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菜單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儘管李光耀的立場較為親歐洲,但是他並不看好未來的歐洲,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李光耀說“我是帶著傷感去寫關於歐洲無可避免的式微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過李光耀對於歐洲福利制度的看法,他認為那會讓人們變得怠惰,讓歐洲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而且這種福利制度是很難進行改革的,因為人們永遠會用自己手裡的選票去懲罰那些敢於動他們蛋糕的政客。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李光耀認為歐元的前景並不樂觀,因為它的基因裡就帶有自我毀滅的屬性,各國的消費習慣和市場是如此的不同,歐元制度卻無視了種種的差異。在沒有進行財政整合之前,歐元這種貨幣是不可能完成一體化的。但是財政整合又意味著歐洲各國必須放棄自己一部分的財政主權,歐洲各國並沒有這種打算——他們不願把指定預算的權力交給一箇中央機構,也不相信這個機構能公平合理地對待各個歐元區國家。歐洲人似乎認為歐洲可以不必進行財政整合就完成貨幣一體化,

這未免對局勢太過於樂觀了,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如果歐洲人連一個共同的財長都不能接受,那麼他們又該如何來接受一個共同的外長和防長呢?誠然,一個經過整合之後的“歐羅巴合眾國”將擁有一個可與任何國家一較長短的體量——融合之後的歐洲的經濟規模將超出美國1/6,他們的人口也會達到5億,而美國只有3。1億——但是,李光耀認為,就形勢來看,歐洲絕對不可能真正融合,他們連一個財長的問題都搞不定。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除此之外,

歐洲各國雖然看起來都是同樣的文明:希臘-羅馬-基督文明,他們的價值觀也大致相同,但是歐洲各國同時又各有各的特色

,比如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肅,英國人傳統,義大利人樂觀活潑,

這些國家都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傳統以及他們能為之深深自豪的東西

(李光耀認為,歐洲最後統一的機會是在1200年前的

查理大帝時代

),比如語言,你讓法國人放棄法語是不可能的,在巴黎,如果你用英語問路,一些法國人是會報以鄙夷的,高曉松講過一個在法國問路竅門:你上來先用簡單的法語問他會不會中文,大部分法國人肯定不會,但是他又會不好意思,他就會主動說:我會說英語。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讓這樣的人放棄他們的語言,這現實嗎?都德的《最後一課》是我們都學過的課文,講的就是被普魯士攻佔後的法國人堅守自己語言的故事。

這還不只是語言的問題,還有文學和思想的問題

,你問問德國人願意放棄歌德和尼采,法國人願意放棄雨果和伏爾泰嗎?當然不會!李光耀說:歐洲大陸各國永遠都不會接受把英語作為他們的唯一工作語言,即使英語可能已經是他們國家的第二語言了。

李光耀歐洲真正形成聯盟的可能極低,他們註定淪為配角!

歐洲各國無法融合,那麼他們就只能分別以4000萬、5000萬、8000萬的人口去對抗一億多人口的日本,3億多人口的美國和14億人口的中國甚至是同樣十幾億的印度。李光耀寫的很直接(原話在《李光耀觀天下》精裝版第90頁):一個分化的歐洲顯然更容易對付……歐洲註定淪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