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強盛的唐王朝衰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菜單

強盛的唐王朝衰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期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尤其在唐玄宗當政時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唐朝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然而“安史之亂”的八年戰火,終結了唐朝的繁榮強盛,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後世的封建王朝,再也沒有一個能達到盛唐時期的高度。雖然普遍認為“安史之亂”是唐朝衰落的罪魁禍首,但我認為並不是真正的原因,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強盛的唐王朝衰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唐朝疆域

我認為府兵制的失敗,是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而“安史之亂”正是這一結果導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閒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要問了,怎麼唐朝的府兵這麼悲催,打仗還要自己自備武器和戰馬,政府怎麼什麼都不管?

聽我慢慢道來。當時唐朝的戶口本分九等,就是根據各家經濟狀況分成九個等級。根據當時法令,下三等民戶,是沒有當兵資格的。看到了沒有?在唐朝前期府兵制實行的時候,不是你想當兵就能去當的,要看出身的,說的更直白點就是窮人就別想上戰場殺敵報國了,好好在家種地吧。

既然如此,那去當兵的都是什麼人?根據法令,只有在戶口九個等級裡的上等、中等之中,自己願意當兵的,由政府挑選出來,讓他去當兵服役。當然國家不給他們發軍餉和裝備,武器、戰馬自備。但政府會免除他們的租庸調,就是他們不必向國家上交糧食、布帛還有服勞役。

強盛的唐王朝衰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唐朝士兵劇照

那府兵制的好處在哪裡呢?

一是,使唐朝士兵個個裝備精良,無形中提升了戰鬥力。由於這些府兵家庭條件都不錯,他們的兵器、馬匹、衣服都是自己自備的,因為他們不用向國家交納賦稅和服勞役,所以有力量自備武裝,鍇甲衣服長短肥瘦都比較合身,刀槍輕重也能配合他的體力,戰馬的性格也懂得。他的生命要靠這些,前途立功也要靠這些,所以一切衣甲、兵器、馬匹都很好,很講究,很精良。

第二,由於府兵的兵員都是家境富裕殷實的良家子,他們是在自願的情況下,從全國各地的富戶中選拔出來的,並不是強徵的,他們從軍打仗並非為了生計,加上政府社會對軍人也比較尊重,他們從軍有很高的榮譽感,自己也有報效國家的使命感,因此士氣一般比較高昂,作戰意志很頑強,戰鬥力很強。絕非強徵入伍軍心渙散的烏合之眾所能比的。

第三,為唐朝政府節省了龐大的軍費開支,客觀上講又減輕了唐朝普通百姓的負擔。當時唐朝大概有600—800個折衝府,折衝府又根據士兵的數量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若假定這800個府都是中府的話,全國有80萬軍隊,大概最少也很40萬。而這40——80萬軍隊,不需要唐朝政府出一文錢、一粒米,因為他們自己有田地,自備武器、戰馬等作戰物資。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府兵制實行的時候,唐朝政府的財政負擔真輕,連軍費都省了。由於政府不用承擔軍費開支,軍費等於由富人負擔,普通窮人家就不用交納高額的苛捐雜稅,普通民眾的負擔非常輕,我認為這也是唐朝能夠民富國強的原因。

唐初就根據這個府兵制來統治全國,同時向外發展,變成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強盛的唐王朝衰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唐朝士兵劇照

後來府兵制度失敗了,也間接導致了“安史之亂”。那府兵制為什麼失敗了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初唐以後戰事頻繁、防禦線延長、兵役繁重。原來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後來常被強留以至久戍不歸,就是軍隊沒有復員,沒有休息了。導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

第二,唐朝政府和軍隊對戰沒府兵家屬的撫卹慰問日漸鬆懈,不及時不到位不加重視,漸失人心。唐初府兵外出打仗陣亡,軍隊立刻把名冊呈報中央,中央政府也馬上下令給地方,立刻由地方政府派人到死難士兵家裡去慰問,給予撫卹和褒獎。這等事關係極大,尤其在軍隊精神上,有巨大的鼓勵作用。但後期軍隊和政府對待這件事,就越來越不上心了,甚至不管不問,戰死計程車兵似乎就白死了,人心就涼了。

第三,府兵地位的低落。唐初承前代遺風,對於衛士比較尊重。唐太宗時,到中央宿衛的府兵,皇帝自己也時常同他們在宮廷習射,政府看得起他們,他們也覺得很光榮。但到武后時,番上衛士往往被貴族官僚借為私家役使,導致社會上以充當府兵為恥辱。

第四,唐高宗以後,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府兵徵發物件主要是均田農民,隨著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徵點制失去了賴以實行的經濟條件。這樣,玄宗統治初期,府兵逃散的情況日漸增多,以致番上衛士缺員,徵防更難調發。

後方兵源枯竭,唐朝政府有錢有勢,不在乎,臨時買外國人當兵。邊疆上都變成外國兵。安祿山、史思明、安思順、哥舒翰、高仙芝,看他們名字是中國式的,而且是中國的邊疆大吏,實際都是外國人,寄付國防重任的實際都是外國人,這是非常危險的。這正是府兵制失敗導致的後果,這一後果直接導致了之後胡人邊將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亂,讓大唐從此走向衰落。

參考資料《中國曆代政治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