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

菜單

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

在秦朝,日本一直都被稱為“東夷”,嘲諷意味十足,秦朝根本就不把他們當人看,到了漢朝以後,日本使者來到中國,表示願意進貢給中國並且甘心稱為附屬國,於是劉秀就賜他們的國王為“倭王”,因為“倭”有一個單人旁,日本使者以為漢朝皇帝終於能把他們當人看了,就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賜號,一直到唐朝,日本都被稱為“倭國”。唐朝以後,日本使者來中原學習的就更多了,交往也更加密切,他們覺得自己的國號非常不恰當,就請求改名。

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

於是,日本這個名字應運而生。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可是日本要真的用上這個名字,恐怕還需要宗主國的帝王點頭。而這時候隋朝已滅,唐朝也走過了三代君王,由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掌控著。想要在武則天手上討得便宜可不容易,所以日本人也只能徐徐圖之,巧妙地讓武則天同意他們的請求。這時候日本已經有許多留學生來到唐朝學習,唐朝政府為了展示大國風範,可是給他們提供了不錯的待遇。

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

根據史料記載,直到7世紀後半葉(大唐帝國時期),由大唐朝女皇武則天授予倭國——“日本”之稱,從此倭國對外國號修正為日本國。元明天皇治世時,規定以“和”字替代“倭”字,因為“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樣都發音為“yamato”,但日本史料並沒有記載這一切,我國的史料裡面有明確的描述,而後又出現“扶桑”、“東瀛”、“瀛洲”等,可見日本各種名字與中國的文字有較深的淵源。因為當時是到了文武天皇大寶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對內仍稱“倭”)才決定與唐朝恢復外交關係,派出了以粟田朝臣真人為首的代表團使唐。可能正是從此次往來開始,中國朝廷才正式承認了日本這個國號。由於當時是武則天主政。

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

當時武則天正在飲酒,日本使臣看準了機會,軟磨硬泡,向武則天說盡了好話。等到武則天有了幾分醉意,實在懶得聽他們聒噪,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就這樣,日本終於成為了日本。史料記載:武后曰日本,倭國使者狂呼也。也就是說:武后同意了,日本使臣高興得狂呼。到了近現代,強大的日本甚至忘了曾經的恩義,向中國發起了挑戰!即便到了現如今,日本仍舊經常搞點小動作,讓中國不勝其煩。雖然日本在古代一直落後於中國,但是他們透過學習變強了,所以學習先進知識,接受先進技術對非常重要。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現在,被國人視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