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菜單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不是我寫的,請看上面作者。文章較長,且有一定的閱讀門檻。

本文含有個人觀點,請勿挪用抄襲,歡迎探討指正。

《後漢書 輿服志》提到諸后妃夫人皆有簪珥,且“諸簪珥皆同制,但擿有等級也”,按此說來,簪珥應該是漢代相當普遍的首飾,出鏡率不會很低。而目前所見到的漢代文物資料裡似乎很難尋覓到簪珥的蹤跡,清晰的簪珥形象反而出現在後世的古代人物題材繪畫中。比如底本為東晉顧愷之所繪的《女史箴圖》、北魏司馬金龍墓的屏風漆。前者是黑色的髮髻側面挑出一星星簪頭,簪端懸一瑱於耳際,而系瑱之線不甚分明;後者則由髮髻底部向額角伸出兩根金簪,左右各一,每邊簪端向下懸掛二小一大三枚金珠。看起來都頗貼切“簪珥”之名,只不過前者懸的珥是塞於耳中的瑱,後者則如同《輿服志》所言,用的耳璫垂珠的珥。此二種哪種才是漢代的“簪珥”之制呢——如果二者皆非,那麼漢代的簪珥制度究竟是什麼面目呢。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輿服志》的文字經過歷代校注轉引,往往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增刪、斷句略有不同,語義千差萬別。關於后妃命婦服制,唐《通典》引用時寫成:

漢制,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蔮簪珥。(珥,耳璫垂珠也。釋名雲:“簪,達也,所以達冠於後也。一曰笄。笄,系也,所以拘冠使不墜也。”)簪以瑇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凰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左右一橫簪之,以安蔮。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對比武英殿二十四史版本的《後漢書》: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通典》把“耳璫垂珠”當成小字註釋,在耳字之前又添一“珥”,在句後又衍加“也”字,再引用《釋名》來註解“簪”,由此點校者又把“簪”字斷給了“以玳瑁為擿”做主語。而擿的實物在漢墓多有出土,它並不是簪的組成部分,是單獨的一種首飾,形似窄長條的梳子。參照文物,“簪以玳瑁為擿”這句話變得不可解。而回到《後漢書》本身,所能查證的哈佛大學藏本、四庫全書版本與武英殿版本都無句前的“珥”句後的“也”字,試依據《釋名》,將“太皇太后”一段斷句成名詞列舉+註釋的格式:

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

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徐廣曰:“即單衣。”)隱領袖,緣以絛。

翦犛蔮。

簪珥,耳璫垂珠,簪以玳瑁為。

擿,長一尺,端為華。

勝,上為鳳皇。

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

黃金鑷,左右一,橫簪之,以安蔮結。

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跟通行點校版本不一樣,我把“華勝”“鳳凰爵”都拆入上下句,因為《釋名 釋首飾》如此寫:

華,象草木華也。

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也。

爵釵,釵頭及上施爵也。

華、勝是分明的兩個物件,後文講到步搖用“一爵九華”,可見“華”是可以單獨增益的,不受“勝”的限制(畢竟勝只有一枚,一枚只有兩端,如果是華勝,最多二華;而擿是有等級的,根據等級高低,擿的數目不等,“華”依附於擿才能做到數量隨意增減。馬王堆一號墓辛追所戴的擿,頭上曾有裝飾,可為一證)。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又因為《續漢書》提到簪珥、釵,而《後漢書》無之,據此把“爵”當成“爵釵”之“爵”(通“雀”),“翡翠毛羽”云云斷為爵的註釋,步搖之“一爵九華”的“爵”也仍然是一支爵釵。爵釵後世發展成為后妃命婦首服中的雀釵,如《晉起居注》所云“後、婕妤按儀注應服雀釵”。從《梁元帝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雲:“未有仍代爵釵,還勝翠羽,飾以南金,裝茲麗玉”,及唐詩“雀釵翹揭雙翅關”來看,爵釵之上確實“以翡翠為毛羽”來做成雀形。從敦煌供養人的插戴看,至少後世的雀釵是從前向後插於髮髻正面,居於最顯眼的位置,故而此類釵後世也被稱作“蔽髻”,《釋名》解作“蔽發前為飾”、《晉令》所謂“六品下得服金釵以蔽髻”者是也。在西漢,至少西漢前期,髮髻還遠遠沒有從腦後移到頭頂,這時爵釵插戴在腦後的髮髻後下方,馬王堆帛畫中辛追夫人在頸後有些微藍色的裝飾,同墓出土的著衣女俑在髮髻下方也有藍色的裝飾,或許是釵上的翠羽。漢景帝陽陵的著衣女俑髮髻後下方有一小孔,也說明這裡曾經插戴過首飾。西漢中期以後隨著髮髻前移漸高,爵釵也隨著髮髻完成了它自後而前的遷移。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東觀漢記》所載趙合德贈趙飛燕的“七寶同心釵”、《洞冥記》中神女贈與漢武帝的“玉燕釵”、梁冀之妻孫壽所制“蟠龍釵”大約是爵釵的同類衍生物,畢竟后妃在謁廟、親蠶場合才有資格戴爵釵,二千石以下夫人是“黃金龍首銜白珠”。揚之水的《中國古代金銀首飾》中收錄了鎮江出土的南朝“雙龍釵”,當年的釵首之下恐怕還墜有白珠一串吧。這種頭面正中龍口銜珠的款式,可見於宋徽宗、欽宗皇后鳳冠,只是漢代的珠串不至如此繁複。爵釵的“下有白珠垂”,可以據此推測為雀口銜珠。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關於金勝,孫機、揚之水已有論述,而廣義上的“勝”在漢代所見更頻繁。這是織機部件“織勝”狀的首飾,中間有杆,兩頭帶有裝飾,插戴在髮髻之前的鬢髮或蔮中,非得對稱、平衡才好看,所以釋名說“言人形容正等”。勝兩端所飾之物最常見的是戴勝頭冠一樣的羽毛,通常紅色,像兩把扇子一樣對稱豎起。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女史箴圖》中豎起的則是對稱的花樹,不同髻式、不同身份的人物都可以插戴。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在徐州北洞山出土的西漢女俑額角兩側也可見本用於插戴的小孔。

關於這個女俑,需要插播一下關於副的故事。副,《周禮 天官》雲:“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為九嬪及外內命婦之首服,以待祭祀,賓客。”東漢經學家鄭玄在《周禮 天官》中注云:“副之言覆,所以覆首為之飾,其遺象若今步搖矣,服之以從王祭祀。編,編列發為之,其遺象若今假紒矣,服之以桑也。次,次第髮長短為之,所謂髲髢,服之以見王。”沙洋楚墓出土的彩繪女俑髮型恰同時包括了編(最下端的辮髮)、次(被覆的假髮在辮髮兩側垂下形成燕尾狀),且衣領上的紅黑條紋說明服制等級不低,由此,額上高高隆起的“鬢髮”或可推測為“副”。“鬢髮”的正中有三列六個花紋,恰對應“副笄六珈”,也是佐證之一。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戰國 沙洋塌冢楚墓彩繪女俑

北洞山女俑頭上,前面看是中分發、背後看有兩個角、顏色比髮髻和耳鬢顏色顯然更深的“鬢髮”,實則是副在西漢的後身——蔮,或者用織物做的寫作幗,裡面襯竹骨架的寫作竹字頭下加國,材質和做法雖然不一樣,用處都是造成高聳的鬢髮。類似的造型也出現在駝藍山西漢女樂俑和長信宮燈身上。或許北洞山女俑額角的六個小孔,恰恰是西漢前期“副笄六珈”的位置,帶六獸裝飾的笄在這裡也同時是花樹的固定物。西漢前期,幗與花樹的組合成為“副”的遺象,在更晚的時候形成帶有山題的、桂枝纏繆的步搖冠,即成為鄭玄眼中的“其遺象若今步搖矣”。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扁平而帶稜角的輪廓,是梳髮或者織物無法自然形成的,副和幗的內中必然有支撐物。前面提到的勝是其中一種支撐物。在副的時代,勝的名字未必是勝,可能是《儀禮士喪禮》中的“纋中之笄”:“笄之中央以安發者,兩頭闊,中間狹,則於發安”。應該都是左右對稱、中間細兩頭粗的。靖安東周大墓出土了幾件可能是勝或者纋中之笄的物品(考古報告認為是冥器織機,見《從河姆渡到良渚,新石器時代的人到底如何織布呢?》)。在沙洋楚墓的例子中,勝豎起來(最窄長的一面與頭皮接觸,即“則於發安”),與笄,櫛,或者還有其他首飾一起配合,把鬢髮(有可能是假髮或者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帽”)豎成高聳而又扁平的形狀,從女俑背面可以看到副的髮絲中露出些微黃色,似乎是首飾的木柄。而漢代的勝似乎是橫過來用的,幗的上側面才會呈現扁平的形狀。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在《後漢書 輿服制》中出現的蔮、幗,已經是東漢年間的制度了,西漢到東漢,幗變化很大。《輿服制》中提到的紺繒幗,出現在西安理工大學西漢晚期壁畫墓上。幗的顏題部分,黑色中透出若干藍色來,耳邊垂著長鬢。到洛陽東漢墓,幗變得低矮,紅色的顏題,裝飾有花樹。到建安年間的陝西百子村壁畫墓,幗變得橫展很寬,頂上凹陷,顏題之下還有奇特的髮際線和垂鬢。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前面沙洋楚墓女俑的副,下端有繩索綁縛在耳後,現在可以回去順著繩索往耳後看副的固定之處,會發現兩側耳後都有條狀的凸起,好像擿,又比擿前端更圓。這是鄭玄所說的“惟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作用是維持副的安定平衡。這也也就是漢世的簪。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青島漢墓出土的玳瑁簪,一端帶孔,往另一端則簪身先窄後大,既便於固定於發,又足以穿繩系璫;色澤黑褐,垂於耳際又容易被誤認為鬢髮。這才是我們正題討論的簪珥。

簪珥的位置並不絕對是鬢邊耳際,珥可以戴在耳洞內(如洛陽卜千秋墓女媧圖),簪也可以出現在腦後(西安曲江西漢晚期壁畫墓)。規律暫時未知,不過按鄭玄的註釋,主人戴步搖時,簪珥會出現在腦後,畢竟步搖冠需要固定的位置靠後,而簪的作用也包括“以兟連冠於髮也”(《釋名》);戴巾幗時則出現在耳際的機率更大一些。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最右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墓的女子頭梳高髻,額上籠著一層高於額髮的薄紗,上有花樹和垂珠,腦後垂簪,或許此時的步搖還是《江充傳》所云的“襌纚步搖冠”。她虛籠的薄紗之上、髮髻之前可見一股金釵,不知是否是“左右一,橫簪之,以安幗、結”的黃金鑷。

簪珥的謎底顧愷之為啥沒猜中,原因恐怕是漢晉中間亂入了一個三國。崔豹《古今注》曰:“魏文帝宮人絕所愛者,有莫瓊樹、薛夜來、陳尚衣、陳巧笑。瓊樹始製為蟬鬢,望之縹緲如蟬翼,故曰蟬鬢。”就是這個蟬鬢,把建安年間還懸在耳鬢的簪珥給攪和了,讓後世的畫家望見壁畫中的長鬢都以為是蟬鬢之類。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是這麼畫的(不排除後世臨摹者把鬢簪+璫的造型改成蟬鬢翻飛的形狀):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司馬金龍的畫師為啥沒猜中,因為北魏的簪珥是這樣的,畫師畫的是他們自己的時代,只不過把折股的金釵替換成了單股的金簪。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如果顧愷之的畫也有他身處時代的痕跡,那大概是《女史箴圖》所透露的珥的掛法:本來用於固定髮髻和幗的黃金鑷取代了簪,與耳璫構成了新的“簪珥”組合,這是屬於晉宋之際到北魏初年的簪珥形制。

我們篇首討論的畫師幾乎是同時代人,離開東漢末年有200年的時間跨度,他們畫漢代的簪珥,難度不亞於讓今天的畫手畫道光年間的兩把頭,最大可能是畫個本朝京劇的旗頭吧。即使有資料可以參考,對細節的理解也會千差萬別,再加上隔著幾百年又被人臨摹一次,哪怕本來顧愷之考據是很嚴謹的,中間的謬誤積累起來也是驚人的。

同理從漢到唐,縱然每一代的人都對著文字,堅信自己沒有跑偏,每個朝代都號稱因襲前制,最終又有幾分忠實呢?玳瑁簪會演變成博鬢;與鑷結合的珥會演變成步搖釵;帶“華”的擿會變身為花釵,釒奠,再變成花樹釵、鈿釵;爵會變成銜珠的龍或者鳳;勝在漢魏之際變成三子釵後不知去向,對稱而豎立的簪花卻延續到了宋明;敦煌供養人在“副笄六珈”的位置插了六把牙梳;步搖冠最終變成了鳳冠,而其他物件漸漸消退為鳳冠上的組成部分,成為來自上古“骨笄象珥”的簪珥制度的最後遺存。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諸后妃夫人的簪陋,為何在歷史上出現不少?為何後世人物題材繪畫?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