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菜單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這兩座現代地標建築,曾不約而同地借鑑過一處清代古建築的構造。

“鳥巢”借鑑了該建築的環形編織結構,將建築物的外立面、屋頂融合為一個整體,裡面的設施如餐廳、客房、商店和衛生間各成獨自控制的單元。

“中國館”借鑑了該建築物層層疊加的柱子和斗拱。

這棟古建築就是位於浙江省紹興市的“斯氏千柱屋”。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千柱屋”,因屋有千柱而得名,由當地一位富商斯元儒建造於清朝嘉慶年間。

在紹興市諸暨地區,這種建築造型並非斯元儒獨創,由於當時江南有比較濃厚的宗族文化意識,很多村落都建有類似的房子,同姓人家把房子連線著蓋在一起,多家人共用天井、迴廊、圍牆,形成一個類似於現代住宅小區的整體建築群,被稱為“臺門”,與福建的“圍屋土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某種意義上,“斯氏千柱屋”這棟古建築中蘊含著當時江南地區盛行不衰的宗族文化,代表了當時人們“聚族而居、家風永續”的傳承精神。

1、一千多根柱子建成一個村落

紹興市諸暨東白湖鎮斯宅村有多處臺門,其中規模最大的要數“千柱屋”。

這座屋子是磚木結構、佔地面積6900多平方米,以正廳為中軸線,兩側共有10個大天井、36個小天井,分割出118間屋子、32條弄道,到處四通八達。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全屋由1322根柱子支撐,氣勢恢宏,十分敞亮,整村的斯氏居民都住在這座房子裡,配置也很完善,從私塾、祠堂到磨坊、柴房一應俱全。

各院落之間,以簷廊連線溝通,每家人家都有相對獨立的生活空間,串門來往時,房子與房子之間卻又有長廊相連,互不隔斷,因此,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下雨下雪,“千柱屋”居民去上學、串門、拿雜物都像在自己家房間裡走動一樣,彷彿一座迷你的城堡。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在屋內,無論去哪個角落都可以實現“晴不見日,雨不溼鞋”,哪怕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在這座“千柱屋”裡也完全不必撐傘,就能走遍家家戶戶。

斯元儒幼時家境貧困,出外學生意、運營多年,帶了千萬兩白銀回鄉,曾因捐獻之功獲得朝廷聖旨賜建“樂善好施”牌坊一座。

在清朝,“樂善好施”牌坊並不多,在安徽黃山市的棠樾牌坊群裡曾有一座皇上聖旨賜建的“樂善好施”牌坊,那是獎賞給著名的徽州鹽商鮑淑芳、鮑均父子的,當時淮河、黃河水災,鮑家父子集合眾鹽商捐獻了300萬兩白銀,自家也先後多次捐獻了十幾萬白銀,才由徽州府督撫向朝廷請命,獲得聖旨施表建坊。

以此推算,斯元儒的捐獻應該不小。

而對斯元儒財富的來源,多年來史學家們議論紛紛,以他能夠建造如此規模的“千柱屋”大宅來計算,斯元儒的富裕程度不比當時的徽州鹽商低,而鹽商是世代相傳、憑朝廷發給的鹽引子致富的,相當於是壟斷行業,斯元儒做什麼生意能突然暴富?

此外,斯氏千柱屋的建築結構與其他臺門的宅院不同,顯示出一種等級森嚴的格局,整個千柱屋成南北方向,到處四四方方,正廳位置位於中軸線上,左右各8個四合院、5個大天井,左右還各有18個小天井,嚴格區分了居住者的身份等級,儼然像是一個縮微版的“宮廷”,而不像其他臺門內那樣,到處錯落著大小不等、規劃不一的各類房屋庭院。

事實上,斯元儒的後代斯華國曾建造過一個規模很大的“華國公別墅”,但建築風格就與“千柱屋”完全不同,與其他紹興臺門式建築沒什麼區別。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華國公別墅

如果斯元儒的身份真的是一個商人,他為何會如此介意尊卑劃分?為何會把“千柱屋”內的1百多間房子按王公貴族宅院的佈置那樣分成三六九等呢?

2、太平天國寶藏的傳言

當時,有一種傳言曾稱斯元儒與太平天國的寶藏有關。

據說,忠王李秀成當時並未遇害,而是隱居到了深山老林,他身邊有個姓史的親信,曾奉命幫他在外悄悄修屋安置,城破前後,還曾將太平天國的聖庫寶藏搬運出來埋藏。

太平天國起義軍自“金田起義”時起一直實行“聖庫制度”,凡太平天國的官兵不得私藏財物,不管是自己的私人財產還是打仗繳獲的金銀得通通上交給“天朝聖庫”,私藏錢財超過5兩銀子的會被處死,這導致太平天國的“聖庫”裡金銀堆積如山,曾國藩曾在給朝廷的奏摺裡說:“洪逆之富,金銀如海”。

這也是湘軍拼命攻打當時太平天國都城南京的原因之一:“聖庫”裡席捲6百多座城池獲得的財物已成為天文數字的寶藏。

而1864年湘軍攻破南京時,首先直奔“聖庫”,卻發現庫裡早已被搬得空空如也,幾乎什麼也沒留下,這筆傳說中的“聖庫寶藏”被轉移到了哪裡,至今一直無人發現,民間有人認為,斯元儒的暴富與此有關。

不過,據當地縣誌記載,斯元儒生於1753年,1832年,他以79歲高齡去世,而太平天國是1851年興起、1864年滅亡的,這條時間線對不上。

然而,當地縣誌上對斯元儒建造房子的事卻隻字不提。

斯氏“千柱屋”前後花了十幾年時間建造,耗銀幾十萬兩,在當時絕對是一個震動鄉里的浩大工程,一般的財力和背景根本蓋不了這種豪宅。

事實上,浙江留存至今的清代建築裡沒有超過其規模的。

而當地縣誌、斯氏宗譜從沒有提及斯元儒蓋“千柱屋”的事,這讓人不得不浮想翩翩:為何這座房子的來歷顯得如此神秘?

難道說,這房子真是忠王李秀成的史姓親信悄悄修建起來的,好安置李秀成來隱姓埋名生活的?也因此,這座“千柱屋”建造過程隱秘,也不能真正算是斯氏家族的臺門?

李秀成曾駐軍蘇州多年,他喜愛江南園林式建築,曾在蘇州拙政園隔壁建起規模宏大的“忠王府”,與拙政園連為一體,其王府主要設於中路,有儀門、工字殿、後殿以及花園。

為了建成這座氣派非凡的“忠王府”,他徵集成千工匠,讓匠人們全年不歇地對拙政園進行改建、擴建,最終將拙政園改建為包括官署、庭舍、園池在內的“綿亙裡許”的忠王府。

李鴻章佔領蘇州後,進入李秀成的忠王府,曾經感嘆:“

忠王府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園三四所,戲臺兩三座,平生所未見之境也”。

在駐紮蘇州期間,李秀成多次揮兵為“天京”(今南京)解圍,直到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護幼主逃走時被俘,終遭殺害。

而史學界曾有一種說法,認為李秀成並未遇害,而是在太平天國滅亡後遠走高飛、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聯絡起太平天國“聖庫寶藏”之謎,的確讓人有撲朔迷離之感。

3、“千柱屋”裡的神秘現象

斯元儒帶著鉅額財產還鄉,也有著自己的一種社會理想,他想讓斯家子弟世世代代受到良好的教育,成為當地興旺的詩禮人家,代代都能湧現人才。

因此,“千柱屋”內的設計理念處處透著“富而好儒”、“代代興旺”的期待。

在書房門口種著兩棵巨大的盤槐,已成為不可多得的古樹名木,兩棵盤槐均曲虯橫臥,一棵外形如同青獅,一棵外形如同白象,十分罕見。

此外,千柱屋還有很多與儒家有關的匾額和雕刻:正廳兩側均用青石刻著楷書堂名,至今能看到“孝廉方正”、“彤管重輝”、“一枝挺秀之軒”、“石澗聽松之館”等匾額字樣,體現著建造者對後代子孫的殷殷期望。

正廳青石門額上,以篆體刻著“於斯為盛”四個大字,這取自孔子的《論語》,意思是此處人才最多,也巧妙地將斯氏家族的姓氏融合了進去,寓意深遠。

除此之外,千柱屋裡到處重簷斗拱,石雕、木雕、磚雕十分富麗,設計中藏著不少神秘的細節。

“千柱屋”,顧名思義,應當有1000根柱子,可當地老人說,他們從小就數過這些屋裡的這些大柱子,數來數去發現只有999根柱子,這第1千根柱子到底在哪?是否能揭示寶藏之謎?

當時,有關部門曾找來專業的測繪隊進行現場勘查、測繪,結果發現斯氏“千柱屋”共有1322根柱子。

原來,老人們所指的柱子是指落地柱子,共計999根,測繪隊是將不落地的支撐柱也計算了進去。

但這樣來看,其實“千柱屋”根本不存在第1千根落地柱子,就是由999根落地柱撐起來的豪宅。

斯家後人中還流傳一些關於“寶藏”的說法,一是“三角形天井”,二是“百馬圖”,三是“百年井”。

據說,千柱屋內有個神秘的三角形天井,只要找到這個三角形天井,就能找到發現太平天國寶藏的線索,而事實上,千柱屋10個大開井、36個小天井均是四四方方的天井,沒有一個是三角形的。

千柱屋進門處有個青磚影壁,上面號稱雕刻著《百馬圖》,但斯家人也數過,影壁上只有60匹馬,有人猜,這張圖會不會就是一張尋寶圖,關於寶藏的線索是否就藏在裡面?可無論他們拿水噴、拿風扇吹,都沒發現影壁上藏有隱形圖案,另外那40匹馬藏在何處?這張圖是不是藏有尋寶線索?也成了口口相傳的傳說,找不到任何根據和出處。

而千柱屋內的一座古井也讓人感到有些不尋常,這座開鑿了兩百年的水井,至今沒有乾涸、也從不溢位井口,不管是住的人多還是少,也不管是雨季還是晴天,這口無人管理的古水井始終不幹不溢、保持著固定的水面位置。

多年來,儘管傳聞不斷,人們有著各種猜測、假設和探尋,也始終沒能發現所謂的“太平天國寶藏”,而擁有大量古建築的斯氏村已經成了當地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春天,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都有大量遊客蜂擁而至,欣賞這位於深山老林中的一片宏大如王宮的精美建築物,為這座古建築留下一張張不同角度的照片。

清代一豪宅:用千根柱子建成,下雨不用打傘,鳥巢借鑑其構造方法

雖然傳說中的“太平天國寶藏”一直無處尋覓,斯氏“千柱屋”卻已經成了一個日漸引人注目的寶藏。

如今,不但京滬兩地的地標建築“鳥巢”、“中國館”都借鑑了它的構造、引用它的建築元素,千柱屋還被定為全國3A級景區,引來了熙熙攘攘的遊客。