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菜單

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日前,有市民反映獅子山社群比華利小區旁的大觀堰公園內,湖水生態狀況堪憂,水草瘋長,枯水期水體散發出異味。

紅星新聞記者6月9日上午來到位於中環路錦繡大道段內側的大觀堰公園,湖面南北長度約300米,水體內有大量黃褐色的水草,部分水草甚至已經長出水面,形成一座“小島”。湖邊,有禁止垂釣和水深危險的告示牌。走近了可以看到,湖水沒有異味、並不渾濁,但是水草過多導致湖水觀感較差。

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家住比華利國際城小區的業主告訴記者,湖內的水草嚴重影響湖水的觀感,帶來的蚊蟲也讓早晚散步的心情大打折扣。“這片湖裡的水草太多了,加上沒有水源,水比較少的時候湖就散發出異味。”該

業主說。

記者從獅子山社群瞭解到,社群方面已經責成大觀堰管理方立即組織開展水草清理、序化湖岸水生植物,及時補充湖體水源。同時責成佳宏路社群,組織大觀湖管理方、比華利國際城物業公司和小區熱心居民,共同組建志願者隊伍,開展湖域巡查和文明勸導。

紅星新聞記者聯絡到負責此次大觀堰水體治理工作的明瀾水生生態環境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負責人龔亮,在介紹具體治理步驟前,龔亮首先向記者介紹了大觀堰目前的具體情況。

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問題源頭:大觀堰沒有活水源

將採用生物治理辦法

“獅子山街道在接到市民反映後就透過官網聯絡到了我們,我們隨即對大觀堰的水質進行了快速檢測,發現其水質可以達到地表Ⅲ類,屬於相對優質的水類。但湖水中也存在狐尾藻數量較多的情況,影響了整體觀感。”

龔亮也提到,大觀堰的特殊之處在於,超過20畝的水體內沒有入水口,水體補充依賴人工補水和自然降水,這種特殊的情況導致大觀堰內的生態平衡不好,個別季節容易發生水草爆發。

和大家的“常識”不同,龔亮在不少城市參與過的水生態治理都需要用到水草。“我們的直觀感受是水草多的水體,水質應該不太好,但是也要分情況來看。”

龔亮向記者介紹了大觀堰水生態治理的詳細步驟,主要分四步展開,治理的原則是不使用化學藥劑,單純依靠生物治理方法,治理方法來自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轉化。

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第一步 清淤

超500斤草魚入湖

在這一階段,龔亮的團隊將會對大觀堰湖體內的水草進行“深度收割”,同時用生物治理方法維持湖水內植物數量的相對穩定。

“清淤的主要工作是清理漂浮物,同時針對瘋長的水草進行‘深度收割’,之所以不將水草‘徹底清除’,是因為水草本身很難徹底清除,將會在接下來的步驟裡進行處理。”

清淤過程中,龔亮的團隊還將在湖內適當放養草魚,按照湖水面積,團隊計劃投放500-1000斤草魚,這些草魚將在湖水中發揮減緩水草生長的作用,為後期持續修復留出時間。

龔亮特別提到,在大觀堰周圍實地考察時注意到有人垂釣,希望在治理過程中周邊居民不要在湖邊垂釣,草魚數量直接關係到治理效果。

成都這片湖水草瘋長?治理方:將投放超500斤草魚治之,請市民勿垂釣

第二步 “造流”

讓水體流動起來

龔亮介紹,這一步是針對大觀堰的特殊情況定製的。

“大觀堰水體沒有流動性,容易產生水草爆發的情況,我們將使用小型推水機,讓水體呈現出流動性,避免水草瘋長,同時安排兩臺太陽能驅動的漂浮物收集器,對水面上的植物和垃圾進行常態化收集。”龔亮表示,採用太陽能驅動是考慮到大觀堰周圍接電有困難的實際情況。

第三步 搭建生態系統

生物毯重構水體生態

龔亮說,檢測結果顯示,大觀堰水質總體偏鹼性,所以水生植物多為黃褐色並且呈棉絮狀。

“生態系統搭建的過程中可以用到‘生物毯’技術,就是在水下重新鋪設一層合適的水生植物,將原有的湖底覆蓋,湖底原有的生物由於失去光照會逐漸死亡轉化為養料,我們有超過50種備選水底生物方案,這些水草僅保留在水底,呈現出水下森林的效果。”

龔亮表示,

在進行水下生態打造前團隊會將之前投放的草魚打撈出來,避免新種植的水草被吃掉。“我們也很擔心這個過程中有市民在湖水中進行放生,對湖內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後期我們會投放其他種類、不以水草為食的魚。”

最後一步是水體生態的維護。大觀堰周邊本身就有成熟的水生植物景觀,維護的目的在於將治理成果進一步鞏固,使之長久穩定,減少後期人為干涉的必要。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王培哲 攝影報道

編輯 柴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