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菜單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前言:在普通讀者這裡,《紅樓夢》既然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藝術作品,而不是一本考古學者手裡的文獻資料,那對其文學藝術魅力的賞析探尋,才是最能體現其作品的價值所在。如何透過文學途徑進入作品?這就是本篇內容所要涉及的,其中一種重要的文學賞析方法。

1、意象探尋的方法論:

理解作品中“真與假”含義,是進入作品文學層面的第一步。但凡是讀過《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甄(真)事隱去,賈(假)語村言”這些。因為作者在開篇即說:歷經夢幻,故將真事隱去,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所有話本小說作品的開篇,以至於在這幾百年來,我們研究《紅樓夢》的都以這個被隱藏的故事為發掘目標,被這種隱隱的神秘所吸引,於是就這樣,對作品的解讀主流,基本就成了探佚和索引,還有什麼秦學等等內容,而其真正的文學藝術價值卻少有人關注。

之前我從語言藝術的層面,在其修辭學、敘事學的角度,進行了以點帶面的作品解讀,透過撕開一角來管窺這本文學鉅著,這也是對其文學方面的內涵,做方法論上的小範圍探索。今天我再透過意象與意象組織結構兩方面做一下賞析品鑑,以此探尋分析,作者的寫作初衷,賞析作者搭建作品的文學藝術邏輯架構,瞭解一個文學世界裡所呈現出來的《紅樓夢》的樣貌。

我們都讀過詩詞,對其意象、意境這些概念的接觸,我們早在詩詞方面就極為常見,可以說沒有意象和意境,就沒有我們燦爛的中國詩詞,這是我們傳統文學的美學元素。我們傳統的文學,不同於西方的說理和哲學內涵,我們的作品裡更多的是抒情,表達一種情感,同時載道,承載著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是為人、為生之道。

可以說不懂意象、意境這些抽象的概念,就無法真正的讀懂和理解詩詞。因此我們在文學範圍內,如果以理性的姿態去理解這本《紅樓夢》其本身也許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的文學,尤其是詩詞歌賦一脈相承下來的傳統古典文學,如不去以文學的視角做藝術上的感悟,就像你讀到那些“飛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句,非要去拿尺子量一下是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非要爭論“一日千里”是不是真有可能實現,這會不會顯得有點荒謬可笑?

我們透過整部《紅樓夢》裡,作者對詩詞的運用,就能感覺到這種傳統詩詞美學,在曹雪芹這裡的傳承與延伸,因此《紅樓夢》裡這種常見的所謂“春秋筆法”,與其我們牽強附會的去關聯現實世界的歷史過往,不如去理解石頭與玉的意象及其象徵。因此真與假並不是現實世界與虛構時間,而是虛構世界與象徵世界。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我們先理解閱讀詩詞的正確姿勢,理解意象的象徵對於理解詩詞的作用。然後透過這種方式來進入《紅樓夢》的文字,那整個文字表達的就是一個意象,一個象徵,讀整個文字就像是在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整個的《紅樓夢》告訴我們的其實就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意象系統,我們接下來,就需要以品詩詞的方式理解這個意象系統。

2、《紅樓夢》的多維藝術結構:

對石頭與玉的象徵意義理解,是我們以文學藝術視角開啟這部作品的鑰匙,不理解就必然要偏離文學走向其他邊緣的、非主流的閱讀方向,也自然就不能算是接近曹雪芹的文學創作初衷,自然也就無法採掘其文學藝術價值,畢竟曹公不是史學家,或者是什麼設計謎語的娛樂作家。

我們把整個作品中賈家的故事,理解成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意象系統(形象認識這個象徵系統,請看文章最後一張圖:我的手繪圖),那對於其文學的解讀,首先從內在矛盾衝突開始,這是我們瞭解它、認識它的一扇重要的門,從而可以結合其意象和象徵意義,來繼續的、深入的探索文字深處。

我們如果以狹隘的意識形態來理解作品的矛盾衝突,那看到的一定是封建與現代的矛盾衝突,這些內涵往往都是後來的讀者賦予的。如果我們以王國維的“悲劇”意義和生命哲學去理解它,那就是關於愛的矛盾衝突。我想這還不夠多,不夠全面,雖然這是一種內涵,但沒有站在作者的視角看這部作品。

我認為要還原到文學層面,站在作者的位置,看這部作品的整個象徵構思,那就是石頭與玉的衝突。如果我們藉助前輩們的探索之路,站在他們的肩膀之上來看整部作品,就會看到這種文字、情節、象徵等多方位、立體的、多維度矛盾衝突。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這是需要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應注意的地方。而我們一旦扭曲、混淆了這種多維的衝突,那一定會把這部作品,由立體藝術的,看成扁平普通的,藝術價值就會隨之乾涸。

其實文字中出現過“九連環”這一把鑰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玩的那一個遊戲,如果把作品的整體結構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我想“九連環”的這個玩具最適合不過了。一條主線貫穿多條副線,主線就是玉與石的矛盾。副線裡有寶黛的愛情、賈府的興衰、原應嘆息(元迎探惜)的人生悲劇、賈雨村的人生軌跡,以及劉姥姥等人的故事。

所有的這一些,都與石頭與玉石的矛盾衝突,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藝術上的關聯,因此我們首先要理解玉石與石頭的矛盾在哪裡?

3、玉與石的意象象徵

從大荒山無稽崖開始的石頭說起,作者告訴我們是女媧補天多餘的一塊石頭,凸顯其無才補天,於是就被遺落在大荒山無稽崖,就在第一回,石頭由原來的石頭幻化成了玉,而這個幻化的過程,其細微之處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它本身的 兩面性。一面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石頭內心,這是天然的,但也是無用的。

而變成玉之後,其文學意義的矛盾就出現了,那就是有用與無用的對立,石頭與玉石的對立,珍貴與平凡的對立,這就形成了一種對立的意象形態,而這個意象會始終的貫穿整部作品。以石頭為意象,賈寶玉就是象徵性的一個人物。賈寶玉是由神瑛侍者變成的賈寶玉,這如同石頭變玉石形成了同構。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整個賈寶玉及其賈家都可以理解為一個意象系統,一個整體的意象。而甄家才是代表著現實,一個作者透過自己的現實生活虛構的一個角色和家族,賈家只是一個對映和象徵(可繼續參考我的手繪圖理解)。以此我們就可以理解薛寶釵與林黛玉的文學對立關係、晴雯與襲人的文學對立關係、甄士隱與賈雨村他們都有著石頭與玉的對立關係特徵,也同甄寶玉與賈寶玉相同。

要理解這種象徵構思,就像理解我剛才舉的例子:“三千尺詩句” 是藝術化、抽象化的影象,在《紅樓夢》裡,這種抽象的、藝術化的影象,就是賈寶玉及其四大家族那些人,而實際的“瀑布”如同就是甄家(敲黑板:甄家是作者根據自己身世虛構的,虛構是文學層面,而如果理解為暗示賈家,這就脫離了文學藝術而走向邊緣化)。

在我們欣賞詩句過程中,重點從來不是真實的瀑布,而是透過被作者藝術化、抽象化的“三千尺的瀑布”在自己內心投影成一種抽象化的情感影象,從而形成一種感同身受的藝術體驗。理解這些,我們再回到《紅樓夢》文字,看看第三回那首詞即可理解他與石頭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

縱然生的好皮囊,腹內原是草莽。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

我們不能把賈寶玉理解為石頭本身,而是作者借石頭來做的一個靈魂的意象象徵,當石頭變成了玉的外表,也就可以理解賈寶玉這個人,被賦予了甄寶玉相似的世俗身份(關鍵點),這個身份的賦予,也如大荒山的這塊石頭相似,也是被賦予了一個“玉”外表,但內心卻是石頭的內心(真假寶玉之爭的邏輯起點)。

這也是賈寶玉自身的矛盾,這種矛盾等同“玉與石”的矛盾,他們之間構成了意象的象徵關係也是同構關係。以此我們透過文學層面看賈寶玉的摔玉行為,其實就是這種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天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當然我們也可以去透過情節來理解這個矛盾,但這是兩個層面,需要讀者分清楚。

石頭是自然的,而玉是現實社會的。玉本身也是石頭,但因為其現實賦予了一種屬性,於是就變成了玉,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這種意象的象徵意義。

比如: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人,而現實社會是需要我們從小開始,慢慢的透過努力完成一項項的學業和技能,現實告訴我們需要有一張文憑,要有一棟房子,要有一輛車,要有存款等等,這些現實屬性的東西來貼上自己的肉身,形成一種外表。而悲劇的是,現實只認那些貼有這些標籤的人才算是人,如果什麼都沒有,那就是一個廢物。

這種象徵就是表達一種人的異化現象,也是人類文學千百年來的共同主題。在哲學範疇很多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就如我們生來這個世界,初衷是詩意的開心的活幾十年。但最終卻變成了為了學業、工作、房子而活。本來學業、工作、房子是為了快樂的活,僅僅是工具的屬性,是手段,是為了服務於我們達到快樂目標。但結果是我們把這種獲得快樂的手段當成了目標。最終因為這些手段,而忘記了快樂的初衷,一輩子都在忙這些,錯把獲得快樂的手段當成目的,這就是人生哲學裡的一種悲劇。

品讀紅樓夢的意象藝術結構,賞析曹雪芹寓意象徵的文學寫作構思

而《紅樓夢》無不是在做這樣的象徵表達,試圖給我們提出這樣的人生哲學命題。賈寶玉就是因為具有了這些俗世標籤的外表,但內心卻是石頭的內心,是一個自由不羈、頑固不化、不通事務、但卻有著超凡脫俗性格的人,內心具有了這種最原始的,人類快樂的本性。

他與外在的“世俗標籤”形成了一種不可化解的矛盾,當他第一次摔玉的時候,就是對世俗的金玉良緣表示了由衷的反抗,內心想的是最本真的木石情緣,因為木石情緣才是因為愛而愛,金玉良緣卻是現實的,因為俗世的考量才有的一種“愛”。

這種矛盾激化了賈寶玉靈魂裡那種石頭本性的痴相行為,他的內心是矛盾的,因此外在表現出對玉的痛恨,是玉的外表和石頭的內心所具有的那種不可調和矛盾的痛恨。因為很多讀者不懂他內心,其實是作者賦予了這種先天性的玉與石的矛盾對立,所以無法理解摔玉的行為。也因此就出現了摔玉的原因,經過讀者各種探佚,最後什麼說法都有。但在文學層面理解,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矛盾象徵的表現。

如果大家細心的抓住這條暗線,那我們就會清晰的看到這樣一條脈絡,從玉被寶玉銜著出世,到眾人賞玉(第八回薛寶釵),再到玉自我的迷失(第二十五回),然後接下來賈寶玉摔玉(第二十八回),最後就是玉的丟失(第九十四回),結局,甄寶玉的出場。

尾聲:

只有理解這種意象的象徵邏輯,就可以理解這個甄寶玉才是代表著玉,而賈寶玉其實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只是被臨時賦予了玉的外表,真假寶玉之爭,在文學層面的理解就是一種象徵意義的對立與矛盾,只是一種意象的象徵理解。玉的“人生”軌跡也是賈寶玉的人生軌跡。

最終的失玉,其實就是現實的身份“標籤”被剝離和失去。因此我們看到當玉丟失之後,緊接著就是賈府被抄及其他人的離去,這接二連三的悲劇開始不斷上演。這時石頭在凡間身為玉的故事也就要結束了,因為石頭那玉的外表,在現實的象徵層面已經透過賈寶玉的故事看到了,一層層的被剝離。

簡言之:以抽象理解傳統詩詞的方式,透過文學意象藝術的途徑,來理解《紅樓夢》裡所出現的神話故事的象徵意義和內涵,理解其中具有的意象結構和心靈投射,才能領略其文學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文: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