利塔的地基。二尺多寬,五尺多長,中間有個正方形的小孔,旁邊刻著兩條魚。

懊儂氏(作者)說:莽頭陀是條蟒,卻這麼重視鄉情,願他早日脫離本體得到正果。現在漂泊異鄉的人,大多是做官、做幕僚、做生意。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就攀交情認老鄉。遇到落魄的人就躲避不及,甚至冷言冷語,落井下石。真是讓人心寒。(出自《夜雨秋燈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