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菜單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導讀:

韓劇的“自卷”,既是其工業化程度的迭代,也是對“藝術創作,還是商業製作”這樣一組矛盾的重新校準。

文|韓思琪

韓劇《魷魚遊戲》成為全球現象級作品,爆紅效應掃過的長長“尾巴”不只是主創團隊在世界範圍內提高“能見度”,還在於將“Netflix+韓劇”本身打造成為一塊招牌,也讓韓劇的工業化自我迭代與升級,再次進入探討影視生產與創作的視野。

上一次,“XX出品,必屬精品”的slogan在韓劇宣發語境下,還是tvN用《請回答》系列、《訊號》等口碑劇撐起的天下。然而,時間的橫軸並未向前拖動太長,Netflix出品已經被打造成韓劇的另一塊“廠牌”——“奈飛選品,必屬精品”。正如這一次延尚昊+劉亞仁合作新的韓劇《地獄公使》,只需要註明Netflix+便可“誘惑”一批觀眾點選觀看。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在藝術不斷日常生活化的當下,經由網路媒介與資料演算法的放大,大眾選擇的文藝作品其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價值分叉似乎越來越大。一種隨處可見的批判是,“藝術品靠創作,商業靠製作”,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其方法論是否便於複製、投入批次生產。在這種人為製造的對立中,“工業化”無疑是被劃分到“商業製作”序列中——創作是天才的個人靈光乍現的創造,而工業化的、鏈路細分拆解的、流水線製作生產至多是一部商品。

藝術性的創作與工業化的製作,真如此壁壘分明嗎?

韓劇語境下的“工業化”首先意味的是,韓國影視工業的發達程度,是“美劇工業+忠武路”的一種生產機制。

等式前端的“美劇化”,是Netflix工業化生產機制的名片。概括來說是Netflix爆款製造的一組公式,將製作正規化拆分為:投資+品位+定位+創新的組合。其中,市場分析瞄準定位,結合作品進行創新,是Netflix以演算法為導向的抓手。然而,何以品位?如何創新?正是“工業化”製作的兩道必答題。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談及“工業化”,並不僅僅是高投入、大製作、重資金就可以完成——這僅僅是第一步。如果只從這一層面理解影視的工業化水準,極易出現燒一億進行航拍、卻空有鏡頭的“涼心劇”。工業化生產首先指的是分工明確,從故事構想、劇本、拍攝、剪輯、後期,每個環節都下足功夫,打通規模化、體系化、專業化的鏈路,確保了影視製作各環節的高效高質運作。

具體來說,這首先需要人們先放下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即認為藝術創作與商業製作是不可相容的。影視行業、尤其是面向大眾生產作品的內容製作方,最基礎的基因也是“一種製造業”——需要多個高度專業化和細分化的子系統,才能完成最後的高質量成品的行業。

在這個層面上清晰的分工是一種保證:保證每個製作的環節都產出不低於“合格”標準的產出。清晰的責任鏈條意味著,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今天的韓劇劇組,甚至每盞燈都有為其負責的場工。舉一個或許不夠恰當的比喻,這種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如同星巴克每天輸送到全球的咖啡製品,原料+機器+工序的一整套製作方法論會保證咖啡不會難喝,至於進階的口味需求,那麼只需要顧客挑選特調師的“手衝”。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韓劇工業化的起步是學習“先進模式”,對“美劇化”劇本製作的模仿即是一個典型例子。如罪案型別劇本,遵循的是“罪案發生—罪案雙方衝突—結果”的好萊塢經典三幕式結構。再如,社會反思類題材也常以“事件發生—社會因素衝突—結果的反思”這樣的模式來結構故事。在結構的基礎上步步加碼,讓對抗性力量蓄積情感,敘事節奏層層推進——本質上,是在固定的工業劇本結構基礎上,進行的調優與創新。

掌握大眾情緒點,找到時代情緒的出口並將故事緊緊地縫合其中,輔以商業片節奏,是“工業化”模式的呈現結果,這需要在種種套路與模式的基礎上,加入創作者的自我思考,最終形成創作者的風格、甚至是理念。

韓國影視工業的自我迭代,也經歷了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的韓國模式,是由KBS、MBC、SBS三家電視臺主導並整合節目製作與傳播環節的、“製播合一”機制。由於不需要審查和發行,只需要三大電視臺中有一個參與並確保播出,高度的市場化,這些共同造就了“邊寫邊拍邊播”的模式。此時,獨立製作通常是一種垂直化的內容補充:專攻40+高齡女性觀眾的“收視組”,和專攻20+青年女觀眾的“商業組”。

編劇為王、好故事作為核心資源,練就了韓劇工業中劇本商業性與故事性的平衡。他們於內部搭建架構、編織人物關係、推演故事邏輯,於外部研究觀眾心理、流行趨勢、社會議題。然而,劇本層面的“美劇化”模仿,解決的是技術環節的問題,而執行操作的人才是重點——這便是等式後端的“忠武路”。

自韓國頒佈《電影振興法》,忠武路每年都在為影視工業輸入大量有才華的導演。據相關研究統計,韓國電影院校的學院派,其教學體制“嚴進嚴出”,在磨練專業性的同時,也培養了從業者對作品本身的敬畏之心。透過工業化座標,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和技術標準,又透過技術標準體系再次反哺產業。

也因此PD把控成為了電視劇產業鏈的另一核心要素。製片人(producer)與導演(director)合一的PD,是韓國特有的工業核心統籌者,他們是“投資+品位+定位+創新”公式裡“品位”把控者。正是在這樣的工業水準下,韓劇批次向全球輸送了幾波“韓流”,《星你》《鬼怪》《請回答》等電視劇不僅在韓國本土創造高收視,也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文化輸出。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而Netflix對韓國影視工業的迭代,除了升級的資金帶來的更激爽震撼的視聽效果,還在於剪輯層面對敘事的演算法化。眾所周知,Netflix是透過大資料推薦內容的公司,他們用演算法安排劇情走向,其把控的嚴格程度則是對工業生產步驟的又一次精細化:劇集以hook為單位,情節點嚴格執行15分鐘左右一個打點,以保證觀眾注意力的全程線上。

以使用者演算法為導向的剪輯,讓故事編排“工業味”更強,明快的劇情主線,人設化、極致化的角色設定,都在確立著故事世界的新秩序:不破不立的、大開大合的、理想主義派遭遇的摧折、堅守與執拗……遠不止一句“爽”而已,以貼近網際網路的方式,在社會與現實之間找尋一種代償與彌合劑。《王國》《愛的迫降》《梨泰院》《魷魚遊戲》,某種意義上共享著這套新模板。

構造韓劇工業:何以是,何以為?

這套工業模式是完美的嗎?

當然是否定的。

其中,一個留下的可能的隱患是,工業2。0的演算法主導關心結果、卻不關心作品的“餘韻”。工業化1。0的韓劇模式,以電視臺強勢主導的生產機制看重王牌節目,以頻道整體收視率從競爭中取勝。當流媒體以使用者的時長資料為計算標準,透過龐大的媒體目錄及推薦演算法來提高使用者觀看時間,那麼這套生產邏輯關心的首先是:平均停留時長,做減法、快節奏、高密度的劇作將使用者留下,因此開篇卷設定、中篇夠精彩就可達標,但達成目標後的故事爛尾卻是這種工業化模式留給內容的新問題。

亮眼的開局之後,還能如何再留下一個真正的好故事。這也是“工業化”需要回答的新問題:在提供一個合格的商業故事基礎上,如何創新?何以風格化?所以說,這一次韓劇的“自卷”,既是其工業化程度的迭代,也是對“藝術創作,還是商業製作”這樣一組矛盾的重新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