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菜單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高樓百餘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開簾彈玉箏。山高猿狖急,天靜鴻雁鳴。曲度猶未終,東峰霞半生。

這首《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說起常建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說到他的代表作《題破山寺後禪院》,大家就都知道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中的禪意與優雅,讓無數後人對這座破山寺充滿了好奇。《高樓夜彈箏》是常建的另外一首代表著,這首詩堪稱“音畫結合”,傳遞出無盡清韻。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生活在盛唐時期,他和著名詩人王昌齡是同榜進士,不過他後來選擇了隱居生活。也許是因為他實在太低調了,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很少,只能透過他的詩作了解他的生活經歷與情感變化。這首《高樓夜彈箏》將音樂與詩歌結合起來,描寫了一個充滿音樂律動的空間,訴說著常建的人生追求與審美取向。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箏是一種傳統彈撥樂器,據說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秦國,被稱為“仁智之器”。在唐朝,幾乎到處都有演奏箏的樂師。常建在詩中描寫了一位樂師演奏箏的場景,這位樂師坐在江邊高樓之上開始演奏。箏發出的聲音急促、淒厲,讓山中的猿猴、天上的鴻雁發出悲慼之聲。當大家都沉醉在音樂聲中的時候,已經晚霞滿天。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有人把這首《高樓夜彈箏》稱為“音樂詩”,這種叫法很有道理。音樂和文學作品一樣,都能表達美感,傳遞思想,抒發情意。詩中的格律、平仄同樣具有音樂美感。常建透過一首詩把大家帶入到音樂的世界,彷彿讀者也能身臨其境,靜聽箏聲。為了烘托音樂的感染力,常建採用側面描寫,用美景、演奏者的風度展示音樂的魅力。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詩中還用了一種叫“通感”的修辭手法,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相互溝通,表現出音樂的感染力。視覺看到的有高樓、江水、明月、高山……聽覺聽到的有猿狖急、鴻雁鳴。觸覺感受到的有“照”、“開”。有了通感的手法,讓很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可視性的畫卷。常建的寫作手法相當高妙,他先營造一個詩中有畫的空間,再把畫中氣韻和音樂旋律相互融合,最終成功地描寫出音樂的世界。

《高樓夜彈箏》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其實這首中略帶一點悲切感情,由於常建的寫作手法太成功,讓人沉湎於他營造的世界,反而有點忽視了詩中的感情。對於這個結果,從詩的意境來看,有點遺憾;但從寫作手法來看,常建還是相當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