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菜單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古鉅橋佈局較為規整,呈南北長750米、東西寬650米的金龜狀橢圓形。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大十字街北20米處突兀隆起,海拔91米,分別向四周傾斜。民居依地勢呈階梯式營建,條條衚衕通向大街。村四周海拔79米,總體地勢西北高於東南5米左右,地表水勢由西北順溝溝壑壑流向東南入劉窪排水溝。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古鉅橋佈局較為規整,呈南北長750米、東西寬650米的金龜狀橢圓形。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大十字街北20米處突兀隆起,海拔91米,分別向四周傾斜。民居依地勢呈階梯式營建,條條衚衕通向大街。村四周海拔79米,總體地勢西北高於東南5米左右,地表水勢由西北順溝溝壑壑流向東南入劉窪排水溝。

寨牆是集鎮聚落的標誌,鉅橋寨牆可考的有兩道,即內寨和外寨。內寨修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同治元年(1862),為防止匪患和水災,在原寨牆外新修寨牆,包原寨於內,先後兩道寨牆,見證了鉅橋鎮落的拓展。同治元年修建的寨牆尚存,環繞村莊5裡有餘,高三丈,寬一丈,用三合土夯成。寨牆外挖寨溝,深一丈,清水環寨。東西南北各有寨門,與四條街相照。寨門高四丈,前後發券,外拱券上方鑲嵌石匾:東寨門“義氣勃發”,南寨門“智勇兼鉅”, 北門“瀠波環橋”,西寨門“太平蘊粟”。四石匾字尾藏“發鉅橋粟”,正應《尚書·武成》載“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大賚於四海,而萬姓悅服”的典故。四門外護寨溝建石橋。四門四條大街上,各有一寨門,俗稱二道寨門。系康熙年間寨牆遺存。四門形制相同。下為寬大門洞,上建飛簷閣樓通高三丈有餘。東寨門石匾額“詠浚郊”;南寨門石匾額由名家山西孫超親書“古鉅橋”;西寨石匾額“瞻淇澳”;北門外石匾額“北拱帝都”,北門內石匾額“映南極”。

20世紀60年代,頭道寨門與二道寨門之間空曠,住戶無幾,多為寺廟和坑塘。東大街有碧霞元君行宮;南大街有土山,山上有臺廟,西南有迎福寺;西街有財神廟,遠都觀和三官廟,西北有菩薩廟;北大街有玄天上帝廟和天齊廟。南大坑,西大坑,西后坑,東大坑,東後坑,北大坑等大小池塘散落於村間。

鉅橋鎮原有老宅多處,較出名的有:北街路西趙家樓院、馮家樓院,何家西院、守禮堂、魁星公門樓店鋪後宅大院;北街趙家大院、何家東院、劉家大院、李家大院;東街趙家樓院三五處;南街靳家樓院多處;西街萬家樓院群、李維城北典當樓院等。隨著歷史變遷,許多老宅被自然或人為毀壞,現存北街中段路西陸軍千總王鎮老宅、西街東段路北李維城老宅中的部分房屋、靳義傳堂樓等。

王鎮老宅為陸軍千總王鎮的兒子王斌在清光緒年間為父親安度萬年而建,取名:守禮堂。老宅坐西面東,原為五進院落的深宅大院,東西總長105米,南北最寬處34米。分為臨街店鋪、一進外事院、二進望樓院、三進主人內院、 四進五進勤雜人等院。一、二、三進院外側和大院院牆之間有一小巷可通達四進院。現僅存一進院北廂房和過廳,三進院院門、南廂房和正房。其中,三進院院門為牆垣式,木質鐵裹門,門額石匾上刻“輞川遺蹟,光緒三年歲次丁丑仲春,欽加三品銜王鎮男郎中斌成孫溯湑澤汝棠仝監修”。內有兩道木栓,兩付鐵鏈,四個木門插,異常堅固。正房為面闊五間的硬山灰瓦頂明次間帶廊建築,簷椽飛椽重疊式簷口,明間簷下平板枋上置荷葉墩三攢。明次間門窗上側設有雕工精美的橫批窗。

北當典李維城老宅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該宅又稱北當典,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坐北面南。原為二進四合院式建築佈局,現僅存一進院過廳,二進院西廂房和正房。其中,二進院西廂房原為二層樓房,後改為平頂。西廂房門右側有一塊帶有銘文的青磚:“道光元年三月山西臨汾縣喬村鎮李際太袞陵縣姚宗鎮□□□□二樹特記道光五年喬村鎮霍美公書”。正房為三層平頂望樓,為過去本村最高建築,以防匪患。面闊三間,高臺基,明間門前砌臺階6級,兩側護以馬臺。一層明間單門口青石券頂,開木質鐵裹門,東、西次間亮窗由青磚砌築窗框窗芯。二、三層正面各開窗3個券頂窗,兩側山牆各有一券頂窗。女兒牆砌有多道簷線裝飾,上砌築垛口。

清光緒《續浚縣誌﹒人物卷》載:李維城,山西陽城人。寄居鉅橋所,素行仁厚,吏部主事曹恆士撰《焚募碑》。

耕讀傳家的靳義傳堂樓建於民國時期,坐東面西。為硬山式灰瓦頂兩層樓房建築,面闊五間。一層明間對開實榻門,青石門額匾,刻字已不可見。次間、稍間各闢券頂亮窗。二層闢有五個券窗,磚砌長方形窗罩。二層墀頭磚雕精美,爐口芯內刻有“耕”“讀”。靳義傳家還儲存著一塊匾額,上書“浚郊耄士”,右側題款“浚縣儒學教諭軍功卓異侯陛文林郎加三級王為”,左側題款“大清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丙子月上浣穀旦八十二歲太學生靳守仁立”。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物質文化遺存

古廟宇

迎福寺位於南街頭道寨門以里路西。唐貞觀年間建立,宋明道二年(1033)曾重修,後毀於兵燹,宋皇佑元年(1049)修石經幢。宋至和二年(1055)建浮圖和石塔,宋政和二年(1112)建座塔。明天順元年(1457)住持本隆將修不果,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道然募修之,清順治三年(1646)道統、廣生,楊十標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五十三年(1714)曾重修,民國八年(1919)會首趙老驛曾修。寺廟最後一院為天寧祠白衣庵。1944年,因建學校,寺廟被拆除。1966年新建迎福寺。寺內現存石碑如下:《奉供水陸道場圓滿碑銘》碑,題款“順治三年歲次丙戌邑人仕道統沐手撰”,《重修大士堂志》碑,題款“大清康熙三十五年六月”,《重修白衣大士堂》碑,題款“大清康熙五十三年歲次甲午小春月……榖旦”。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另儲存石塔一對,均為方形密簷式,十三級,高3。5米。建於宋至和二年(1055)。下為須彌座,四周中央刻獸首,四隅刻侏儒。塔身正面刻一神龕,門左右各刻一武士,雙手持劍拱與胸前。龕額刻鋪首,一佛坐於彌座。佛左右為菩薩,胸前有瓔珞飄帶。龕柱作龍形,似侏儒丞託,柱頭上刻一獸,下刻蓮花。佛像右刻“申子貢德”,左刻“井文莊作”。右面刻一佛兩菩薩立於蓮花墩上,下刻五尊供養人像。左面刻三佛,背有佛光,下刻五供養人。背面為北,宋至和二年(1055)九月題記。其左右各刻方柱,上下兩端刻仰覆蓮,上蹲一獸,下由一人承託。“文化大革命”期間,塔被拆除。今存浚縣大伾山天寧寺院內。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石質舍利子棺槨一套,四周有高浮雕佛陀造像。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火神廟宣統三年南街修火神廟,現搬入迎福寺,有《重修火帝真君殿》碑,題款“大清宣統三年桃月吉旦仝建”。石供桌前板一塊,其上淺浮雕獅面獸首,奔馬,麒麟,龍等。

遠都觀,九神廟和財神廟三座廟宇坐西朝東一字平行排開,建在鉅橋西街二道寨門外的西北高臺上。遠都觀建立年代無考,明嘉靖四年重修。財神廟,山西李維城於清乾隆元年建立。現三廟皆為現代重建。存有財神廟石供桌前板一塊,其上中部牌位刻字“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兩側陰刻麒麟,鳳凰,靈鹿等圖案,題款“萬曆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建立”,下部淺浮雕雙龍戲珠。

天齊廟原古建築位於鉅橋北街頭道寨門外30米處的古橋西側臺地上。建立時間不明,碑刻兩通,一通為清順治七年《重修仁聖行宮碑記》,一通為清順治八年《重修閻王大殿碑記》。後被毀。1994年易址建天齊廟,在原址西30米處,前院大殿塑東嶽大帝,後院大殿塑玄天上帝,側房塑崔府君像。

玄天上帝廟古建築位於鉅橋北街頭道寨門內二道寨門外路西水坑北邊的臺地上。始建年代無考,清咸豐年間重修東西廂房,清同治四年曾重修山門及院牆,1958年修路時被拆除。

崔府君廟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重修,位於北街頭道寨門外東北,民國二十一年(1932)住持重修,現無存。

天仙行宮位於鉅橋東街頭道寨門內路北,又稱碧霞元君行宮和老奶奶廟。始建年代無考,發現最早重修天仙行宮廣生殿的殘碑是明萬曆五年。另有殘碑等,《天仙聖母進駕完滿碑記》碑,題款“萬曆四十六年歲次戊午四……”後被拆除。1995年在原遺址東南200米處重建天仙行宮。

土地廟明朝萬曆四十六年(1618)在村中十字街東北角修建,現已無存。

古文化遺址

鹿臺遺址在鉅橋鎮西南約3公里處,臺地兩面瀕臨淇河,面積100餘畝。原本是一個大的土堆遺址,年深日久,遺址被分割成六塊臺地,所以又稱陸(六)臺、六鹿臺。被分割後形成的小鹿臺又有各自名稱,由東向西排列有序。

以殷紂王“鉅橋”倉命名的古鎮—鉅橋(二)!

鹿臺中有4座鹿臺,在20世紀 被嚴重破壞。到1980年文物普查時,二、六號臺地被夷為平地,三號臺地僅存667平方米,四號臺地倖存2668平方米,唯有一號、五號臺地儲存完好。剩下的兩座鹿臺作為古代鹿臺遺址,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於2000年9月被公佈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中的鹿臺是殷紂王所建立的一處人工高臺,一是為了登高賞景,二是用來儲藏軍用物資和錢糧。但是,據考古調查,這個鹿臺遺址是從新石器時期至兩漢時期的長時期歷史堆積遺存。可見,殷商末年的鹿臺建築是在利用原有的歷史土丘的基礎上建成的,且後來並沒有被完全廢棄,而是一直被利用著。

鹿臺遺址文化層堆積,厚約3米。上層為兩漢文化,下面依次為周、商、龍山及仰韶文化。遺址中文物種類繁多,有石斧、石鏃、石錛、石鐮,彩陶缽殘片、鼎足、鬲腿,骨錐、骨簪、骨鏃,銅鏡、鐵鉞、鐵鉤鑲等。

非物質文化遺存

戲劇、曲藝清末以來,鉅橋流行劇種有豫劇、大平調、樂腔、二夾弦、大鑼戲、大弦戲、京劇、五調腔調、墜子、河南曲劇等十餘種。鉅橋地區流行曲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其形式主要有墜子、蓮花落,其次有快板、山東快書等。

社火鉅橋社火玩會分佈很廣,規模很大,形式多樣,高蹺、秧歌、花船、竹馬、龍燈、獅子、抬歌背歌、抬老四、大頭回回、二鬼打架、腰鼓、擔花籃、扇子舞等應有盡有。每年正月初八和元宵節為傳統出會日。

詩歌明·劉希魯《鉅橋夜月》:當年積粟已成塵,橋水仍涵月半輪。不為寒潭弄清影,分明照破古今人。

明·張相《鉅橋夜月》:殷祖龍興六百年,辛王無道祚由顛。三仁去國存宗祀,萬姓連家系倒懸。夜水橋邊常見月,暗雲日下不知天。只因粟聚民多散,一怒紂王社稷遷。

明·劉鉅《鉅橋夜月》:帝系由來幾百春,鉅橋遺蹟總荒塵。獨憐夜月情還在,似照當年發廩人。

民間故事鉅橋民間故事源遠流長,影響深廣,經收集整理,目前共有民間故事300餘篇(其中包括神話、當地傳說和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故事是鉅橋勞動人民的財富,是群眾的智慧和結晶。內容豐富廣泛,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氣息。這些內容有對自然現象的幻想和闡釋;有對地方名勝的遐想和傳揚;有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褒揚和貶斥;有對生活中醜惡現象的嘲笑和鞭撻。從不同側面體現也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或憎惡、或規勸、或諷喻。喜、笑、怒、罵皆成文章。表現手法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具有地方風格,語言簡練明快,形象生動,方言趣味濃厚。

故事有:王越出世、崔君賣馬、王越上學、郭莊龍母、王越的放馬場、淇河浚地、王越輸同山、淇門風雪掃地、碧霞宮的傳說、比干廟的傳說、狗尿泡翹一條腿、送羊的來歷、外甥不給姥爺穿孝、神鬼集、王越進貢白蘿蔔等。

賢達名人

靳魁,生於明代建文年間,永樂二十一年(1423)癸卯科舉人。後任知縣,《浚縣誌》對其功名有記載。樹有“登庸坊”石牌坊。

李維城,明代山西陽城人,生卒年月不詳。寄居鉅橋,富甲一方,不忘鄉鄰,開典當、修廟宇,素行仁厚。吏部主事曹恆士到鉅橋為其撰寫《焚募碑》。

王鎮為清朝道光年間陸軍千總,鎮守黃河以北十五縣,長駐鉅橋鎮,興建“守禮堂”。

劉治業(曾用名繼業)(1732~1812),鉅橋北街劉氏始祖,早年學醫於朝歌鎮(今淇縣城)名醫生王盛庵門下。後遊學於洛陽數載。乾隆二十二年(1757)懸壺鉅橋。精痘疫諸症,造詣精堪,臨床五十多年,頗負盛名,著有《新編痘疹捷要》於後世影響頗深。

何文元,號老魁,堂號魁興公,鉅橋村北街人,清道光時期出生,成年後與本村西街劉氏成婚,兩人志同道合理財有方,育五男三女,長子全仁、次子全義、三子全禮、四子全義、五子全信,父子辛苦經營,本為小本生意,推獨輪車做買賣,後辦起了鹽店,生意做大了,並有商號“魁興公”,逐漸成為浚縣地面有名的富商大戶。時任鉅橋村正(清末村級負責人),慷慨解囊,捐資一千文與南街會首靳得成邀四街會首同修南街火帝真君廟,並立碑“萬事同歸”以作紀念。

劉長濟(1834~1924),字船舫,清監生立“福祿堂”,坐堂行醫,善用“五運六氣”預測疾病。常依天時,地理治療時疫,多能應效。著有“五運六氣”一卷至今尚存。鉅橋劉氏中醫第四代傳承人。

劉福德(1864~1911)字載之,先天多病,志習良醫,苦心研究《素問》、《傷寒》、《本草》、《月永經》等名著,初露頭角,不幸中風病逝,其一生積德好善,碑文有記載。鉅橋劉氏中醫第五代傳承人。

(撰文:劉會喜、馬金章、劉明章,攝影:袁一帆、慄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