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菜單

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哺育了最早的大河文明,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的象徵。不過這條母親河給中國人帶來的不僅是平原沃野,也給古代中國帶來了難以計數的災難(尤其是洪水)。古人與黃河的恩怨糾葛,貫穿了中國古代史的全程。

01桀驁不馴的母親河

公元四世紀之前,黃河處於自由奔放的漫流時代,今天泰山以北到天津的廣闊區域都是黃河的下游波盪區域。直到戰國時期,趙、魏、齊三國相繼在黃河岸邊修建堤壩,在軍事目的之下也順便強佔灘塗擴張自己的農耕土地。到西漢時期,黃河下游已經形成“狹者去水百餘步,遠者數里”的局面,河流泥沙因此迅速沉澱下來,使黃河開始形成了“地上河”的局面。

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地上河的形成讓黃河下游成為險段,西漢時期黃河共決堤11次,甚至一度在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決堤瓠子口(濮陽西南),經鉅野澤、泗水奪淮入海。終西漢一世,黃河問題一直是西漢的頭等社會問題。直到公元69年,東漢王景治理黃河卓有成效,最終使黃河保持了接近千年的安流局面。

02 溫順的黃河

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黃河在古人歷史記載中的上榜率陡然下降。無論是漢末軍閥還是五胡十六國,亦或是南北朝各政權與隋唐各路英雄,渡過黃河作戰向來都是小事一件,史書中也很少記載人們利用黃河之水阻擋強敵兵鋒的歷史故事。從公元1世紀到9世紀的黃河,似乎真正扮演了潤物細無聲的母親角色。

03 變遷的時代

黃河的變遷似乎與古代封建王朝的興衰有著冥冥中的聯絡。從唐王朝覆滅的公元10世紀初開始,黃河似乎有感於大唐之不幸,於是憤懣之情變成洪水翻騰起來。從900-1040年之間的140年內,黃河決溢次數高達95次,尤其是公元944年河決口滑州,水流進入鉅野澤,將其直接擴充套件為後來享譽一時的梁山泊,直接影響了北宋後期的政局。

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圖/梁山泊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懦弱不堪的宋人自知不敵女真鐵騎,竟然在今天河南滑縣西南的李固渡人為掘開堤壩,“以水為兵”,意圖阻擋女真人。然而,這一舉措非但沒有影響金軍南下,反倒讓黃河之水流向東南,經泗水奪淮河入海,形成了隨後七百多年的黃河南流局面。宋金戰爭的人為因素,讓黃河氾濫與決堤在黃淮平原上成為了常態。

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圖/歷代黃河河道

一百多年後,蒙古在汝南滅亡金國,南宋政權意圖奪取中原故地,憑藉關河(潼關與黃河)防線抵抗蒙古,於是發生了著名的端平入洛故事。蒙古人為了阻礙宋軍前進,掘開開封以北的黃河堤壩,使黃河沿著黃淮平原的西緣奔騰而出,整個黃淮平原大片淹沒在水中,河水的流向從太行山東麓到黃淮平原西部形成了一個大的扇形區域。

蒙古人雖然因此阻礙了南宋軍隊,但同時也埋下了滅亡自己的苦果。又過了一百年後,元朝為了治理黃河役使大量民工,人民苦不堪言,民謠傳言“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由此產生了著名的紅巾軍起義,最終滅亡元朝。

為擋宋軍蒙古人自掘黃河堤壩!黃河對於古代政局的影響有多大?v

圖/元朝末年起義

清朝咸豐五年(1866),黃河再次決溢,向東由利津入海,正式形成了今天的黃河河道,古人與黃河的爭鬥終於告一段落。

黃河的變遷始終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程序,甚至在某些時期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黃河作為一條自然河流,在與古人的鬥爭與聯合中成為了承載歷史的客體。

參考檔案:1。中國全史百卷本

2。歷史地理十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